首页 > 玄幻小说 > 抗日之快意恩仇 > 六十八、豫北风云(二十四)后来居上

六十八、豫北风云(二十四)后来居上(1/2)

目录

张传志带着156团黑夜急进,先头营终于9日凌晨2点到达濮阳。其时濮阳城守军正惊皇不安。

8日晚,天刚黑,第10区专员濮阳县县长兼保安司令丁树本即仓皇出城,并带走了最有战斗力的保安一团,城内只留下从南乐清丰等地撤出的3个保安团。丁美其名曰:到城外联络增援而来的友军,就一去不回头。

张传志进城的时候,两个保安团长正在为守还是撤争论不休。我们的丁司令撤走的时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竟然忘记了指定总负责人。

这下好了,三个团长都认为自己该当之无愧的成为城防总指挥,三位团座大人先是争论该谁负总责,后见没有结论。谁都想压别人一头,当然不会有结论。

才想起明天鬼子打来后该怎么办,三个团长也是各有意见。实力最强的保安团(从清丰撤出)团长张大彪认为该守,再怎么说三个团加起来也有4、5千人,又有坚固的城坦作为依托,更何况,东明出发的援军马上就可到达,岂有不守之理。

而保安三团(从南乐一枪不放即撤出)团长冯云海却对这个提议嗤之以鼻:“守,拿什么守?就凭你我兄弟的两千多条破枪,还不给鬼子塞牙缝,援军,你做梦吧!如果宋长官有意要保全濮阳,为什么不在这里布置正规军?为什么在开战前会带着集团军指挥匆匆离开?大家想想吧?集团军前指在这里,会轮到你我这些小虾米在这里吗?”

保安团(从古干城奉丁树本之命撤到濮阳来加强防守的)团长李有德,摸着胡须,只是那里沉吟不语不置可否。等张冯两位争得面红耳赤时,才说两句:“两位老弟啊!当前,以和为贵,和为贵!”

哦,忘了介绍一下这三位团座大人:张大彪本是河南人,大军阀孙传芳部队的一个小连长。北伐时,孙部被打垮后,领着几十个弟兄带枪占山为王。由于会练兵又有一定的指挥能力更兼有几十号老弟兄帮衬,很快就就在豫北绿林道上闯出了名堂,人送外号:“半边云”。到拉战爆发时,有人马1500余,枪七八百杆。后来,二十九路军蜂拥入豫,活动空间被压缩,就被改编为第10专区保安团二团驻守清丰,时年40多岁。

冯云海,原西北冯老将军之族侄,二十九路军团长。被排挤出军中,安排为南乐县长兼第10专区保安三团团长,时年33岁。认为自己本来可以平步青云,却不想就在自己踌躇满志的时候,却被赶出军中,心里大为不满。

看不惯张大彪这个土匪头子,处处跟他作对,对丁树本不顾同胞之谊,丢下自己更是心怀愤恨,所以也不想当替死鬼,要坚决撤出去。

别看张大彪长得五大三粗,心里可一点也不含糊,深知自己的根本在豫北。如果再撤,说不定自己的这千把人就会被别人吞并了。所以,已不欲再撤。更何况,在他看来豫北天大地大。至不济到时老子又去当土匪,也乐得逍遥,只要有人有枪,还怕不能吃香喝辣,所以极力要求坚守。当然他打的好算盘,如果侥幸守住了,自己还可以顺理成章的留在濮阳。濮阳这个地方可是个好地方。如果实在守不住,在跑也不迟。

李有德年已6旬,是清末的最后一批秀才。李家历代有人当官,号称“书秀门第,耕读佐家”。

前清垮台后,断了升官发财的念头,全力经营家业。数十年下来,由于经营有道,加上历代积累,成为濮阳境内最大的地主豪绅,名下土地山林无数,商铺遍及河北、河南、山东。老屋在古干城,由于家财丰厚,人称“李半城”。当然也就成为各个土匪眼中的肥肉。为了保护家业和生意,便出资购买军火,组织家族护兵几达上千人枪。

曾经与张达彪也发生过几次冲突,各有死伤。后来丁树本成为第10区专员后,并委为保安四团团长,下辖保安团是附近保安团中装备最为优良的。

李有德的心情最为复杂,二十九路军后来,屡次派捐派饷,又对自己的家族武装虎视眈眈。日本人打来,他的损失最为惨重,商铺关门,财产损失无计其数,自己的家业多是土地,如果就此撤走也心有不甘。可是打吧,又怕失败后受到鬼子的报复。心里打定主意观望风向,至不济,就投靠鬼子,一切以抱住家业为上。李有德心里想:“打,几十万大军都一败涂地,怎么打?不管是你西北军也好,日本人也好,不过就是要钱,只要人在,钱财都是可以赚回来的!”

他既看不惯张打彪,也看不惯冯云海一副目空回海的嘴脸。当然主要是因为西北军来后的也让他心生愿望,现在该死的西北军终于要走了,走得越远越好,最好是永远不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道有缺 我为长生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 山河志异 多子多福,仙女都被他抢了怎么办 无尽归虚 九令乾坤陆融的至尊传奇 炼天丹神 突然来到异界大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