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 第66章 折冲军

第66章 折冲军(2/2)

目录

“爱卿平身吧”,永安帝语气轻松了许多。

手里总算有一支自己的军队了。

今天这事办的着实糙了些,但却他不得不如此。

若是不能雷厉风行的确定了新军的事,等大明宫那边反应过来,一切皆休。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太上皇再把着大权不放,坐在这长乐宫里发号施令的,终究是永安帝,而不是太上皇。

等大明宫那边后收到消息后,事情已经铁板钉钉,太上皇只能眼睁睁看着永安帝掌握部分兵权。

在夺权这事上,永安帝表现得有恃无恐。

废了我可以,但你得先想想之后该立谁。

义忠、勇孝二藩?

别开玩笑了,这俩就是个纯粹的人间之屑,望之不似人君。

那隔代直接将皇位传给他的几个儿子?

就大梁目前这副鬼样子,哪怕是永安帝自己每天都如履薄冰的,传给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毛头小子?

怕不是不等太上皇咽气,祖孙三代人便要手携手,一起去后山找个歪脖子树自挂东南枝了。

太上皇自己心里也门清,现在这个位子,除了他永安帝,压根就没人能坐得了。

王子腾那边,则是五味杂陈。

京营的编制,与一般地方驻军有很大的不同。

麾下共计有十二卫,每卫满编人数为九千人,总兵力十万多一点。

每卫抽走三千人,这回一下子便去了三成还多。

更不用说京营本身便有着极其严重的吃空饷情况,再加上些老弱病残,实际能打的也就五六成上下。

这么一算,损失远远不止三成。

京营经此一遭,算是彻底废了。

王子腾心中愤恨不平。

努力了一辈子,机关算尽,好不容易坐上这京营节度使的位子,眼看着便要平步青云,结果被贾瓒一个小年轻三两下给反超了过去。

“请陛下为新军赐名”,贾瓒拱手道。

永安帝低头沉思一番,道:“圣人有云:修政于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新军便以折冲为名,赐名折冲军。”

此话是孔子称赞春秋时期的宋国大贤乐喜的,全文是:修政于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其司城子罕谓之乎?

乐喜字子罕,宋国贤臣,身居要职,辅佐平公、元公、景公三朝,大权在握,却忠心耿耿,谨身自律,以廉洁爱民闻名于世。

永安帝以此为典故为新军赐名,显然是对贾瓒有着很高的期待。

“朕命你为折冲中郎将,位列正二品,不受五军都督府节制,直接听命于朕”,永安帝又道。

为了能直接掌握这支军队,他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凭空制造了一个大梁以往不存在的官职出来。

武勋队列之中,北静王水溶静静的望了身边的东平王唐锦。

自当年大都督府改制为五军都督府后,前后左右四个都督府分别由四大异姓王接手。

中军都督府则是由牛继宗掌管。

永安帝此举直接绕过五军都督府,直接以天子名义管控一军,不合规矩。

唐锦察觉到了水溶的目光,抬眸望向他,轻轻的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作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四大郡王地位超然,本就不需要站队任何一派。

现在正是永安帝与太上皇争权的关键时期,虽然永安帝着实不讲究了些,可现在跳出来与皇帝作对,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水溶眼中有不甘之色,却强行忍了下来,低下头去。

“臣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云霓之望。”贾瓒大礼道。

永安帝微笑着点头。

有了折冲军,以后他在这皇宫大内里睡觉都能安稳几分。

正当君臣二人皆满心欢喜之际,忽然有一人出列,手持笏板,大声道:“臣,兵部侍郎李衡有本启奏。”

庞弘心中一惊,大叫不好。

被皇帝另立新军的事一耽搁,他都忘了提醒李衡。

这家伙怎么如此的没有眼力见,现在皇帝刚刚升了贾瓒的官,正高兴着呢,你现在跳出来,岂非是自找没趣。

“准奏”,永安帝心情大好,满不在意的道。

李衡看了贾瓒一眼,道:“陛下,前番兵部有监军来报,贾瓒自大同押送俘虏返京之际,擅自杀戮俘虏五百余人,更是扬言要再杀一千。”

“朝廷有明确法令,为将者无令不得擅杀俘虏,贾瓒僭越律法,目无朝纲,臣请严惩贾瓒。”

话音刚落,又有都察院的御史也出列,道:“启禀圣上,贾瓒返京之后,虐杀家仆,抢夺家奴家产,残暴狠毒,德行不修,臣请夺其官、褫其爵,押入天牢严查其罪。”

“臣附议”

\"臣附议\"

话音刚落,便有十余名官员跳出来附议,以此可见贾瓒在他们之中的名声。

永安帝:“……”

你们就这么迫切的想给朕添堵?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