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南风紧 > 第337章 华夏钱行

第337章 华夏钱行(2/2)

目录

经过近一年时间准备,得益于泉州海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日本的金银矿支撑,华夏银行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此次同时开业的有泉州的总行,福州、莆田、宁波、杭州、江宁、扬州、南昌、合肥的八个中心行,还有就是泉州下辖各县的支行。

中心行的设置超过了计划的数目,主要是考虑到在物流行的支撑下,泉州生产的各种货物,糖、酒、酱料等已经远销各处,为了结算方便,反正早晚要开,索性就一次性开齐。

这八个中心行,其实还是有所分别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银库的大小。泉州这边自不必说,浙江宁波、江苏扬州、江西南昌的钱庄里才有真正意义上的银库。选择在这些地方设置银库,主要是真要逃离的话至少交通比较方便,甚至说海军可以直接抵达保护撤退。这些地点都是苏圣平亲自定下的,王少康即使有异议也不得遵照执行。

以前天下太平的时候,不是没有钱庄,但却从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钱庄。何况这个华夏钱行还有存钱拿利息的说法,这吸引了不少泉州本地商人的目光,准备开业后就把钱存进去。而其他地方开设的中心行、支行影响力还没那么大,只能等日后一步步通过商贸往来逐渐渗透。

泉州下辖几个县的支行则是一次跨度很大的尝试,承担了汇兑的业务。以即将北上的宁波营军士为例,一个乾安县的军士想要把自己的军饷寄回老家,只要通过宁波营统一到宁波行登记,开具了存钱汇兑证明之后,由宁波行和泉州行这边结算,泉州行再与乾安行结算,最终乾安行再把钱取出送达军士的父母。

宁波和泉州,泉州和乾安之间的结算往来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要把钱直接送到军士父母手里,这还是因为乾安这边物流发达,早先因为山货行的关系,物流行已经把触角伸到了各处,这才有了可能,别的地方暂时还没有这个条件。当然,别的地方暂时也没必要,此时的民众还是比较贫穷的,有点钱还是要自己存在家中才觉得安稳。能够发生大额存款和汇兑的,主要还是商人和地主。

把钱行的事情交给王少康他们去处理,这是苏圣平坚持的原则。这个钱行制定的章程、日常管理运行的方式都是充分考虑了这个时代的实情,融合了那个时空的基础金融知识之后制定的,不妥之处只能日后慢慢完善。之所以不参与管理,苏圣平是想立下规矩,这个钱行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哪怕是自己也不能违背规则从中捞取一分一毫,想要借贷就得按照规矩办事。

天下事由天下人来办是苏圣平一直坚持的理念,如何把人凝聚起来,创办学校利用文化的力量是一回事,创办钱行利用经济的力量也是一个办法。以东南半壁江山的富庶程度,只要钱行办的顺利,再加上有日本的金银矿支撑,相信不用五年时间,这个钱行必然会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自己也就能办更多的事情。

不参与管理,当然不是放任不顾,为此华夏钱行的两个部门必须是苏圣平绝对放心的人。一个是会计部,负责人乃是朱音以前的手下何秋菊,人手也大多是朱音培养出来的,她们还往各中心行派了得力的人手过去,负责会计核算工作。另外一个部门则是监事部,负责监督考核事务的,负责人叫何峰,是跟随苏圣平多年的护卫,能文能武,聪明能干,先把他派到这里锻炼,为日后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他负责和何秋菊相互配合,负责监督钱行一干人等不能胡乱行事、中饱私囊。

除了这两个部门之外,其余一干人手,包括中心行的主要负责人都是由王少康领衔的筹备人员招募进来的,以泉州本地海商子弟为主。当然,王少康绝对不会知道,他决定招的这些人里也有信息部的人,那些海商子弟进来前都经过信息部严格审核,每个人都有一份档案存在信息部。

钱行的运行管理规则制定完成,各行之间的结算方式方法等事项也多次实验,各部门人事定下后,于一月二十八正式开业了。这样的大事自然引起泉州城热议,加上《华夏新闻》特意大篇幅报道了钱行的各种规则,一些胆大的人纷纷到钱行里存钱。这还有一件趣事,当初第一个存钱的那人只存了十两银子,但是他却拿到了华夏钱行王少康行长亲笔签发的编号为第一号的存单。十年之后,这张面值十两的存单价值三千两,当然这是后话。现在钱行引起热议的除了存钱有利息等事,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那个何秋菊。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