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南风紧 > 第95章 各有心思

第95章 各有心思(2/2)

目录

周秉政虽然没有明说,但他知道老师明白自己的意思。给老师送去那份报告,本意还是希望老师安排让人弹劾自己,谁让户部是直接关联的部门,目的自然是先从议税之事中摘出来,由赵德龄亲自操刀此事。要是议税能成,得罪人的是赵德龄。要是不能成,老师才有机会,到时自己再出面,再行议税之事时才能让朝野舆论以为师徒两个是逼不得已。原本以他们师徒的默契和老师的政治智慧,应该能够理解和做到,没想到老师却还是弹劾沈伯群这个已经卸任的户部尚书。

周秉政猜的没错,杜文心本意就是要提醒他一下。天下间没有不漏风的墙,周秉政这些日子以来,自以为结交孙思源做的隐秘,没想到杜文心早就知道了。对于周秉政的眼光,杜文心很欣慰,但是对他越过自己擅自行动之事则非常恼火。

只是当初的学生如今也是一部尚书,当然不好再随意责罚,也不好明说,唯有用这样的手段来点醒他,希望他能认清形势,一力辅助自己。因为杜文心已经看出来皇帝对自己的忌讳,害怕今生无望登上首辅的宝座,但是自己哪怕当不上首辅,也要做一个不是首辅的首辅。可周秉政此时还不够格,那么赵德龄最好继续担任首辅,等周秉政资历够了之后再退。那么外将内相的格局就得自己来操作,怎么能让周秉政出面,何况还是背着自己出面?他认为周秉政也看出皇帝的心思,心里开始打小九九了。所以才没让杨玉昆稍带着弹劾周秉政,让他继续处在风口浪尖上。

当朝阁老孙博茹,子女皆不在身边,今天陪他吃饭的是他的学生户部员外郎张廷建。吃过饭,两人来到府中花园小亭。刚一坐定,张廷建道:“阁老,今日之事有些诡异啊!”

孙博茹哈哈一笑,道:“怎会诡异?难道老夫人缘好有何不对之处?沈阁老送来家乡的甜饼,杜学士送来家乡的好茶,都只是普通的人情往来而已嘛。”

张廷建知道老师的心情甚好,这是这些年来难得的,自从先帝开始削弱江浙党,慢刀子炖肉,完全无法抵抗,江浙党上下倍受打击,老师作为领头人,自然承受比常人更大的压力。这会竟然开起了沈伯群和杜文心的玩笑,自然是因为朝局有变,可惜自己只是朦朦胧胧有些觉悟,却看的不甚分明,这才准备向老师请教。就着孙博茹的话头,淡淡一笑,道:“还请老师教我。”

张廷建是自己的得意门生,自然要悉心培养,点拨他今后的朝局变化。道:“你对陛下登基后的所作所为有何看法?”

张廷建道:“陛下登基以来,对我们倒是似乎不闻不问,一改先帝的打压之策。东南党没有如人所想高歌猛进,陛下却有压制之意。反倒是江淮党有乘势而上的迹象。”

孙博茹道:“不错。原先以为陛下登基后,要有一两年时间才能坐稳位置。没想到早先在东南党的协助之下,很快就把控住朝政。不过东南党携拥立之功,隐然有当初江浙前辈之风,所以陛下很快就出手压制,以防东南党做大。所以你要切记,得意不得忘形,我们以前就是太忘形了才会遭到先帝的猜忌和打压。”

总结了一下教训,孙博茹接着说:“沈伯群之所以会上那道议税奏章,还不是冲着赵德龄的位置去的。要不是此次杨玉昆的弹劾,恐怕国试之后赵德龄就会下台,沈伯群就要上台。好在如今有杜文心帮他,他倒能再坐段时间了。”

张廷建不解的问道:“那沈伯群的意思是希望阁老帮他一把?杜学士的意思是希望阁老和他共同使力?”

孙博茹道:“糊涂,御史弹劾有什么,老夫当官一辈子,被弹劾的次数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如今还不是好好的。御史的弹劾有没有用都在于君上的态度。当然,此次杨玉昆的奏章威力太大,沈伯群怕是要躲一段时间风头了,所以老夫刚刚才说赵德龄还能坐一段时间首辅的位置。你要把眼光放长远。老夫问你,按照陛下的手段,今后朝局如何?”

张廷建思虑一会,道“学生懂了。三足鼎立,谁也别想独大。他们两个这是要和您结盟来了,反正现在竞争的是他们两党,我们反倒能待价而沽,坐收渔翁之利。”

孙博茹哼的一声,道:“刚刚才让你不要得意忘形,这么快就忘到脑后。你以为沈、杜是易于之辈?还想坐收渔翁之利。”

见张廷建有些尴尬,孙博茹接着说:“不过你说的没错,今后我们的局面不会像前几年一样了。”

张廷建又问:“阁老,那我们要选哪边?”

孙博茹看着已经升起的明月,道:“不明确选边,但偏向江淮党。一来我们地理相近,洛阳之时本是一家,官员士子更是互有勾连。二来,杜文心有一个天然的弱势。他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朝严防外戚干政,原先他倒是打的好算盘,想以国丈身份,携拥立之功,做到大权独揽,没曾想坐上皇位的人哪个能容许自己大权旁落。如果帮着他,日后我们怎么被吃下都不知道。”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