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21章 土地

第21章 土地(1/2)

目录

那老卒整理了一下语言,回道:“军屯变为私田,也和那请佃屯田有关,吴兄弟听我仔细与你解释。”

“咱们山西山多,田地分散零碎,比如保德千户所,他们的军堡屯村大多在保德,但军屯却大多在忻州附近,两边相距五百多里,千户所的兵卒要守御地方,如何跑五百多里去忻州耕种?只能将军屯田租给当地的民户,民户耕种后缴纳屯粮入屯仓,这便是所谓的民佃屯田。”

吴成听明白了,实际上就是大明的军队作为地主,山西的民户作为佃户,点了点头,示意老卒继续说。

老卒喘了一口气,喝了口茶,继续解释道:“朝廷给的军屯,一般是什么‘没官田’、‘绝户田’、‘闲田’、‘荒地’啥的,这些田地来源庞杂、散在各处,屯军也得应付战事和平日操练,不可能散得到处都是,只能租给民户耕种。”

“吴兄弟,你也知道卫军的情况,屯兵和余丁平日里要操练、守城,屯田的一半乃至七成要上缴朝廷以供岁收和你们这些旗军的军粮所用,到了正德年间,朝廷整顿卫所将官和官绅豪族侵占屯田失败,开始实行营兵制,营兵大多招募而来,军饷乃是卫军的两三倍,将帅要养营兵,就只能加倍侵占军屯、吃空饷、喝兵血,要供一营兵,就得四五名军户日夜耕种、不得饱食,故而军户生活日益困苦、逃亡之人也就愈加众多。”

“屯兵逃亡,但屯粮还是照收,多出来的份额便只能压在租种屯田的民户身上,民户生活也艰辛,如何能受得住?于是也纷纷逃亡,不少民户甘于佃耕人田,不愿承种官田,军屯便大量抛荒。”

老卒叹了一声,继续说道:“那些豪右之家、有力地主见到这般情况,便主动请佃屯田,招揽百姓耕种军屯,卫军也省了麻烦,便随这些地主豪绅承佃,只要他们按时缴纳屯粮便是。”

“吴兄弟,你们也知道,朝廷的正税才不过收三成而已,真正大头的税赋是官府的那些苛捐杂税,可是官府管不到卫军的头上,军屯屯粮都有定制,虽然也不轻,但相比官府的苛捐杂税那是少了不少,这些承佃的地主再想法子和军官勾结勾结,搞些什么弄虚作假、逃纳屯粮的把戏,赚的可比民田多多了。”

老卒在桌上的档案里翻找一阵,翻出一本黄册,打开看了看,指着一页递给吴成:“万历年的首辅大臣张阁老搞过几次清丈,吴兄弟你看,武乡左近的民佃屯田有五百八十五顷四分,可收屯粮一千三百七十三石七斗二升一合,养咱们这个百户是绰绰有余了,嘿,但咱老汉从万历三十一年开始当兵,当了一辈子兵就没见过屯仓里有过一千石粮食。”

“都被张家和上面的将官侵吞了......”吴成紧皱着双眉,一个旗军每月薪饷也才一石左右,朝廷也不会全发实了,还会发麻布、木具等折色,甚至发和废纸差不多的宝钞,武乡若是能有一千石的屯粮入账,光靠自己一个百户都能养活整个千户所的兵了。

“可不是?那些地主豪绅又不是大善人,能赚怎会不赚?”老卒呵呵一笑,又叹了口气:“与其乖乖缴纳屯粮,不如把这屯粮卖了换钱贿赂将官,反正只要缴了朝廷岁收的那一小部分,其余屯粮大多留在各卫的屯仓里以备战事,屯仓里有没有粮,还不是这些将官一句话的事?”

“上面就不会派人下来查吗?”吴成感到有些奇怪,这事连个老卒都如此清楚,朝廷会一无所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