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反派大义凛然[快穿] > 第43章 大唐盛世43

第43章 大唐盛世43(1/2)

目录

时间很快进入弘平五年[公元672年]。

弘平五年八月,群臣上书,请皇帝延先帝之志,封禅泰山。

弘平五年十月,皇帝率太子诸王,文武百官以及各国使节,从长安出发,十二月至泰山之下,建造祭坛。次年正月,皇帝祀天、封玉策、祭地神,帝行初献,太子行亚献。受群臣朝贺后,下诏立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改元乾封。

乾封元年三月,皇帝率众归于长安。

乾封元年五月,皇帝下诏,禅位太子李弘。

同年五月,太子李弘登基,次年改元晟安,开恩科,大赦天下。

***

李治下诏禅位的动作非常突然,即使了解他如萧明晟,也不知每日将奏折往他这里堆的父皇心中正盘算着禅位的事情。

毕竟,无论是先皇还是父皇,他们都是在皇位上驾崩。如今父皇才四十四岁,春秋鼎盛,有萧明晟的照看,身体比上一世好多了,再活二十年不是问题。

但他就是禅位了。

在五月朔日大朝会的当日,中书令宣读禅位圣旨的时候,别说文武百官,就是萧明晟自己都懵了。

李治是一点风声没有透给萧明晟,就这么让禅位成了定局。

李治理直气壮,这有什么,他就是太子这个年纪登基的,当时还有几个辅政大臣拿着先帝遗旨让他处处受制。相比于他,太子的待遇好多了,他这个当阿耶的亲自禅位,将朝中一切都交给他,就是对他的期许与信任。

十成十的那种。

萧明晟无话可说。

萧明晟又一次清楚地意识到,他的父皇其实并不喜欢这个皇位,会尽心绝大部分源自于责任。

李治亲自主持了禅位大典,将自己宠爱信任的儿子送上了皇位。

萧明晟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为李治上尊号武德大圣皇帝。

虽说他阿耶是个文人性子,但他在位的时候,大唐确实往外扩张了大片领土,无论是覆灭西突厥还是平定高句丽新罗,都是阿耶的政绩。

新帝登基,李治晋为上皇,他的妃嫔们也就成了太妃,自不能继续占着属于萧明晟后宫宫室。李治不等萧明晟开口,当即手一挥,让以徐贵妃为首的宫嫔搬回到太极宫中。也就是因为上皇还活着,不然这些宫嫔,有儿子的能搬去跟儿子一起住,没儿子的又是去感业寺出家的命。

至于后宫事务,这些本就不必亲力亲为,之前负责的人向徐贵太妃禀告,听候安排,现在则直禀到他御前。当然,为了削减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他在殿中省中又加了一个职务,与殿中省太监皆是从三品的官职,只是由女子担任,与太监相互监察。

在萧明晟登基的第三日,李治留书一封,包袱款款地带着自己得用的内侍和护卫,悄然离开了长安城。

萧明晟面无表情。

无论李治在信上说得多大义凛然,说什么要微服出巡,监察四方,行御使之责,也掩盖不了他想要去游山玩水的坚定信念,他连一个后妃都没有带。

萧明晟无奈,可再无奈,明明能够在李治自认为悄摸摸出长安城的时候将人拦下,他还是默许了李治的出行,还加派了不少人,暗中保护李治。

好歹是他阿耶,只要不出格,他就……纵着吧。

萧明晟并没有将李治偷溜的事情泄露出去,而是轻描淡写地露出消息,上皇要去洛阳神都苑小住。至于有人到神都苑想要求见上皇,要是李治正巧逛到洛阳,见便见了。要是不在洛阳,神都苑的人直接将人打发了便是,没有要皇帝迁就别人的道理。

萧明晟登基后,并没有对朝堂进行大改动,主要这些年来,政务大半都掌握在他手上,现在朝堂的情况就挺合心意的,只除了那些总是盯着他后宫的老臣们。

第二年改元晟安后,终于有大臣按捺不住,试探地进谏——

这个,陛下都二十三岁,不大婚好吗?咱是不是该娶个皇后回来了?

萧明晟微笑,压根不接这茬,反而给这个大臣赐了一个宫女出身的侧室,让他好好宠着,好开枝散叶。

这骚操作一出,宣政殿里直接陷入了死寂。

尤其殿上的新皇还笑眯眯地补充了一句,他这是为了某卿好,直堵得这过了耳顺之年的大臣涨红了脸,说不出一句话来。

同样列坐在殿中的贺兰敏之默默扭头,这阵子跟他套近乎想要嫁女儿/妹妹的人不少,这个大臣恰好是其中之一,这会儿又上书请萧明晟立后,可不就正撞上了枪口。

贺兰敏之还记得三天前晚上萧明晟在床上提起那些人时咬牙切齿的模样,还说他收拾那些总盯着别人后宅的家伙,要搅和得他们家宅不安什么的……这突然赐下侧室,可不就是要扰乱人后宅池水吗。

以着贺兰敏之对萧明晟的了解,他十分怀疑,之后赐下的侧室,极有可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绝对是那种身怀绝技,能逼得人焦头烂额的奇女子。从接触到萧明晟私卫起,贺兰敏之就发现了,在萧明晟这里,男女之别并不重要,他手底下不乏有能力不逊于男人的女子。

果不其然,在那一顶小轿进了那大臣的宅邸后,没两天,后宅“失火”,明明该含饴弄孙年纪的大臣陷入了水深火热中。

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再无人敢提及立后之事。不过,他们倒也没有完全放弃,而是决定走太上皇的路线。

这萧明晟就无所谓了。

其实吧,萧明晟也不是不愿立后,他跟贺兰敏之的感情多好啊,他十分乐意让所有人知道贺兰敏之是他的人,那些想要嫁女儿/妹妹的家伙们可以省省了。

但现在不是时候,说到底,贺兰敏之不惮史官一笔佞幸,但萧明晟却舍不得贺兰敏之受到攻歼。

所以,再等等,他总能找到机会。

***

萧明晟既已登基便不能兼任天策上将,但天策上将的职务高于亲王、三公,仅次于三师,不是随随便便能够给出去的官职。

第一任天策上将是太宗皇帝,而第二任天策上将已经称帝。

萧明晟琢磨了一下,索性空置天策上将之位,再设下一个从一品的天策大将军,位同骠骑大将军,总理府事。

不过,萧明晟有意搞事,没有指派哪个将军担任天策大将军,而是下诏在北邙山天策府开武试,考核武艺、兵法与领兵作战三大项,其下再设有若干小项目。

大唐国民,四十岁以下皆可参加。已入军中者可直接参与考核,普通百姓则需要通过初试,再参与武试,最终武魁首将得皇帝亲授官职。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武试,皇帝金口玉言,如今朝中未至不惑之年的年轻将领,同样可以参加。

大唐开国以来第一次武试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萧明晟将四十岁以上在朝的名将全部派到了天策府,协理此事顺便再当裁判。

这一场武试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最终决出来的武魁首让萧明晟有一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感慨。

贺兰敏之赢到了最后。

其实,大唐到了现在,武将上其实出现了断层。追随太宗皇帝打江山的大将们,如李勣、程知节、苏定方、尉迟敬德这样的名将相继亡故,如今大唐武将的中流砥柱是薛仁贵、刘仁轨、裴行俭这些将领,但他们一个个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在他们之中,贺兰敏之的存在就格外显眼。

比贺兰敏之官位高战功多的,没有他年轻。比贺兰敏之年轻的,不及他官位高战功多。

贺兰敏之的兵法与领军作战的能力是经过战场考验过的,而武艺……

说来也是萧明晟功劳。

自从与贺兰敏之有了真正亲密的接触,床笫之间还不小心将内力“漏”到贺兰敏之的身上,再一个循环回到丹田里,不知道是不是这种不伦不类的双修方式有效果,贺兰敏之的丹田里竟然也聚集出了一点真气。

在武道还没有晋入大宗师之境前,内力的存在能够将普通一招的威力划分为天上与地下。再普通的招式,有内力加持,威力便能够翻倍。而且,贺兰敏之丹田里聚出来的内力不仅能够留住,还能够作为火种修炼增加,终于能够伸向更为高深的武学了。

萧明晟为贺兰敏之高兴,索性代师收徒,将贺兰敏之收入万花谷门下。

只不过,贺兰敏之跟万花谷里一些师弟师妹们一样,别说兼修,《离经易道》的法门是怎么也入不进去,反而《花间游》的修习还算顺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雪中春信 首辅娇医有空间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战神归来 九龙神帝 女学霸在古代 修真界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七零红火小日子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