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新战国七雄 > 第44章 尚可喜

第44章 尚可喜(2/2)

目录

老尚的心彻底寒了,所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何处有满饷,后金皇太极”,没了退路的尚可喜只剩下了这最后一个选择。

皇太极听说尚可喜来降,特意出城30里相迎,并盛赞尚可喜“达变通权”、“知明运之倾危,识时势之向背”,还发还先前所俘虏的且能找到的尚可喜家族成员共计27人,没多久又加封为智顺王,并赐海州为封地。

不得不说,老皇是真特么够意思,对汉人降将舍得下血本拉拢。从此以后,尚可喜把滴血的锋刃,指向了曾经的同胞们。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悲哀。若是换一个时代,兴许尚屠夫也能戮力杀敌,封侯拜将,成为青史留名的民族英雄,但在明末这个滑稽的时代,却蜕变成了臭名昭着的大汉奸。

这位在大明受尽委屈的老汉奸在受到了皇太极的礼遇后,对满清忠心耿耿,在三藩之乱中死挺着不肯反叛,牵制了吴三桂不少军力,为康麻子平乱争取了时间。

但是眼下,大清国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老尚也必须得为自己和部下们的身家富贵多考虑考虑了。

“王爷既要细细询问,难道不应该先让常某落座详谈吗?”常惠大袖一挥,右手背到身后,昂首问道。

既然尚可喜发问,那自然是意有所动,为了把握主动权,当然要拿捏一番。

“这倒是本王疏忽了。年纪大了,骤然听闻京师噩耗,难以自持,还请使者勿怪。”尚可喜一愣,而后右手虚指道:“但请就坐。”

常惠缓步踱到左手边的黄花梨官帽椅上坐下。

这椅子倒是件好器物。平日里跪坐于席上,即便屁股下面垫着坐具,时间长了也是腿脚麻木,很是难受。回去后当好好打造几副。

感受着下方传来的支撑感,常惠略有些走神,很快便转头直视主座上的平南王:“好叫尚将军知晓,惠此来,得吾皇许诺,封尚将军为平南侯,食邑五千户。许尔显等麾下诸将俱为列侯,封邑从三百户到千户不等。。。”

“那什么劳什子使者,我家王爷乃是正经的亲王,怎么到你这里便成了个侯,连个公都没捞着。你可知,那应天府里的朱皇帝还许了平南公呢。你们那个刘皇帝也太小家子气些。”总兵班志富开口嚷嚷道。

这也是尚可喜麾下的老人了,听着常惠磨蹭了半天,开口仅封了个侯,很是忿忿。

常惠瞟了这人一眼,解释道:“高祖曾杀白马盟誓:‘非刘姓不能封王’。我大汉又无公爵,列侯已是位极人臣。且尚将军得封邑五千户,仅在大将军卫青之下,便是骠骑将军霍去病亦远远不及,如此殊荣不可谓不优厚。明国这公爵听着倒是不错,年入不过三千石,远不及五千户之列侯。况且,那明皇可是出了名的翻脸无情,尚将军在大清旗下可是做了不少糟心事,以朱家皇帝的做派,难道就不怕人秋后算账吗?”

尚可喜接过话语,微笑着对常惠道:“使者又何必言语挑拨,明皇杀功臣不假,可那是老迈昏聩,担心儿孙难以压服大将。今明皇岁不满双十,而尚某垂垂老矣,何虑之有?且以大明制度,公侯高爵,又怎会只靠年俸过活?”

这话不假,大明朝诸多勋贵,哪个不借助权势侵吞卫所军田,再加上贸易、盐利,可谓吃的是肠肥脑满。

常惠听尚可喜此言,正要继续晓以利害,却被尚可喜摆手止住:“听说汉军南下,行至衡阳遇阻,欲克坚城而不得。到时候南征军北还,以精锐之师击疲敝之军,汉军,前程堪忧啊。使者来此招降尚某,说不得,也是存了借粤省之力平定湖南的打算吧?”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