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小说 > 清穿养成记 > 第42章

第42章(1/2)

目录

随后的日子很是风平浪静,一则因为内务府对寿安宫的关照,二则便是康熙御准慧雅进了寿安宫,这两件事大概颇是让后宫中人有些看不清风向,另外已经到了腊月二十里了,宫里忙着过年的大事,尤其新上任的德妃,估计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时便都顾不上我这里。

于是我和慧雅彼此度过了入宫后最为宁静的一段时光,每日她打点针黹,做些年下穿的用的,我则是看书码字,偶尔闲话几句,端的极为悠闲。腊月二十八,慧雅亲自熬了喷香的腊八粥,粥里的八珍,却是今日刚刚收到的海阑珊托人偷偷带进来的,一并送来的还有心兰、舒敏各自为我备下的年礼,至于书信因怕惹出风波都是免了。这份礼物让我大大惊喜了一把,同时也不免忧虑,当下叮嘱带东西过来的人,让回去海阑珊处回话,大家姐妹的心意我都知道,不必要冒这个险,以后万万不可等话。反复嘱咐了,才让她回去。这送信的人也非常人,并不是她们任一宫里的,原是前皇后钮祜禄氏的人,如今在尚衣监当值,对钮祜禄家效死忠,当时便说,贵人无须担忧,便是给人发现,也绝不会连累禧嫔娘娘,只说是自己的东西,咬死了便完。

我目送她离去,心中便对钮祜禄家在后宫的势力重新认识了下,难怪孝昭仁皇后故去以久,佟贵妃等人还对新进宫的海阑珊忌惮甚深。也难怪海阑珊一向泰然自若,云淡风轻,原来不声不响处,后宫大局都在她心中眼中。

贵胄之家,与我这样的小门小户,实在是云泥之别,他们对于前朝后宫的触角,尾实细致到寻常人难以想象。想必,孝诚仁皇后的赫舍里氏、佟贵妃身后的佟佳氏,无一不是同样在后宫满布自己的势力。德妃乌雅氏身后可没有这样的势力支持,她此番主持后宫,只怕不会顺利。

明面上,各宫后妃争奇斗艳,谋图圣宠,暗地里,则是风起云涌,几处势力处处较量,左右全局。而康熙呢?他漠然纵容着这一切,巧妙的始终平衡着几方力量。第一任皇后赫舍里去后,他纳了小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故去,他又纳了钮祜禄家的海阑珊,便是现在的贵妃佟佳氏,我也知道,她去了之后,康熙照样纳了小佟佳氏。真是雨露均沾,大局在握。

想到这里,我便想着,过年了,他该是不会再来了。再怎么,也得过了元宵,出了节,他大约才会有些微空闲。

一点点细微的情绪,便给慧雅瞧了出来:“小姐,想皇上了?”

我瞥她一眼,放下笔:“哪有,因着禧嫔她们送东西,教我想起一些事,这才出了神。”

慧雅一边给新做的棉衣填棉花,一边笑着:“就是想了,那又怎么样?你就是不肯承认。”不待我辩驳,便又道:“依着我,小姐该趁着皇上现在还有些心思,积极一些儿,好歹得一个半个孩子,哪怕不是儿子,生个公主,也是好的。这样就算老爷——”说到这里,忽然一顿,语气有些不自然,低下了头去,方才低低接道:“小姐有了皇上血脉,就算老爷真犯了事,也能保全自己。”

我听着这话,看着慧雅有些略红的眼圈儿,温言道:“难为你了,素昔最不肯在这些事情上头上心的,如今也学着会打算了。只是你不要想得太多,家里的事,我琢磨着,大约要见分晓了。”

“真的?那老爷……”

我知她担心最后的结局,便安慰道:“放心,老爷是清白的,皇上不会冤枉好人。”慧雅闻言,舒心一笑,就低下头接着做她的活计了。她就是这样,总是无条件相信我的话。

我的话却也不是乱说的,我有自己的判断,依据当然跟徐家清白与否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如果和慧雅说的话,只有这个理由最正当,最理所当然。实际上政治上的事情从来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只有局势所需。

前几日,我收到辰哥的来信,提起大阿哥被派了军中差事,曾在学里几次提及西藏和准葛尔部。我便知康熙命中的另一个宿命之敌已在开始蠢蠢欲动,局势此时对康熙十分不利。国力在与吴三桂十年銮战中消耗得厉害,海外郑经时不时惹麻烦,河工荒废已久,黄河年年大水,朝廷疲于救济。运河久不疏通,南北运输不畅,物资转运极为困难,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利于战争。

康熙必须要做抉择了。相比郑经、河工、准葛尔三件大事,徐家这件事实在微末得不足一提。但是徐家又是这三家大事中的关键第一环,虽然放过一个有着刺杀君上嫌疑的大臣对君权至上的皇帝来说有一点冒险,可对于康熙这样有着足够自信掌控乾坤的君主而言,要不要冒这个险,只看他觉得这个险值不值得去冒。

然而我所有自信满满的自以为却在腊月二十九,被康熙的突然来到打成一团混乱。

慧雅早已将隔壁的空殿收拾了出来她自己住,我一直说十分不必,我这边就很宽,完全住的下,慧雅却十分坚持,说万一皇上过来要留宿呢?岂非不便?我当时便唾她。这时康熙过来了,慧雅便十分知趣的退了出去,自去隔壁殿同李德全一起候着。

“今儿二十九了,皇上怎么有空过来?”我仍旧是尊崇与随意参半的与他相处相对,沿袭着同他远行江南的一贯画风,不是非要如此做作,实在是除了这样,若是按着宫里的规矩来,拘束太多,我就实在不知道该怎样跟他这时不时都不按规矩出牌的主子说话相处了。

“本没空,从早起到现在,朕都写了两个时辰的福字了,才堪堪完成任务。”康熙随意的挥了挥手臂,就在他的专属位置坐下,像个孩子似的跟我抱怨:“外头臣子们的都写了,阿哥们的也有了,就欠着皇祖母和皇额娘处的。这两处费心思,朕还得细细想了再写。如今章佳常在和德妃都大着肚子,明年若又添几个阿哥,朕又得多费几张笔墨。”

我听他抱怨膀子疼,便上前替他轻轻捏着,听着这话便道:“等明年,皇子自然多些,外头大臣,也定会更加繁茂些。这些都是好事,说明皇上的江山一年比一年稳固,一年比一年繁荣。皇上就是多操劳些,那心里也定是甜的。”

康熙点头道:“是这个理,你还看得明白。喏,大年初一赐福字,也有你父亲的一张。”

他忽然说来,语气平淡得仿佛压根不知道我父亲尚且是作为谋刺皇帝重罪嫌疑犯这样的身份押在大理寺的。我一时惊得不知如何接话,连起码的谢恩都忘了,只吃惊的看着他。

“干什么停了?朕这膀子还酸得很呢。”他不满地抱怨我下意识停了的动作,瞥了我一眼,慢悠悠的道:“这样吃惊?刺客的案子结了,你父亲是清白的,朕已明发上谕,释放你父亲出来。刺客及相关人等开年后明正典刑。”

我兀自不信的看着他,眨着眼睛,再眨眼睛。虽然有推测,但事情发生在眼前,却觉得什么地方有那么点不对劲。

“怎么?不相信?”康熙敲着手指:“君无戏言!千真万确!”

我这才醒悟过来,忙跪下磕头谢恩,却按捺不住心头强烈的好奇心,问道:“不知刺客是谁人主使?皇上是怎么抓住他的?”

康熙嗯了一声,拣起我桌上的点心吃,信口答道:“吴三桂的旧部,残兵剩勇,不足为惧。上次,不过是朕大意了一些。”却转了话题问我:“这点心不错,不是宫里的口味,哪儿来的?”

我总觉他的话十分含糊,不死心的继续追问:“那刺客又是如何得知皇上微服私访的消息?”康熙看了我一眼,淡淡道:“咱们随行的侍卫中有一人给他们买通了,走漏了消息。朕已抄了他满门,首犯腰斩弃市,其余老幼,流放。行刺未遂的刺客,凌迟处死。”

抄家……满门……腰斩……凌迟……一连串字眼从康熙嘴里淡淡道来,落在我耳朵里字字若雷。这样一桩惊天大案,如此结局并不算出格,甚至可以说是牵连最小的处理。可是若是,若是刺客根本就没有抓到呢……那这就是整个的一场冤案啊……满门,腰斩,凌迟,几个字眼反复在我脑海里划过,滔天的血腥气似从心底涌来。我有一些眩晕。

我声音发抖的问着:“那个侍卫,是谁?”随行的大内侍卫个个都是紫禁城中的高手,十分尽职尽责,一路行来,我也基本都已识得。

康熙敛了笑容,不悦的看着我:“朕问你这点心谁做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乘龙仙婿 山海提灯 武侠:丫鬟黄蓉,七侠镇杀 红月降临:重演洪荒 梦幻仙侠传 玄幻:保护我方圣主 万劫升龙 帅哥靓妹闹红尘 都市狂龙:我有七个无敌小师妹 穿越北宋,回现代遭遇打人事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