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一根棍 > 第89章 考试型选手

第89章 考试型选手(2/2)

目录

对面一个胡须花白老儒大声称“是”。

《易经》刘异倒不担心,他上辈子可以中医大毕业的,学过这门课。

“《书经》又是从‘训’类里面出题的?”

对面又有一个老者答:“是,按小郎君的分类,《书经》前九题中有四题是训,四题是谟,还有一题是誓。”

刘异按书经所讲内容,分了六大类:典、谟、训、诰、誓、命

其中谟是治国计划,训是大臣的态度,誓是起兵文告,诰是国君通告,典是立国原则,命是王命。

刘异对万成举奸笑评价:“你们俞博士很务实啊!”

万成举奇怪:“你如何知道俞博士为人?”

“从出题上看,他只想让考生回答日后为官的态度和治国方略,至于君王之道和立国之法,他认为不是臣子该考量,是以问都不问。”

万成举不赞同:“不是还有一篇誓吗,这又怎么说?”

“很快就知道了。”

不一会,房内又进来一个青衫壮汉。

他进门后叉手做礼:“小郎君,你托我打听的事情已经问清楚了。”

“那第三名考生是谁,背景如何?”

“那人叫周不通,曾是县学里的学生,听说颇有些才华,但为人恃才傲物,不肯遵守规矩,因为与师长起争执而被县学除名,所以才来考发解试。”

万成举插话:“周不通我认识,算是同窗,他因打了欧阳博士才被除名的。”

“哦……他为何打那个博士?”

“据说欧阳博士对他寡母不敬。”

刘异嘴唇轻挑:“哈哈,我总算知道了,你们俞博士不仅务实,竟然还是个老愤青,喜欢因人出题。他心里认为人若忍到无需再忍之时,就该奋起反抗,是以考了周不通牧誓。”

“愤青何解?”

“不用解,他骨子里该是喜欢离经叛道又不亏大节的人,我大概知道他会如何考我了。杨夫子,你将书经里的誓篇全都找出来。”

万成举不明所以,刘异从哪就看出俞博士一定会考他誓篇?

杨夫子问:“要除去考周不通那篇吗?”

“不除。”

“那一共六篇,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

“我只要这六篇的译文,译得直白一点,写个大概就好。”

“好,我马上写。”

俞老头要考的几门,刘异还差春秋三传没谱,这几门他打算直接放弃了。

尼玛,这几门实在太多篇章,规律很难找,基本划不出重点。

万成举怀疑地问“你真能从考官性格推断出所要考的题目?”

刘异自信道:“这叫圈范围押题,我押题向来准。”

他上辈子不一定算是学霸,但一定是考试天才。

他不仅擅长押题,还懂得答题技巧,否则怎么能在高考中炸出烟花。

十二经,他现学是来不及了,但可以针对最可能的考题恶补一通。

这时,包厢的门再次被推开,一个穿黑衣的中年人走进来。

他也是径直走到刘异身旁,放下张纸条就转身出去,什么也没说。

这次万成举不需要刘异吩咐,直接打开纸条念:

“第九名考生,宋之校问了三个问题,分别通译仪礼有司篇,周礼夏官司马叙官篇,礼记少仪篇第四段。”

刘异戳着自己下巴算盘:

《仪礼》一共十七篇,他们今天总共有十七名考生,大概每人分一篇。

考完一人划去一篇,用排除法,到出发时最后差不多能将范围锁定在三篇之内。

至于《周礼》和《礼记》,实在太难了,跟春秋三传一样,是他放弃的科目。

考试这东西,四分凭本事,三分凭算计,剩下三分靠运气。

若老子能拿到算计和运气分,就有可能斗过凭本事拿四分的人。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