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74章 推政下乡(下)

第74章 推政下乡(下)(2/2)

目录

也不用看着,每件你们定个价,然后我会让社员,以这个价的交易,收一成的消费税。

对于一些家里突然来客人的,或者有旁的需求的,可以直接来买。

要是家里鸡鸭下蛋多了,也可以拿来卖。

至于怎么结算,每天结账。

比如你卖了三颗鸡蛋,家里缺酱、油、醋、盐了,提着罐子来,打三颗鸡蛋价钱的酱、油、醋、盐了,就当支付了。

不过,消费税也确实需要的。

这样一来,哪怕不是赶集,你们也能随时弄到各种调味品了。

当然,你们也可以提银子。不过需要积累到一钱银子,才能提现,毕竟供销社走的是公账,过手挺麻烦的。”

“原来是这样啊!那要是能开起来,岂不是说以后得盐,都只能在供销社里买卖?”

石婶子此言一落,王三微微挑眉。

自己刚才倒是没想到这一茬,猛然之间他就明白为什么新华初年要推行供销社了。

工业品总是需要去处,不然怎么回本?

虽然现在没有这种迫切需求,但未来呢?

柴、米、油、盐、酱、醋、茶、糖、铁、甚至香料,都是对聚拢粮食和银子的好东西。

此外,就是铁。

现阶段并没有富裕,但不代表之后没有。

比如庆阳府的煤铁,再比如陕甘宁的马匹等等。

这些都可以通过供销社来承担转移靡费。

不就是银子嘛?花得起!

因为银子大部分都是抢来的,花起来不心疼。

“王千户,这个供销社是不是需要能说会道的人,你看我怎么样?”石婶子又开始给自己推销了。

王三闻言说:“我自然是希望能说会道的人来办供销社。但供销社的框架八字还没一撇,我这里也没框架,需要试验。”

“我可以的!而且自负盈亏!”石婶子笑容越发灿烂。

显然,她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这里头随便漏一点,一个农场里,三百户人,一千五六百口的吃喝拉撒,积少成多,每年都是天文数字啊!

“这就不必。”王三微微摇头,“先选址,之后我会尽快拟出章程,到时候再看吧。当然,想要立在供销社,还是需要有干事之人。”

石婶子听出味来了,供销社不是谁都能进的,不能跟大同军共进退的话,那就别想了。

石婶子这一下有点犹豫了,因为哪怕大同军现在展露出来的态势很好,但也仅限于现在。

大明不是死了!早晚有一天会反应过来,所以真要共同进退,自己倒是还好说,但孩子怎么办?

大同军随时可能走,她并没有家人在大同军内从军,毕竟丈夫一个月前在逃到长润里就发了急病死了。

她都来不及悲伤,带着半大儿子一路跟着乡人稀里糊涂的来到了澄城县,直到王三开始组建建设兵团,她才抓到机会崭露头角,但她也能看出来,如今的大同军,还是虚得很。

明军来了,大同军可能就会离开。

越是这种时候,她越要权衡其中利弊。

不过,为什么大明一直没反应?

这都闹多久了?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