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85章 农场改制

第85章 农场改制(2/2)

目录

哪怕将来我大同兵败,他们逃出去,跑去别的势力混,有一技之长,也能在乱世之中活得更久,直到乱世被终结。”

王三看着他们:“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对的。我不会阻止你们做出选择,但要记住一句话,不管哪家势力,自古以来,都喜欢忠臣。

不是因为忠臣都是好人,而是忠臣在必要的时候,不会被策反,从而恶心到领兵的人。

你们只是基层的人,城头变幻大王旗,并不会影响你们的未来生产。

因此,在我的麾下,只要守好我的规矩,执行好我的命令,我就不会对你们下手。

这段时间内,也好好积累治理一地的经验。

这些啊,对你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机会。

自古以来,能成大事的者,从来不是因为会读书,而是拥有更好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以及试错的场所。

你们干得好,我也会提拔。

之前我选你们当农场干事,未来也能选你们当一县之尊,鲤鱼跃龙门的时候,都需要借助崖壁上的凸起,不断逆流而上。

总之记住,我不会害你们,因为现在大同军的旗帜鲜明的反抗大明,就是在给你们造风口。

猪站在风口都能起飞,而你们是人,不是猪。

行了,就说这么多,农场主管被拉去杀头的,你们就递补上去。

下边犯事的,我会安排人去清理掉。

过两天新的军屯农场规章我就会发下去,好好学好好看,我可以跟你们保证,学会了,未来哪怕是跑去做生意,也能有一条活路。

就这样,走吧。”

剩下的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对着王三拜了拜,然后赶紧离开。

“三曾叔公,这些人真的没错?”王渠在边上好奇的说,“刚才开到一个,身上那衣服,一看就不是便宜货……”

“全都杀了,我上哪里找人替他们干活?孩子们还在学习,最近的一批想要培养可用的刀笔吏,最快要一年。

然后还需要将他们投入地方历练,最快也需要三五年时间。

这还是掐尖的结果。

方才我说的话,你也听到了,你也得好好学,尤其是文书,文字,兵法,战策。

别跟王池一样,犯那种低级错误,导致现在人是不是死了都不知道。”

王三吐槽了一句,接着翻了翻书:“刘芝到了吗?”

“已经到了。”

“传。”王三头也没抬。

宣传队想要节省成本,就得让百姓自己自发组织起来,军屯农场的新规制就是土地国有化、劳力股份化,将土地一部分承包给军屯家庭,然后收益一部分折算成粮食,一部分折算成其他各种“福利”,让大部分人的收益内部消化掉。

那么住房、出行、教育、医疗、娱乐得细化展开。

所以,接下来的军屯农场的俸禄,将会变成:工分折薪+食堂补贴+年终分红+年终激励+其他兼职经费分配。

别看王三这么做,好像很复杂,其实只是王三将之前收来的税,细化出来看个真切而已。

因为这些之前都在推,只是强制做,滋生腐败了。

那么干脆一点,直接给所有人看个真切,大家就知道自己该有哪些可以拿的了。

将最容易激怒百姓的腐败部分,比如工分、食堂、分红、激励这四块放在明面上,让更多人不敢随便的去捞。

敢伸手,就是彻底激怒下边的人。

然后将他们的捞取方向,放到最后一块,想什么宣传队、旱厕建设、景观建设什么的,对于农村可有可无的东西,历来都是糊涂账,感知不强就是。

但代价嘛。

王三能接受,因为军屯农场只是过渡,等稳定了下来,军屯农场改制就是了。

只要将接下来的包装在军屯农场下边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推出去,军屯农场改为乡、村,那么矛盾就会从中枢——农场,转移成百姓——农场干事。

届时联合百姓拍苍蝇,他们吃进去的,也就都吐出来了。

初期,不能指望大家都能信仰大同,那就用利益捆绑吧。

王三看了一会儿,越发感到了执政的无奈。

理想只是辉映在天,人关注的还是自己眼前的利益。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每个人都是肉食者啊!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