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东晋,我来了! > 第51章 北邙山起烽烟

第51章 北邙山起烽烟(2/2)

目录

他们见陈望在沙盘前,纷纷围拢过来。

王忱焦急地道:“明公啊,杨定、顾恺之刚走半日,要不要追回?”

陈望摆手道:“不必。”

然后,他转向皇甫奋问道:“穆崇那边有没有派人来?”

皇甫奋躬身答道:“禀平北将军,暂时还未,北邙山探报最快也得有半个时辰才能进得洛阳城内。”

陈望又看向李暠,下令道:“玄盛,将洛阳所有十二座城门紧闭,全城戒严,进入战时状态。”

“遵命!”李暠叉手施礼,又问道:“要不要前去增援穆崇北邙山大营。”

陈望摇了摇头,却转身看向了身后的辛恭靖,下令道:“恭靖,你持我令牌以最快速度去许昌,命卢嘏加强防守,以防鲜卑白虏来袭!”

“末将遵命!”辛恭靖躬身施礼,转身去了大堂,从陈望案几上取出一支令牌,跑下了大堂。

王忱瞬间领悟,原本微黑的脸上泛上了青白,紧张地道:“莫非……”

他说着,手指哆哆嗦嗦地指向了管城。

众人皆惊,原来慕容凤这是声东击西,他真实目的是要去许昌抢粮!

这他娘的可是洛阳的命根子。

大家齐齐看向了陈望,见他不动声色,仍在思忖中,都不敢说话,等待着他下一步指令。

一盏茶工夫后,大堂下跑来了一名晋军斥候,胸前绑有背带,后背上插着一杆鲜艳地红色令旗,满头大汗地跪倒在地,高声道:“禀平北将军,奉昭武都尉之命前来禀报,鲜卑白虏大小船只约三百余艘从黄河北岸驶来!”

“三百余艘?你可看清是些什么船?”陈望问道。

斥候答道:“是……是些征调的民船。”

“哈哈,好,你先回去,命穆崇守好大营,不可轻举妄动,待鲜卑白虏下船时,用强弩压制。”陈望心情放松了下来,下令道。

斥候领命,转身向大堂外跑去。

“朱绰!”

“在!”

“你速去金墉城调拨一万骑兵,出城南过洛水等候我,今晚我们去许昌增援。”

“遵命!”

“皇甫奋!”

“在!”

“你去金墉城点起两万骑兵,现在就出发,轻装简从,八日内赶至——”说着,他指向了沙盘中许昌北面六十里外的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市附近,曹魏名臣钟繇、钟会的颍川钟氏出自这里)。

“在牛脾山(历史典故: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地点)中驰道两侧埋伏!遇鲜卑白虏逃至此处,尽皆射杀,务必做到全部歼之!”

——————

《清一统志·开封府一》:大隧山(牛脾山)“高二十余仞,长七八里。其中断处为大隧涧。两崖壁立,中有坦途,可容方轨。

———————

陈望抬手重重地拍在沙盘边框上。

“卑职遵命!”皇甫奋施礼,转身向外跑去。

“元达,你和玄盛,崔掾属守好洛阳,穆崇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

陈望的话音未落,穆崇的第二名斥候到了。

“禀平北将军,奉昭武都尉之命特来禀报,鲜卑白虏的船已停靠北邙山下的岸边,但不知为何,下船人数并不是很多,我军在半山腰强弩以待,请平北将军放心!”

“好,你速速回去,传令穆崇,不可大意,随时派人回报军情。”

“是!”斥候答应着,转身跑了。

陈望转身,快步回到大堂的案几后,从架子上拿起头盔,戴在头上。

两名骁骑营亲兵赶忙上前,取下铠甲,帮他套在身上,扎好牛皮背带、腰带。

看着陈望信心十足的样子,王忱放下了心,果然,黄河上的鲜卑白虏只是佯攻。

他看着正在穿戴铠甲的陈望,心生佩服,但又不解地问道:“明公啊,您是如何判断出鲜卑白虏主力南下许昌的?”

“前些日子探马已经报知,河北、河东地区有大小几十股氐秦叛军自立旗号,粥少僧多,极度缺粮。慕容凤是穷疯了,铤而走险。他那点人马怎敢来跨河攻击洛阳?一定是去许昌抢粮去了。”

边说着,边伸了伸胳膊腿,感觉着多日没穿的铠甲是否行动自如。

然后系好龙泉剑,快步向大堂外走去。

一边走一边高声笑道:“但愿我是误判,白跑一趟,但我拒绝做袁本初!哈哈哈……”

出了平北将军府,见周全和五百骁骑营亲兵正在整理着马匹和兵器,伸手接过递过来的马缰绳,翻身上了紫骅骝。

待众人都上了马,陈望回头向王忱等人点了点头,转身高高举起右手向前猛地一挥。

一行人催马向城南而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