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5章 回幽州(一)

第5章 回幽州(一)(2/2)

目录

散帐后,果然热腾腾的羊汤早就送到营房。

军士们跟郑哥不客气,已先吃过歇了。郑全忠很贴心地给郑哥留了半条羊腿,看他回来,同汤饼搁到火上热罢端来,伺候二哥拌着酱菜囫囵下肚。顿觉一股暖意。躺在毯子上,郑队头却迟迟无法入睡。刚才让咱二哥又受了刺激,脑海里试图还原这场撤退,越想越深啊。李匡威,刘仁恭,刘守文,刘守光,李崇文,这一张张面孔在眼前徘徊,真是各有各的盘算。又想起之前老大都不见他,只让他管好自己。这帮大大小小的军头真是一肚子坏水,在他们面前,二哥自觉像个娘儿在一群壮汉面前裸奔,很危险啊。

哎,怎么感觉哪里不舒服呢?来回扭了几扭,二哥忽然一屁股爬起,哎呀呀,衣服裤子没换!不忙睡,提起水桶洗澡去也。

……

次日下午太阳西斜时,李节度撤回来了。

先是大概三二千盔歪甲斜的骑士,护送着一身污垢的李大帅进城,然后陆续又有四五千溃卒抵达城下。还行,损失不大,至少精锐武夫们大都回来。郑哥跑到城头数人头,李匡威死不死的他不在乎,在入城的人群中总算看到了骑在马上的郑大郎,这才是关注的重点。还好,惨是惨点,蓬头垢面,但不像是受伤的样子。郑哥一颗心算咽回肚子。夜间想去见郑大聊聊却未能如愿,将令各部谨守营盘,军民人等一律不许外出。

李节度住了两日,草草整顿败兵便返回幽州,临了还卷走城中许多牛羊。烧营夜遁,辎重全失,数万辅兵夫子损失一空,李大帅路上没饭吃啊。

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望着烟尘远去,郑哥心里莫名空寂,有股萧瑟?茫然?说不清的一种情绪。抬头看见刘守光趴在城头,也在望着远方,不知在想什么。悄悄上城,郑队头照着刘守光脑袋就一掌,“小刘!看甚呢。”好悬没把沉思中的刘二惊得跳城。

看是郑二,刘二强息了火,十分不屑地指着远去的大军道:“郑郎。你说,那就是咱卢龙节度使么。”郑哥手搭凉棚望望,道:“那不是李节度么?”再看看,没错啊。不待见是不待见,但这厮确实是卢龙之主不假。刘守光看老黑懵懵懂懂,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撇撇嘴道:“哼,志大才疏,去岁在成德便损失不小,年初亦在河东折些兵马。此次五万大军,回来几人?这么搞下去,卢龙这点家底就全败光了。”

看小刘愤慨,郑哥哈哈笑道:“败也不败你家当,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么。”去岁下半年卢龙救成德以及年初打河东,郑大都参与了,但是从来没跟郑二谈过,所以,知道李匡威那老杂毛败家,但究竟败成啥样,二哥就很无知。

刘守光跺跺脚,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这厮瞎折腾,送命可都是你我。郑郎,我等水里火里过来,你当晓得俺并非贪生怕死之徒。只是这么打,窝囊啊。哼,你道昨夜他跟阿爷怎么说来。”

“怎么说?”

“说好此次我军回幽州,换人来安边,昨夜可不提了。只道后面败兵再有回来者,要阿爷收拢了派回幽州。那我军怎办呐?这老狗拍屁股走了,河东军杀过来怎办。他惹祸,你我倒霉。郑郎,你不想就这此地傻呼呼地守下去罢。转眼三载啦。临走还将城里羊赶走五千,这算什么?”

二哥本来没啥感觉。他们这次跑得最快,居然到现在也无人追究,郑老板觉得挺好,根本都没想起换防这事。此时一提,郑队头想想对啊,这不出尔反尔么,李老狗不仗义啊。看郑哥脸也黑下来,刘守光扯扯他身上的破布条,道:“走都走了,这身破衣衫赶紧换了,没人看啦。真他么臭死了。”

叹气下城去也。

……

此后数日,陆续还有许多士卒败退回来。刘仁恭下令,将败兵带回的衣甲、马匹全部收拢,来人一律先在城外甄别,以防奸细入城。老弱么,大慈大悲的刘镇将下令给口粥喝就一律撵走,赶紧回幽州吃李节度去,城里可没余粮。精壮么,刘镇将狠狠心,挑出五千补充损失,其余也都赶走,回幽州去吧。

刘守光担心河东军打过来,并未变成现实。拿下云中不几日,独眼龙后院再次起火,陇西郡王不得不匆匆南下给惹祸精们擦屁股。如此,北边暂时太平。灰头土脸的李匡威李大帅忙着收拾镇中残局,刘将军则在安边抓紧经营。眼下独眼龙是走了,谁知道啥时候又来呢。赫连铎还躲在妫州窥伺,以独眼龙的脾性,能放过这厮么?

借机裁汰老弱补充了战损,给麾下各部补充扩编,刘镇将居然就收拢起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加上前前后后积攒的军资甲械,窝囊了多少年的刘将军,如今至少在卢龙镇内说一句“兵强马壮”是当得起了。但人马多了也不都是好事,麻烦随之而来。首先,是怎么喂饱这些嘴。城里有些李节度运来的粮食,只因没人手运走,全便宜了刘窟头。只是大头兵几千张嘴,坐吃山空非是长远之计,刘将军可不想哪天杀才们饿狠了杀自己下锅。

狠狠心,派骑兵进草原打草谷吧。此时也顾不得吃相了,管你大的小的,恭顺的叛逆的,先抢一把再说。左右胡儿就像老鼠,杀了一批还有一批,只要刘将军甲兵精利,怕个球。

刘守光再次勇挑重担为父分忧,伙了李崇文出点人,又找老爹借点兵马,拼凑出一千甲骑去做没本的买卖。真要感谢回鹘人的好习惯,养牛养羊还养马。草原资源有限,养马其实不如养牛羊实惠,牧民大多也就养些代步够用就成,一般都不愿多养。偏偏回鹘不同,就喜欢多蓄马匹做大事。当年回鹘汗国时,动不动便能拉出控弦几十万,没少给大唐添堵。汗国崩了,他们爱养马的好习惯却保存下来,抢不了大唐,抢枪邻居也好嘛,连带受其影响的东北两蕃也有这个好习惯。但毕竟没了大哥罩着,卢龙铁蹄之下,一盘散沙的牧民也只剩瑟瑟发抖的份儿,家当全便宜了刘将军。

不怕惹事的刘守光带队最远向北跑了上千里,室韦、奚人甚至秃头蛮的部落都烧了许多。此次他们人多路线熟,足足一千精骑带着两千跟风作案的辅军,那真是风卷黄沙,纵横塞北,给草原人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口,多年都不能愈合。

郑哥被留下配合李三练兵。新配的那批辅兵此次损失最大,刘大帅给豹子都补了几百人,就由李三郎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练新兵活动。老兵带新兵嘛,没啥说的。看新兵蛋子被操练得死去活来,老混蛋们笑得十分开怀,老子当年受的罪,你们一个也别想少了。不服?反抗?老军汉们有的是办法,立桩子,打板子,饿肚子,这是常规操作,闹狠了,直接砍脑袋高高挂在杆子上。

就问服不服,就问还有谁!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