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末做枭雄 > 第八十一章 举行冠礼!

第八十一章 举行冠礼!(2/2)

目录

因此上,杨鹤才给秦锋取了‘汉卿’这个表字,以此来时时提醒他,做一辈子的忠臣良将,千万不要误入歧途、危害天下。

“多谢总督大人赐字,卑职一定牢记心中!”平心而论,对于‘汉卿’这个表字,秦锋还是很喜欢的,绝对的高大上、有内涵、有档次!

可是让自己效仿北宋名将岳飞,那就要看是什么事了。

征战沙场,驱除鞑虏,没有问题。

严明军纪,爱护百姓,没有问题。

奉公廉洁,两袖清风,同样没有问题。

……

放弃北伐,交出兵权,任由奸臣、昏君诬陷至死,还连累家人流放岭南,部下相继惨死……这种傻事自己坚决不干。

秦锋的人生信条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谁敢让我死,我先叫他亡,那怕是皇帝老子也不例外!

何为汉卿?

汉者,泱泱华夏也,卿者,军中将帅也。

我秦锋,乃是华夏之卿,不是帝王之卿,更不会为了某个昏君、庸君,做愚忠之臣!

天下者,人人之天下也,你若守不住,那就换我来!

……

再说招抚的事。

一场精彩的阅兵式,将四十七位流寇首领吓得胆战心惊,再也不敢狮子大开口了,而是乖乖的返回去,带着手下人马接受了招抚,整个过程异常顺利,期间没有一个敢炸刺的。

总督杨鹤言而有信,给这四十七位流寇首领都封了散官,就是白拿俸禄、不用干活的官职,还赐了住宅、银两,让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

至于十万流寇,按照之前计划好的:一部分前往神木煤矿工作,包吃包住,还有银子赚;另一部分负责清理无定河的河道,开垦两岸荒地……全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虽然招抚了十万之众,可不愿接受招抚的流寇依旧众多,对这些冥顽不灵者,那就只能实行铁腕政策了!

如今蒙古人正在内讧、打的异常激烈,根本无力南下劫掠,趁此大好良机,总督杨鹤决定从榆林、宁夏、甘肃、固原四大军镇的驻军当中,抽调出四万精锐人马,交由老将军尤世威统一指挥,讨伐那些不肯接受招抚的流寇们,争取早日平定乱局!

决定下了,命令却没下,为何?

没有钱粮!

如今大明朝国力空虚,再加上朝廷上下蛀虫太多,以至于财政开支困难,军队拖欠粮饷的事情极为普遍,而西北边军的拖欠情况最为严重了。

就以榆林镇来说,从万历四十七年开始、到崇祯三年,军饷连连拖欠,一直就发不全。

经过计算,十二年时间,朝廷共计拖欠榆林镇军饷、高达一百五十三万八千余两白银。

榆林、宁夏、甘肃、固原四镇加起来,拖欠的军饷更是高达五百多万两。

领不到军饷,又吃不饱肚子,故而西北边军中逃亡的情况极为严重,而逃亡的边军们,很大一部分变成了流寇,四处攻城略地、烧杀抢夺,流寇大军的战斗力不断上升,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啪、啪……不够,差的太多了,没有钱粮,边军将士们难以效命,又如何剿灭流寇……唉!”

中午时分,总督府二堂中,杨鹤一边对照着账册,一边飞快的拨打算盘珠子,脸上则布满了愁云。

西北边军拖欠的军饷太多了,以至于士兵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士气低落至极!

现如今,要想调动大军出征,首先得给士兵们补发军饷,如此才能鼓舞士气,全都补上是不可能了,起码补充几个月的吧!

还有粮草、军械、战马都需要补充,而这些都要银子。

杨鹤计算过了,补充军饷、粮草、军械……全都折合下来,至少需要四十万两银子,如此才能调动大军、征讨流寇。

问题是,西北大旱,赤地千里,百姓们死走逃亡、十室九空,各州、府、县能征上来的赋税非常之少,就连维持官府的日常开销都很困难,更别说为数万大军提供粮饷了。

赋税征收不上来,只能向朝廷求援了。

最近这段时间,杨鹤连着上了十多封奏折,请求皇上和内阁重臣们能调拨一些钱粮过来,以便大军剿灭流寇之用。

而每次得到的批复都是:‘国库开支困难,着实难以调拨,至于剿灭流寇所需之粮饷,望三边总督府自行筹措!’

自己要是能筹措到粮饷,还会厚着脸皮多次向朝廷求援吗?

看着寄回来的奏折上的御笔朱批,杨鹤真是哭笑不得。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