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小说 > 大清兴衰录 > 第18章 扬州十日

第18章 扬州十日(2/2)

目录

所以袁崇焕当时赖以抗击清军的大炮反而成了清军攻城的有力武器,清军如虎添翼。

而反观南明,军队以步兵为主,由于江南一向比较安逸,自然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红衣大炮是没有的。至于从北方逃回来的军队,像火炮这样的东西,也是不方便带着逃跑的。

军事实力上来讲,基本上就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对船坚炮利的英军的差距。

所以史可法不得不承认: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

南明成立以来,就没有消停过,党争、三大案、左良玉清君侧。对此,史可法大概属于哀莫大于心死。

现在,一切都可以结束了。面对多铎的铁骑,守肯定是守不住的。

该做的我已经都尽力做了,国家已经没有救了,既然已经没有救了,就让我和这座城池共存亡吧!

平心而论,史可法在明末腐败、堕落的官场上是不可多得的廉吏,但确实不是一个能臣,也不太能经得起挫折,难得搞了一次北伐,搞出了个“高许之变”,信心就一下子全没了。这个人要放到现在,应该说是个比较温和的领导。这个领导人品没得说,但是到了战场上,基本上属于被人坑的类型。也不太能镇得住手下。

多铎兵临城下,殉国是需要勇气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勇气。所以史可法有两个部下想要投降,这个事情还被史可法知道了。临战退缩的,一般来说为了提升士气,是要被斩首的。

结果史可法很人性地把他们放了。

但是气节,和能力无关!

作为南明为数不多的比较正直的重臣,多尔衮和多铎也是十分欣赏的(要相信,是金子到哪里有人要)。多尔衮和多铎对史可法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多尔衮还特地写了封信给史可法,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给

他回了封《复多尔衮书》,内容很多,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不降。

多铎带领骑兵和步兵到了扬州城之后,鉴于扬州的城墙比较高,红衣大炮跑的慢,也不是先攻城,而是写了五封劝降信。

史可法连信封也不打开,就扔到了一边。

由于少年时期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被处死,多铎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所以4月24日红衣大炮一到,多铎就下令攻城。

史可法实在不是一个能打仗的人,对于扬州的防守也搞不出太好的方案。尽管如此,扬州城还是让多铎付出了进军江南以来最大的抵抗:一天。

是的,你没有看错,多铎打到现在遇到的最厉害的抵抗就是一天!这样的南明,如果不灭亡就没有天理了。

关于史可法的下落,后世有三个记载,一是自杀,二是被俘后英勇就义,三是在乱军中被杀。

不管是什么结局,史可法实现了他以身殉国的愿望。

生前,史可法曾经有遗愿,希望葬在梅花岭。死后,他的义子没有找到他的遗骸,于是扬州梅花岭筑了一个衣冠冢。

这种明显不符合西方人逻辑的行为,后世称之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几千年来,扬州这座城市都是烟花之地的象征,隋炀帝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烟花三月下扬州。

正是史可法,他使得扬州这座城市有了脊梁,让扬州这座城市拒绝了“后庭花”一类的脂粉气,有了可以反复吟咏的英雄诗篇的激昂韵脚。

史可法早已成为扬州历史的一部分。英雄遗风,山高水长。扬州人把对史可法的纪念刻印在他们的生活中。300年后,在梅花岭史公祠旁,诞生了前国家主席江ze民。史可法心忧天下的爱国热忱,深深感染了少年江ze民,他多次提到史可法的事迹强烈的激发了他作为扬州人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我们该对史可法做个怎么样的评价呢?

史可法,河南开封人,他是悲剧的,他不具有安抚天下的能力,在危难的时候没能够力挽狂澜,在很多事情上的表现甚至堪称无能。但是历史把他推到了需要力挽狂澜的位置,他不逃避,对于现状他是无奈的,绝望的,但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与扬州共存亡。在这个人人麻木的年代,史可法用他的气节,用他的人格,意图唤起中华民族精神,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的精神长存,以至于吟诵了一代又一代。

史可法,他是扬州风骨。

多铎占领了扬州之后,应该说对于史可法宁死不降,多铎是感到十分愤怒的:自己低身下气,结果史可法当他不存在。变态的人,最讨厌的是别人的蔑视。多铎的愤怒,后果是可怕的。因此他下令屠城。这就是著名的“扬州十日”。

据记载,从四月二十五日城破,天降大雨,延续一周。按照迷信的说法,这是老天爷对史可法,也是对扬州,洒的泪。

有关扬州屠城的记载随着满清入住中原之后被刻意掩盖,但是历史终究会记得清军的种种恶行!

250年后,被满清列为禁书禁止传播的《扬州十日记》被爱国人士在日本发现,带回中国。

“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

“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

“自四月二十五日起、至五月五日止,共十日;后之人,幸生太平之世、享无事之乐、不自修省、一味暴殄者,阅此,当警惕焉耳。”

扬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达到空间的八十万(“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后约计八十万余”)。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三百年后,松井石根在南京发动大屠杀,杀死平民30万。而三百年前的多铎,更是名副其实的“魔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对于野蛮的民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存在中间路线。

所幸,这场血的教训,300年后,当我们再一次面临野蛮民族入侵的时候,我们能够同仇敌忾,没有再犯和南明一样的错误。

本文由小说“”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人生扮演游戏 星痕之门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网游之双星传说 型月之我的命运图鉴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网游:我可太喜欢叠负面状态了 足球裁决天下 葫芦帮的传奇 现实网游:开局获得秒杀技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