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小说 > 大清兴衰录 > 第66章 叛变

第66章 叛变(2/2)

目录

你孙可望和李定国刘文秀闹矛盾,最多只能算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家最多也就是认为你比较自私。

但是,孙可望在个人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也不存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果断了为了一点心理上的不平衡,选择倒戈,这不是人民内部矛盾,这就是气节人品问题,在这么个时间节点尤其让人愤怒。

气节和人品问题,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孙可望之于南明,就如同汪精卫之于中华民国。

孙可望为南明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不容置疑。对于孙可望治理云贵的功绩,我饱含深情,因为他是南明这个时代第一个给人带来曙光的人。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的话,我也希望孙可望和李定国、郑成功一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哪怕在驱除鞑虏之后,他像朱元璋干掉韩林儿一样干掉朱由榔,登基为帝,我一样可以理解敬佩。朱由榔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人,他本来就不应该有好的结局。

但是,孙可望最终选择了一条不论让昨天、今天、明天的人都不能原谅的道路,而且是以南明第一臣的身份,做出了他这一生最为让人痛恨的选择。

可以说,正是他的这一选择,他就永远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正是爱之深,我才责之以切。选择要小心,投降需谨慎啊!

他也许有一点自己的苦衷,但其变节投敌充当叛徒的事实,却是任何民族史上所不齿不容之罪。

这条路是他自己选择的,对他这样的人,汉族无疑会抛弃他,可笑的是,他选择投靠的民族最终也是不会欢迎他的。

对于满清来说,他,也就是一条狗。他选择的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随着西南局势的平定,失去利用价值的孙可望也日益失宠,饱受打压和排挤。

终于到了1660年,孙可望在北京神秘死亡。清朝的说法是“病死”,真实的情况,大家都懂的。

100多年后,乾隆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给孙可望的家族做了最终的裁决: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职,嗣后不必承袭。

孙可望终于得到他应该得到的结局:南明中兴的英雄,遗臭万年的汉奸。

还是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孙可望加盟之后,顺治的确是如虎添翼。

顺治和洪承畴一改“以守为战”的既定政策,决定借着孙可望的“大礼包”,一举解决西南问题。

南明主要就是云南和贵州,这次顺治真的是动真格了,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拿了出来。

大清朝兵分三路,准备一举歼灭朱由榔。

北路——吴三国率领部队从陕西汉中出发,取道四川,进攻贵州。

东路——洪承畴主力会同固山额真罗托,从湘西出发,进攻贵州。

南路——固山额真赵布泰会同洪承畴麾下的张国柱,从广西出发,进攻贵州。

顺治的计划是,三路大军同时发动战略进攻,歼灭李定国的主力,让李定国顾此失彼,最后在贵州会师,然后。。。。。一起攻入云南,完!

顺治的计划基本上万无一失,成功率达到99%。不过为了进一步增加成功率,除了这三路大军,顺治又搞了个双保险:派信王多尼率领八旗兵南下,紧随三路大军。到了云南之后,由多尼统帅所有部队,一举灭亡南明。

尽管顺治上了双保险,又有孙可望的大礼包。但是毕竟南明还有军事天才李定国在,而且孙可望和李定国火拼的时候,实际上南明的损失并不大,大部分孙可望的部队都被朱由榔收归己有,真正战死沙场的还是比较少的。

粗略统计,保守估计,南明手下的部队还有20万:要知道,孙可望率领20万人马进攻李定国,最后才带了20人投降。孙可望一走,这些人马自然都归南明统领。加上李定国刘文秀自己的嫡系4万人马。实际上,还是有能力依托有利地形,和满清朝拼一拼的。

而清军所谓的三路大军,实际上加起来也就十来万人。就算有了双保险,从数量上,也就跟南明打了个平手。

而且清军还兵分三路,如果按照当年努尔哈赤的打法,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李定国一路路地把清军吃了,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清军声势虽大,但是如果南明战略得当,一举扭转乾坤也未可知啊!

不过结果是大跌眼镜,顺治的计划比理想中还要顺利,面对西南地区各种难走的路,三路大军仅用了两个月,就到达了贵阳。

关于清军为什么能这么快占领贵州,后世的历史学家们通常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孙可望:是孙可望这个大汉奸把所有的军事部署都告诉了满清。

栽赃,典型的栽赃!历史学家在这个事情上选择性集体失明。实际上,孙可望的确是发挥了一点点作用,但是最多就是个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给南明挖坑的,正是这个军事天才的李定国。

本文由小说“”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人生扮演游戏 星痕之门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网游之双星传说 型月之我的命运图鉴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网游:我可太喜欢叠负面状态了 足球裁决天下 葫芦帮的传奇 现实网游:开局获得秒杀技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