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小说 > 大清兴衰录 > 第69章 郑成功北伐2

第69章 郑成功北伐2(2/2)

目录

这哪像打仗,更像办春晚!郑成功不败就再无天理!

一个月之后,清朝派来使者表明愿意投降,郑成功高兴地不行:“北夷就是讲信义,比汉人强。”更加放松了警惕,带领部队准备轻松进城。

就在郑成功部队松懈的时候,城内清军则磨刀霍霍养精蓄锐。见郑成功到达城下,一声炮响,全部杀出城来。郑军一时没有防备,根本就没想到对方来这手,立刻混乱。

就算郑军不混乱也没戏,现在的局势是,17万水军vs15万骑步兵,作战地点是在陆地。

能赢才怪。

两军厮杀了半天,水鸭子军伤亡惨重,郑成功只好下令全军撤退,撤退沿途被八旗铁骑一顿狂砍,全军狼狈不堪的逃回厦门。不仅新攻占的地方回到了清军的手里,自己的17万部队只剩下不到5万。

郑成功这回亏大了,老本基本丢了三分之二,再也无力北伐。

胜券在握的郑成功打成了这幅鸟样,张煌言实在是很意外。更让张煌言郁闷的是,郑成功只顾逃命,连通知都不通知下自己,就把自己甩在上游。简直没有一点“职业道德”(和海盗讲职业道德,打了十几年仗的张煌言还是太天真啊!)。

张煌言孤军悬于芜湖一带,清军解除了南京的包围之后自然能够集中力量回过头来对付他。

什么,张煌言还招募了几万兵马?大哥,那群人,你强的时候他是你的兵,你快挂了,他不反过来踹你一脚就算烧高香了。

张煌言是个忠臣,所以清军向他招降的时候,他果断地拒绝了,并且率领全部人马,和清军在铜陵展开了水战,不过寡不敌众,逃跑的时候,被包围,全军覆没。

但张煌言不是个愚臣,在长期的战争中,他也很懂得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的道理。所以张煌言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果断隐姓埋名,潜行深山峡谷,历尽千难万险,从皖南奔入婺州,再转义乌、天台,到达宁海,走了2000多公里,竟然成功的脱险了。

郑成功的北伐,最终以郑成功、张煌言的成功脱险而告终。

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偶然的一次脱险实在挽回不了什么。此后张煌言为了重整旗鼓,顾不得身体衰弱,继续投入抗清大业中,无奈天下大势已定。

1664年3月,清廷调集重兵围攻张煌言,张煌言寡不敌众,不得不率残部退驻舟山的一个小岛上,由于叛徒的出卖,不久被捕。

张煌言被押到宁波的时候,清廷浙江提督摆开宴席,企图劝降张煌言。张煌言昂首拒绝:“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辜。今日之事,速死而已!”

十多天后,张煌言又被押解到杭州。几千名宁波父老闻讯,不顾清军的阻拦,赶往码头给张煌言送行。

船只经过钱塘江时,张煌言想起了被元朝军队押送到北方的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自己的一生,与文天祥是何等相似。张煌言触景生情,索来纸笔,写下了一首诗:“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春史传!”

张煌言被押送到杭州后,清廷再次展开诱降,允诺张煌言只要投降,就任用他为兵部尚书。张煌言不为所动,再次坚决拒绝。

清统治者见劝降不成,决定在杭州将张煌言处死。1664年农历9月初7这天,张煌言被押到了刑场。他昂首挺立,壮烈就义于刀下。

张煌言死后,尸体被弃于荒郊。张煌言的外甥在他人的帮助下,按张煌言生前“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坟一座无”的愿望,连着岳飞和于谦两座坟墓,将他安葬在杭州南屏山的荔枝峰下。

在南明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的地位比张煌言高,他们比张煌言的影响更大,然而在长达二十年的抗清斗争中,只有张煌言至始至终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历尽了艰难险阻,处处以大局为重,他最终在明末众多抗清英烈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最杰出代表,其刚烈正气,可与南宋末年的文天祥相媲美。

他的功绩,也许很难和岳飞、于谦相媲美,万里江山千钧担,纵观张煌言的一生,他本可以不必承担如此的重任。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属于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他的坚持、他的气节,给杭州西子湖增添了一抹独有的风采。

本文由小说“”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人生扮演游戏 星痕之门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网游之双星传说 型月之我的命运图鉴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网游:我可太喜欢叠负面状态了 足球裁决天下 葫芦帮的传奇 现实网游:开局获得秒杀技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