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小说 > 大清兴衰录 > 第38章 澎湖海战3

第38章 澎湖海战3(2/2)

目录

施琅的行为,是真正的破釜沉舟。

他认为,只要付出努力,终归会有成功的一天的。

这正是印证了一句话:运气是很重要的,但是往往越努力,运气越好。

而相比之下,刘国轩本来也是很有才能的郑军主帅,他在郑成功时代赶走了荷兰人,在三藩事件中,以少胜多,打得耿精忠丢盔弃甲。

他是一个军事家,但是,自从他卷入了冯锡范的政治斗争之后,他已经从一个军事家变成了一个阴谋家,虽然在那次政变中,他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一切,但是他也就失去了以往那种和将士同甘共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当一切功名利禄都可以通过某种捷径来获得的时候,他离失败就不远了。

刘国轩在这次决定命运的战役中刚愎自用,被动地寄希望于六月的台风,鬼使神差地多次错失良机,致使郑军惨败。

当刘国轩一开始听说施琅将于六月统兵攻澎湖时,竟然难以置信:“六月风波不测,施琅是惯熟海务者,岂敢故犯突然兴师乎?”而当施琅之舟师出现在澎湖时,又不以为意地对部下说:“当此六月时候,一旦风起,则彼何所容身?”而在澎湖海面初次交战小胜之后,又拒绝邱辉等人乘夜偷袭施琅舰队的建议,并说:“早晚风起,(清军水师)定不战而溃。”当二十二日施琅率领部队大举进攻的时候,刘国轩断言清军舰队将很快葬身鱼腹,谁知一声霹雳,吹散了海上风云,刘国轩仓促迎战,导致大败。

正是因为刘国轩深信六月台风必作,方才一再贻误战机,给了施琅从容整兵、审敌、部署的时间。

刘国轩成全了施琅的同时,也毁掉了郑氏家族在台湾二十年的基业。

清军的澎湖大捷,给刘国轩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恐惧,致使他认为天意归清,非人力所能抗拒,因而一下子由一个强力的主战派转而力主降清。

台湾三杰,陈永华当之无愧,而冯锡范和刘国轩的行为,他们实在应该对这个称号感到羞愧。

澎湖之战的胜利对于交战双方都有重大的影响。施琅向来将澎湖之于台湾的战略地位喻为人的“咽喉”、屋外的“藩篱”,占领澎湖犹如扼住台湾咽喉、破除台湾藩屏,澎湖一失,台湾门户大开,郑氏必败无疑。

如今清军已“扼其吭”、“据其藩”,夺得这一战略要冲,使清军在汪汪海洋中得到了立足之地,对台湾造成大兵压境之势,使其处于孤立之境,进退无据、战守两难。

施琅的战术,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天如果我们真的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话,澎湖列岛依然是第一选择。由于澎湖列岛距台最近处只有40公里,夺取该岛对台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战术威胁,犹如架在台湾脖子上的一把钢刀,既有利以后的登陆作战,也有利于政治劝降。

而郑军在澎湖海战的失利,极大地动摇了郑氏军心,郑氏家族多年来所依恃的波涛之险的优势瞬间荡然无存,郑氏也顿时成为精神上的漂泊者。

此时的台湾远悬海外,无处可退的劣势立即显现出来,这局面无疑加速了郑军内部的进一步分化。

针对台湾问题,熟悉形势的施琅早在《密陈专征疏》中就提出了正确的方针:攻取澎湖达到军事目的,然后采取政治攻势,“使其(台湾本岛)不战自溃”。

因此,占领了澎湖列岛之后,施琅并没有进一步进攻(一方面自己需要休整,另一方面,施琅也想减少伤亡)。

他也没有在澎湖大捷后被胜利冲昏头脑,这个时候,施琅决定暂缓进攻,采取攻心战术。施琅在澎湖禁止杀戮,张榜安民;发布《安抚输诚示》。

本文由小说“”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网游之双星传说 型月之我的命运图鉴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网游:我可太喜欢叠负面状态了 足球裁决天下 葫芦帮的传奇 现实网游:开局获得秒杀技能 樱花树下的剑 全民黑暗求生:我能刷熟练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