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晋乱 > 第15章 洛阳城曹爽受诛,朝堂上司马懿辞封。

第15章 洛阳城曹爽受诛,朝堂上司马懿辞封。(2/2)

目录

太极殿群臣见参与死谏曹爽兵退许昌讨伐司马懿的三人不仅仅没事,反而得到擢升,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皇帝曹芳话音刚落,只见刑部尚书出列:“臣有本要奏。”

“准奏。”

曹芳自然也答应。

“尚书陈泰也曾参与曹爽谋反,现押于大牢之中,臣奏请陛下,也应以曹爽同党之罪判为夷三族。恭请陛下准奏。”

“陛下,不可。”

未等皇帝曹芳说话,司马懿却是躬身出列,阻止刑部尚书之奏。

“尚书陈泰于洛水河边临危受命,却不顾个人安危不辱使命,不应当斩,不仅仅不斩,也应擢升。”

曹芳见司马懿如此讲,便看向刑部尚书:“且把陈泰带到大殿之上,朕当面审查。”

太监听闻曹芳如此说,即刻宣旨:“押尚书陈泰上殿。”

少倾,既把陈泰押进太极殿殿上。

太极殿上,只见陈泰虽身负五花大绑,但却是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只凭皇上处置!”

“如实禀来。”

天子曹芳即刻问询陈泰。

陈泰依然泰然,只把事情来龙去脉如实说个清楚。

“太傅,如此看来,陈泰所言皆无虚言,依太傅之见该当如何?”

天子曹芳又问询司马懿。

“陈泰不辱使命,乃忠义之士,应于擢升。”

“准。”

天子曹芳一个准,竟然惊到了陈泰:“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转瞬之间从阶下囚变成了忠义之士而竟得以擢升?既然如此,如此朝堂,还是远离的好。”

陈泰即刻跪倒:“启禀陛下,臣不愿京城为官。只想边关效命!”

“既然如此,太傅,不知应如何安置陈泰?”

天子曹芳又问询司马懿。

“现关中坐镇的征西将军乃是郭淮,既然陈尚书如此意决,臣奏请陛下任陈泰为雍州刺史,辅佐征西将军郭淮为妥。”

“准!”

天子又准了。

一时间,朝堂之上戏曲般的一幕看呆众位大臣:原来如此,司马懿不仅不赶尽杀绝,且要论功行赏,拉拢人心。

轰然一声,群臣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朝野上下,一片肃然。

既然朝野肃然,天子曹芳如何的不知趣?

即刻御批诏书,封赏司马懿:“太傅司马懿平复曹爽谋反有功,乃是朝廷栋梁,加封太傅司马懿为丞相,辅佐朕以安社稷,增封食邑颍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并前八县,邑二万户,奏事不名,以褒奖太傅。”

御批完毕,即刻传诏于司马懿。

司马懿看了天子御批诏书却只是平静的笑笑,顺手推于一旁。

“父亲,为何不受丞相之职?”

司马师不解:“出生入死,不正是为此吗?且受了丞相一职,便可保司马氏永不为鱼肉!”

“师儿也有糊涂的时候!”

司马懿在听到司马懿如此说时,便把笑脸收了:“师儿,目光何等的短浅!现在朝堂虽是肃然,然多少双眼睛盯着我们,如果受了丞相之职,岂不坐实我司马氏诛杀曹爽为谋朝权之实?遥想曹操当年,何等的威武,也不是循序渐进而至丞相位吗?即使不受丞相职,仍可行丞相事,要其实,不要其虚,此乃天子先祖所教。”

司马懿一番话,即刻提醒了司马师:“父亲,师儿明白,且让师儿为父亲代写回诏之疏。”

司马懿笑而点头。

司马师伏案提笔,一气呵成:“臣司马懿,受先帝托孤之恩,社稷安危之时挺身而出乃是懿职责所在。今曹爽生无君不臣之心谋反,欲图天子位,臣司马懿舍命诛杀逆贼曹爽,实为懿本分,也实是懿报先帝托孤之恩。丞相之职,关系国之命脉、社稷之安危,懿实不敢受。”

司马懿看完,不由赞叹,即刻送入皇宫天子案前,辞丞相之职。

天子曹芳见了,不觉心中一震:“司马懿只受封邑却不受丞相之职,是为辞让之辞。如此看来,还需再下诏。”

即刻又于案前御批诏书送于司马懿。

然,司马懿奏疏又到,又是辞丞相职。

曹芳又见司马懿辞丞相职,依然不放心,又御批诏书发于司马懿。

这次,天子曹芳觉得,三发御批诏书与司马懿,司马懿定然会受丞相职。

哪知,司马懿再次奏疏天子曹芳,三辞丞相职。

如此三番,曹芳知道,丞相之职,司马懿定不受封,方罢。

然司马懿三辞丞相职之事,朝野上下无有不知,皆言司马懿实为朝廷忠臣,无不赞叹!

司马懿越是如此,天子曹芳越觉过意不去,既然司马懿不受丞相之职,便就加封司马懿

九锡之礼,朝会不拜,以此彰显司马懿之功德。

然司马懿却是又辞加九锡之礼。

“臣,司马懿跪拜陛下:陛下加封臣司马懿九锡之礼甚重,懿之德能如何能承受的起?历数大魏以来,唯有先祖武皇帝文可治国、武能安邦,大功大德为汉室栋梁,方可受九锡之礼。然如先祖武皇帝者至今无有一人,臣懿亦更不敢与先祖武皇帝相提并论。臣,懿所做只为不负先帝之托,实无有先祖武皇帝大功大德,懿断不敢受。”

如此三番,司马懿又固辞九锡之礼。

天子曹芳见状,无奈只得应了司马懿,加封九锡之礼方罢。

司马懿固辞九锡之礼之事又是遍传朝野上下,群臣无不赞叹,不仅仅赞叹,自此,依附司马懿的大臣一时间不计其数。

自此,司马懿虽未受丞相之职、未受九锡之礼,然司马懿却是一时间权倾朝野,达到人生鼎峰,与司马懿争锋者已无一人!

然,即便如此,司马懿却是更加的谨慎,谦卑,对待天子恭敬如初。

此时的司马懿已年迈七十,司马懿为彰显无有反叛之心,便以年迈为由,逐步减少早朝奏事,慢慢也就不再上早朝了,只平静居于司马府中。

即便如此,天子曹芳依然让司马懿在洛阳城中建立宗庙,并设置左右长史,增加掾属、舍人的名额到满额的十人,并且每年还可以推荐其掾属一人担任御史,以及举秀才一人,增加司马懿的官骑兵到一百人,鼓吹手十四人。

自此,司马懿不仅仅权倾朝野,更是风光无限!

然,一场风暴却正在悄然袭来。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