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小说 > 纯物质世界 > 第37章 关于对本书理论的反馈意见整理1

第37章 关于对本书理论的反馈意见整理1(1/2)

目录

本书在网上发表也快有一个月,最近加我微信的人挺多,我也尽我所能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兴趣的人进行了深刻交流,听取和思考他们的看法。在此我便把这些意见疏通整理一下。

在所有加我微信的人里,我感觉只有一个人明确指出了我书里存在的一处错误点,那就是同卵双胞胎并非是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结合后形成,而是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构后,处于某种原因,分裂成两个完整的胚胎细胞。我大致想了想,同卵双胞胎确实应该是一个卵子和一个精子形成,因为同卵双胞胎一般都是同性个体,如果是一个卵子和两个精子结合形成,那同卵双胞胎出现异性个体的概率就会非常大。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不过貌似目前并不知道到底是哪种原因,才使受精卵可以分裂成两个完整的胚胎,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很感谢这位朋友对本书提出的宝贵意见!其他人指出我书里的“错误点”,我基本感觉没啥价值,这些“错误”很多是他们对这本作品理解的不够深刻,也许是我在表述上没有表达清楚。

我大致总结一下对我作品持完全反对意见的人群:第1种,根本不用看我写的内容,一看书名、或者目录、或者前两三章,立马判断这是“一部垃圾作品”,潜意识里他们会认为任何敢说前人的理论存在缺陷的人,都是不自量力,都是错了,在他们心中前人几乎是不可超越的存在,即使有错,那也不是我们现代人可以评判。这种思想写出来感觉很荒谬,但就是很多人的真实想法;第2种,一般一些年龄小的人会认为我的作品是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毫无创新点,这些知识几乎人尽皆知,写出来有什么用!一般一些青年人的会认为我都是在胡扯,什么“超感知物质”、什么“物质的自爆”、什么“多体人”,“你给我找找哪里有这些概念”?噢哦~我觉得应该把这两种人放在一起,让他们好好聊聊;第3种,他们认为唯独只能从数学角度解释物理学,其余一切的思考角度都是伪科学,都是扯淡,不论任何人怎么解释都不成立,“我不管人体有没有认知极限,反正就是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理,看不见的都不成立”,利用生物学角度探索和解释物理学——绝对是超级民科、超级妄想狂;第4种,一些人认为这是一本科普读物,写了那么多我个人的经历,废话连篇!还有一些人会认为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写得跟论文一样,谁会看,对于此意见我无言以对……

面对这部分强烈反对的人群,起初几天我还努力向他们解释,后来发现这样做太累,思想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说也白说!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点像鸡蛋里挑骨头,不吐槽就不爽,很多几乎是一种完全病态式的吐槽,一口断定全书都是错的!书里提到的部分观点还是初、高中课本里的基础知识,你就这么断定你以前学校学的基础知识全错?

不论一个人写的是什么,反正总有人觉得你全错,所以后来在面对完全持反对意见的人群,我也不再解释,解释就是浪费时间,你觉得全错那就全错好啦!人民币都有人天天吐槽它不好,何况我还远远不如人民币!我把精力主要放在与我的核心思维理念相同、部分理解存在分歧的人身上,在与他们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应该说我们各自都受益匪浅。

我跟许多不同兴趣的人交流过,面对科学,每个人的启蒙点各种相同,有化学、有数学、有哲学、有玄学等等,而我的启蒙点显而易见是生物学,这本书的整体思考基调也是在生物学的角度建立起来的。不同的启蒙点形成的思想,面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存在一定差异,比如神学的人认为我提出的“超感知物质”这种概念就是个狗屁,他们会把与之类似的内容看作是“神”的存在,“神”本身就是凡人无法理解的存在,何必多此一举提出超感知物质这种概念!而绝大多数跟我一样从生物学启蒙的人,会与我的想法产生很多共鸣,他们很容易注意到了“超感知物质”这一概念,讨论的话题多多少少是围绕着超感知物质,而超感知物质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形成“纯物质世界”整套理论的核心构件之一!总体来说对生物学有一定理解的人,比较容易理解此书的内容。下面我就总结一下各种质疑。

1、先从哪里开始呢?就先从本书的创作风格开始!

很多人很不理解一本科普类书为什么要放在小说网站上连载,这些网站根本就不是这本书该待的地,为什么不去科普专栏去发表?我只能说这些人的思想太简单,很多情况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当你写一本类似的作品尝试去发表就知道了。

在去年的11月中旬这本书就已经完成,不过那时属于纯论述性的风格,当我窝在家里满怀激情的写完后,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发表,放眼望去所有有点名气的网站没有哪个主打科普板块,基本都是玄幻、网游、穿越、爱情等风格,论述性的作品根本没有生存机会!那就分成不同篇幅写成论文投放到相关刊物看看吧,大致了解后就会发现,一些核心科普杂志基本就是为国家高层机构专设的,一般人想有机会得到这些编辑的认可,那跟中彩票一等奖差不多,而其它上中下等级的刊物,基本都被中介商包场,差不多稍微修改一下论文内容,交钱就能刊登,就看你交多少而已,少则几百几千,多则上万。因为中介一般跟各刊物编辑关系密切,所以具有很大优势,在他们的排挤下,一般人直接向刊物投稿,被录用的机会很低。就算有幸被好点的期刊编辑录用了,你还是需要为自己的论文交版面费,只是比中介商稍微少一点点。我的理论分成论文一篇篇发表出去,少说也要自己掏腰包花好几万元!

别人掏钱发表论文是为了提升学历、工作评职称用,花有所值!我作为一个辞职后一心跟随兴趣爱好不断摸索的无业游民,那些职称、学历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的作品并不适合走论文路线,我没那么多钱砸进去。也没有砸钱的必要,如果我的理论有价值,适当花钱宣传一下自然会传播出去,如果没有价值,大量砸钱照样歇菜,中国的水货论文每年死一大片。

最终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我才把《纯物质世界》在内容上进行了重新编排,加入了一些个人感性化处理,把我的思考过程和部分人生经历整合进去,整体基调改成小说风格。用小说风格写科普类文章,优点是会更生动,可以调动读者的情绪,把不太连贯的章节串联在一起,读起来更顺溜,让一些不关注科学的人对科学产生兴趣,也凑活可以在娱乐小说的汪洋大海内勉强被人发掘,缺点是这种风格会让一些读者会觉得作者刻意渲染气氛,思想随性,自大妄为,理论不够严谨,一派幻想等等。

可以说我的选择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可以说这是目前状况下最适合我发展的方式!

2、应该说说书的推广。

我并不觉得我是个怀才不遇的人,首先我感觉我自己没有异常突兀的才气,其次我不想当什么千里马,等着伯乐看上我,没伯乐只好等死,我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生物。中国大环境不适合这本书的发展,那就想办法用我自己的方式推广自己的想法。

其实看得懂全书的人,应该懂我写这本书的用意,这本书只是埋下了一颗种子……虽然书的前面很大程度上跟物理学有关,但物理学根本不是我的强项和兴趣中心,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生物学。引入物理学是因为它是构建起“纯物质世界”理论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借助“纯物质世界”这套指导思路,我想要做的是改变人的寿命。

从纯物质世界的理论来说,有关于人的一切的一切都属于物质,那么扭转物质的排列,肯定可以突破人类目前的生命极限,把生命长度增加到一种一般人不敢想象的地步。这是一项极度繁琐艰巨的工程,对此,我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单枪匹马根本不可能实现,它需要许多不同领域、不同能力、不同风格的人相互协作也有可能完成。地球上肯定有人在做类似的工作,但以“纯物质世界”这样一套统一理念为核心指导的应该还未出现,以目前的主流思想来评定,我的理念纯属扯淡,没多少人会认为世界纯粹由物质构成!我埋下这颗种子,把整体框架搭架出来,也是为了吸引跟我理念相似或相同的人出现……

我去游戏公司学习网络推广经验,在我将推广经验应用在这本书的这段时间内,QQ群、微博、聊天部落、贴吧、相关网站、新闻留言等等方式用了个遍,乱七八糟的账号我自己都不知道注册了多少个,然后又被封了多少个,后来绝大多数推广是请别人刷的,我顾不上,还要创作别的小说。在推广上我花了不少心思才有现在的一些成果,不然这种书应该不可能被人知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人生扮演游戏 星痕之门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网游之双星传说 型月之我的命运图鉴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网游:我可太喜欢叠负面状态了 足球裁决天下 葫芦帮的传奇 现实网游:开局获得秒杀技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