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平原大时代 > 第16章 兵败如山倒

第16章 兵败如山倒(2/2)

目录

夜幕降临时,他看着希同福吃过了饭,精神也不错,便递给他一沓纸,“好好写你的揭发信,只要你有重大立功,我亲自给你申请减刑!”

“哎,哎!好,我写,我认真写!”

希同福要检举揭发的人,正是高强!妈的,不是你教唆我杀汪建民,我希同福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对不起了高强,我要拿你当个垫背的,换个缓刑啦!

希同福在奋笔疾书。

吕白跟同事换了班,拖着一身疲惫往宿舍赶,隐约间听见身后有脚步声,转过身来看,大院里除了树影婆娑,连个人影都没有,可能是自己真累出错觉来了。强打着精神摸到宿舍倒头就睡。

仿佛刚进入梦乡,吕白就被人猛的从梦中叫醒。

“醒醒,醒醒!吕组长,希同福出事了!”

吕白一个激灵,翻身从床上跃起,“怎么了?”

“希同福死了!”

“啊?”吕白一个激灵,自杀?他杀?

不管什么杀,他吕白的事大了!

吕白慌慌张张跑下楼朝素描楼跑去。

不光希同福死了,当夜值班的同事也被人割了喉。

皖城整个公安和纪检监察系统都被调动起来,皖省的政法委书记大发雷霆,定下调子,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不然他就得引咎辞职了!

金陵的天愈发的热起来,经过烈阳炙烤过的路面怎么也得五六十度的温度。这里的人们习惯无事不出门。

宗旭躲在地下室里欣赏于洋那些收藏。

一件蛋壳黑陶高脚杯最让他着迷,这件高柄杯高19.8厘米,柄呈束腰竹节形,杯口径12.8厘米,呈浅盘形,器口较大而稍浅,杯身上部较直而稍浅,下部收缩呈尖底而较深,垂直入柄内,胎厚约1毫米,通体散发着神秘的黝黑。

宗旭抚摸着高脚杯,这是最着名的九夷文化的代表器物蛋壳黑陶啊,用的就是老家西原上特有的青姜土烧造成的,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

黑陶是祭祀用的礼器,那时侯咱们的先人就使用了世界上第一台机床转轮来加工这种神秘的蛋壳薄陶了,你看最薄部位在盘口部分,薄至0.2毫米。

咱们的老祖宗费尽心思把蛋壳陶制作的如此薄呢?

有传说,在远古时期淮海原地处沿海,海啸大水灾和地震经常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造成巨大的灾难,人类无法躲避的自然灾害面前,鸟类却能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人们就渴望自己虽不能象太阳神鸟那样永恒负日飞在上天,但如能象普通鸟儿那样一跃而起也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所以先人制作祭祀礼器的时候,特意将这高脚杯作成一只从地面一跃而起的乌鸟形状,杯口的饱满弯曲状是鸟儿乘风欲起的翅膀,杯下缘的曲线杯身部分就是乌鸟紧绷肌肉驱动翅膀的身体,至于那修长的杯柄你可以很自然的想到鸟儿离地一刹那蹬直的腿。

为了追求那梦寐以求的轻盈,先人们将那杯壁造的匪夷所思的薄,意图通过祭祀神奇沟通神灵,渴望神灵赐予他们飞翔的能力。

这是艺术、想象和技术最完美的融合才能制作出来的神器。咱们的老祖宗绝非你想象中的原始人形象,就是放在当下他们也是创造力非凡的一群人。”

兴邦下班回家,看见儿子在鉴赏文物,笑到,“你喝了那么多洋墨水,我总担心你把我们骨子里的东西稀释了。现在你总算补上这一课了。”

宗旭起身用电水壶烧了壶水,泡起了云冠热茶,递给父亲,爷俩难得坐一起喝茶。

犹豫了好久,兴邦才说到,“希同福死了!”

“我早就给你们说过,高叔是一个狠人!”

“所有的线索都断了。只是现在还弄不明白,他是怎么知道希同福关在皖师美院的?这个连我们几个常委们都不知道的。他高强又派何人刺杀?”

“当然是死士,《三略》里讲,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高叔埝熟兵法啊,刺激!”

“刺激个鬼,我在担心你的安全,谁知道他会对谁下手,见鬼杀鬼,见佛杀佛。”

“没事,爸爸,钱芳芳有个保镖,我们在一起会很安全。”

“你俩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我们还没玩够呢,没心情结这费神费力的婚,即使结了,说不定也就是扯一张结婚证的事,酒席不办。”

“我和你妈妈无所谓,你爷爷奶奶那边你自己搞定。”

“哎呀,妈呀。”宗旭开始挠头。

“华融银行的股东会下个星期在华融岛举行,我觉得高强会歇斯底里,你一定要小心,哪都不要去,待在家里最安全。”

“那不行,高叔拿了于洋伯伯的钱去买华融银行的股份,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我管理下的基金的钱,我必须要追回来。”

“你不要给我添乱,公安厅会介入的。”

“你们打你们的,我打我的。我和芳芳已经在二级市场上吸收了不少华融股票,去那个华融岛的门票,我们是有了。”

兴邦根本不想儿子掺和进来,谁知道这小子是个愣头青,拦不住,只好去给李斯打电话,把安保工作做到位。

李斯满口答应。“书记放心,我们这个岛跟军事基地一样,钟司令已经派驻了一个连永久驻军。我再给他联系联系,友情赞助一下给我们搞搞安防。”

“那就好,一定要细!”

看见宗旭舒服的窝在沙发里看书,顺口说了一句,“刚才忘了问你了,你啥时回泇水看你爷爷奶奶去?”

“再说吧,至少得瞒过我们把钱收回来。”

“那得猴年马月?”

“慢慢来嘛,咋的爸,你想衣锦还乡啊?”

“哈哈哈,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我倒是想回,可是我没那个实力,靠你啦!”

谁人不想衣锦还乡?

华夏人的血脉里蕴藏着光宗耀族的基因,这基因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胎带的秉性使人做出强烈富贵归乡的使然,其实并不是自我陶醉那麽简单的自私,也不是为在人前炫耀成功这般粗糙的肤浅,这是这个民族不停进化前进的源动力啊,同时也是中华文化长流不息永不断源的主要因素。

这么说起来,衣锦还乡是一件荣尚的事,一个人没有大成功是没资格去做的。因为这是一种双向的馈赠。故土给衣锦还乡的人最荣耀的精神褒奖,成功人士也要反哺故土,大多的都会拿出善款做些平日里乡邻无力做的事,铺路架桥,捐资建学,抚孤老育残幼,能力甚强者更进一步置办些能扶植一方乡土富裕的产业。

兴邦想起来了儿时的记忆,那时真穷啊,吃了上顿没下顿,浑身衣不遮体。但也有穷乐和的时候,在麦黄前泇水两岸捉过的满黄肥蟹,在河里沙石疙瘩缝隙里摸到的大青虾。

哪像现在,天天苦逼哈哈没日没夜的工作,还要防着高强之类的人下黑手,斗来斗去,把仅有的生活情趣都消耗尽了,没点乐趣。

哎,好久没回泇水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