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26章 好奴才

第26章 好奴才(2/2)

目录

“沈公啊,果真万分火急?”一个面白无须,年轻力壮的太监大踏步进入。来人正是宣府镇守太监王坤,他在后面的永历皇帝时还会露面的。

沈棨赶紧作揖行礼“王公公,建奴要来了啊”,沈棨拿着信的手都在颤抖。这就是主政一方而且是边疆的大明大臣。

王坤转过来赶紧看了一下,上面写到:天聪六年初一,金国汗致书沙河堡各官,我北征察哈尔,追一月十一日……以待我往征黄河岸军……”

王坤的手也不禁发抖“沈大人的意思呢”,皮球又回到了沈棨的脚下。

沈棨很有一个当足球前锋的潜质“王公公身为内臣,代表圣上监督万事,您的态度自然也代表着陛下的态度。如今千里请示肯定是来不及了,还请公公早作决断,我等定然决然执行。”

“非也非也,沈大人是一方大员,这样的事自然需要你来处理”

来来回回,推来推去。

可是这样也不是个事,事情眼看迫在眉睫了,大明夜不收已经探报,后金前锋已经到达长城脚下了,让驻军全部戒严了,是该早作打算了。

王坤看着也没别人,便试探性的说道“建奴无非好财货,那就给他,以换得百姓平安,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沈棨咬咬牙道“就怕是胃口太大,交不了差。军情紧急,要不本官先派人上报,但是也得同时派人过去交恰”。

王坤郑重的点头称是。

当晚,奉沈棨之命出使后金的一个家丁把信件交到了范文程的手上。与此同时,镇守太监王坤秉持着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进行到底的作风,派心腹给紫禁城的崇祯皇帝上了一个密折,把自己的责任摆脱的一干二净,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悲情苦劝,然而始终打动不了固执的沈巡抚,不得不冒死密奏。

范文程接到信件后,当即给皇太极念道“……大金大兵征讨察哈尔,正是顺天应时之举,然我为中立,当无连通之理……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守臣不忍见生灵涂炭,愿意毁家纾难,以上报国恩,下安黎民……天朝有明令禁止,不得妄通大金,违者严惩不贷……然为将喀喇沁各部引为外援,可以适当酌情……望贵方明鉴”

皇太极听得稀里糊涂,但是仍然忍着不作声。倒是旁边的后金大臣们哗声一片,毕竟很多真满洲都是文盲,有少数的连汉话都听不懂,指望他们能听懂这样又臭又长、百绕千回的文章,真的是太难为他们了。

范文程赶紧对皇太极解释道“这是宣府巡抚沈棨已经决定愿意出资息事宁人,只是碍于朝廷明文规定,他不愿意承担风险,文中意思是他不能直接给大金,但是可以给喀喇沁等漠南部落啊……”

“哈哈”大家笑声一片“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喀喇沁跟我们一起的,给谁不是一样”“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后金君臣对于这个巡抚的鄙视那是发自内心的。

范文程接着说“这个沈巡抚说的冠冕堂皇,当然他肯定不会毁家纾难的,这笔钱肯定还得有人付出,谁来出?谁愿意?这对于咱们来又是一次机会。奴才不才,恳请出使宣府,愿意全力促成此事,同时如果顺利能够开辟一条新的商路出来也未可知。”范文程是懂得富贵险中求的道理的。

别看皇太极表面上尊重这些汉人谋士,其实本质上他还是认为他们都是一个工具而已,假惺惺的表示不愿意使重臣处于危险之中,但是耐不过范文程坚持,终于同意了。于是范文程开始了他的山西之行。

三日后,约上万喀喇沁等部落民众拉着大车小车来到了张家口外,宣府当地也如约“赏赐”了一些物件,名义上的物品有:

蟒缎二百一、补子缎五百七十五、红缎二千二百二十、倭缎六十四;褐子十二、虎皮六十、豹皮九、狐狸皮四百六十、水獭皮四千四百七十三……以上共计缎四千三百八十五、佛头青布及布二千四百三十、褐子十二、水獭皮四千七百九。狐狸皮四百九十五、虎皮七十、豹皮九、毛毯二百七、红毡五十。

表面上,宣府官方并没有粮草等军用物资流出,但是实际情况是喀喇沁人拿着这些物品,又在张家口内大肆换购粮草物资。

不敢说完全强买强卖,却是近乎于巧取豪夺。

合着原来拿我的东西赏赐外人,外人再拿着赏赐东西找我换粮草物资,我还得陪着笑脸、不得涨价、心甘情愿的换给人家?

去哪里说理去?可这就真实发生了。使得张家口商人损失惨重,尤其是晋商,这个却也是事实情况,不得不提一下。

沈棨则是不知不觉动了别人的蛋糕了,将来的代价是巨大的。

张家口储存的粮草物资几乎为之一空,正是有了这笔大额的物资供应,皇太极得以士饱马腾,遂分兵三路穷追林丹汗41天,消灭了林丹汗手下大量的有生力量。

后来图赖追寻到林丹汗的下落,但是皇太极得知林丹汗已南渡黄河而去,再追下去,并不划算。遂决定停止追击,班师回朝。路途中收拢了林丹汗所遗部众数万人,大大增强了后金的实力。察哈尔草原一时之间顿时为之一空。后来听命于后金的的喀喇沁、敖汉等部落逐步西迁,才使得这一块重新焕发生气。

两年后,也算是一代枭雄的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因天花去世,他的儿子额泽带着传国玉玺投降了后金。真正的虎父犬子。

从此以后,后金大兵来往于大同、宣府,如逛自家后院,加上东江的逐渐废弃最后导致失守,大明彻底丧失了主动性,在必将灭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回天乏术。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王坤后来经过波折跟了永历,继续霍霍南明。

沈棨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可是实际情况都被锦衣卫获知的一清二楚,更关键的是,晋商发动了他们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京中的弹劾铺天盖地,掩盖不住了。

崇祯五年的七月的某天,还在午睡的沈棨,被套上枷锁,沈棨大怒“何人行凶?”。

得到的答复是令无数大明人颤抖的回答“锦衣卫办案,闲着躲开”。

沈棨的一应家奴立刻散去。沈棨还在拼命挣扎“你们是不是搞错了,你们不得冤枉好人呐”!

注1: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是:天聪六年五月十九日,汗曰:“军中粮尽,可以打猎。”遂令行围,杀黄羊万余,其肉按旗甲兵数分给。汗射两次,一失贯二黄羊。汗共射死黄羊五十八。是晚,次豁罗衮布拉克地方。是日,天气炎热,无水,人亦晕倒。没有粮草,皇太极亲自参与打猎,无粮无水,由此可见当时后金大军的补给情形。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