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29章 滞留

第29章 滞留(2/2)

目录

陈新薄摆摆手,问道:怎么?你这个小鬼也见过沈廷扬?

张鹿安哪里见过沈廷扬,只是对于崇明沈廷扬这个名字却如雷灌耳。

沈廷扬家族豪富,有沙田千顷,但是人家并不欺凌佃农,反而乐善好施,故蓄养数百人人乐意效劳的死士。崇祯二年六月,崇明风潮大作,七八月复作,溺死民众甚多,沈廷扬时为国子监生,捐助四千余金,在崇明堡城关帝庙设厂施粥,赈济灾民。崇祯八年,捐资授武英殿中书舍人。后来见到国家多难,毅然毁家纾难,将家庭财产变卖,换成物资送往辽西战场,大大缓解了时任督师洪承畴的压力,加上洪承畴年长一岁,两人因此相交莫逆。但是后来洪承畴认贼作父,沈廷扬却带领全族老少抗清到底,直到遇到飓风船只不得不靠岸后。沈廷扬觉得是天意导致,故而对前途灰心丧气,失去了重新再来的勇气。面对蜂拥而来的清兵,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洪承畴一开始不愿意杀他,借口听说沈廷扬已经出家当和尚去了,说他是假冒的。可是他却视死如归,拒绝了洪承畴的好意,洪承畴叹道:钟鼎山林,各有天性,不可强也。随后命令手下把沈廷扬押到淮清桥下斩首。

张鹿安当时看到这位地主阶级的另类传记的时候,敬佩不已,因此多加留意。

但是此时却不能承认。

张鹿安连忙说道:“没有见过,但是我突然记得曾经听身边有人提过,崇祯二年崇明生员沈廷扬捐资救助老百姓活民无数的故事,因此记下来了。”

“哦,原来如此。你去通知其他人,我们明天要离开这里了,去宁海州,顺利的话,咱们就可以从海路离开登莱了”陈新薄也并未多想,只是吩咐张鹿安去通知其他人。

张鹿安赶忙答应,快步走出去了。脚伤确实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边走边想,沈廷扬也许将是自己穿越以后见到的第一个大拿啊,自己无论如何也要跟着过去看看,这个明末的民族英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毕竟此时的沈廷扬应该还算是白身一个,捐贡得到的监生还不能算科举功名吧。他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腐儒气息。

由于陈利昭坚决要求随父去宁海,张鹿安一时没有了文化课老师。

闲来无事,张可道和张鹿安坐在台阶上,看着下方的丘无极对着阴六和张捡进行魔鬼式训练。两人的鬼哭狼嚎的叫声,就可以看出来强度很大。看的张鹿安一阵牙酸。

张可道好像看出来一样:以后你的伤彻底好透了,你也得这样练。练好了身手,才能保护自己。

“爹,这天下如果大乱,只是练好了身手又有何用呢?功夫再高一砖撂倒,身手再好一铳毙命……”

“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谬论,练好了功夫,哪怕是强身健体也是好的。你的大伯父当初拼命搏杀,为的就是天下太平,让老百姓有好日过。这个世界哪怕再难,也总会有更多的人在前赴后继。你现在最重要的是练好本领,多读书,读好书。你们兄弟俩有朝一日若均能登科高中,为父我睡觉都能笑醒”。

“可是爹,我们家也不是书香世家啊,我们是商人,好像商人的子弟不能够参加科考吧……”

“谁说的?我们是官宦之家。我们族中有大官,文臣武将均有”

“比如呢?”

“这你就先别管了,还不是你应该知道的时候”张可道很明显不想回答,这在张鹿安看来多少有点故弄玄虚。

“爹,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大伯父是军人,身在登莱情有可原,您和陈伯父为何会在这里呢?我们家是商人,主要是做什么的?陈伯父又具体是做什么的?”

“你个小鬼头,年纪轻轻的怎么对做生意这么感兴趣?还是凡事都想弄个明白?”

“爹,您老是说生意,可是我的记忆里很少见到有什么货物之类的,难道咱们家做的是人口生意?”

“啪”,张可道轻拍了一下张鹿安的后脑勺,“又胡扯什么。罢了,你既然想知道,跟你说说也罢。我们家确实是做生意的不假,但是眼下的大明大家都是抱团经营或者有所依赖。而我们家很大一部分的依赖就是你大伯父。之前为父接到你大伯父传来的消息,他被朝廷调往南直隶,升任右都督,佥书应天左府兼督池河和浦口二军。让吾拜见一些故旧和孙抚台,以便于后来在他走后能有依靠。只是后来遇到叛军叛乱才未能成行。至于你陈伯父,因为路上并不太平,是准备让他随同保护家眷的。”

“那咱们家主要做什么生意呢?为何一定要来登莱?大明毕竟那么大,江南那么富裕,为何不去南直隶和浙江呢?”

“咱们家做的是军需生意。刀剑长矛、粮食、衣帽、皮靴、鞍辔、食盐、茶叶、黑油等。虽然朝廷工部有营造枪炮军械,但是质量堪忧,你大伯父在海南平乱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由自己人供货,一来可以赚点差价辛苦钱,二来也能保证质量。时间久了,我们也跟东江镇做生意,只是东江好耍赖,欠款收回比较难,还得上峰领导打好招呼,这就是你大伯父当初为何让为父过来打好关系的原因。”

“您说的黑油就是石油吧,大宋沈括写的《梦溪笔谈》就已经有提及和描述了。咱们家主要在哪里找石油呢?”

“这是你什么时候听到的?”张可道感觉不可思议。“没错,黑油就是石油,吾与你陈伯父就是从陕西肤施县将黑油运回的,再卖给河南、东江等地,用作守城之用”

“产量多么?”

“那都是地底自然冒出,想必是取之不竭吧。只是点燃后烧起来特别难闻,大家不太爱用。”

很明显张可道对石油并不了解。张鹿安作为穿越者那是知道石油的巨大作用的,不光是动力能源,还可以提炼沥青做建筑材料,如果能够提纯出汽油,那还将是强大的助燃武器。虽然以现有的科学技术,还难以立刻实现。可是此时的大明还不是愚昧落后的清末,士大夫如徐光启、李中藻、毕懋康、宋应星、王宣和更年轻的方以智等人都是杰出的科学家,也许有机缘巧合,能够提前研究出来一些东西出来呢?

“爹,这个石油可是宝物,咱们应该大量囤点,现在国朝艰难,战争频繁,运到辽西去,那里可是前线,常年打仗,需求量一定很大。”

“傻孩子,辽西那是关宁的地盘,外人是根本插不进去的。”

“爹,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中有明确记载,石油并不是取之不尽的,一个地方总有用完的那一天,我们可以多囤积一点,到时候产地没有油了,晋商也好,关宁也罢,都得找我们购买。”

“那用什么来装那么多呢?而且肤施那边虽然源源不断涌出,但是产量并不高。山西那边更近,路程更短,成本更低。现在我们是用抛釉后的陶罐装油,口子处再包布封泥,可是仍然损耗比较大。这个生意不赚钱的,如果不是东江那边特别提到,我们都不愿意去做的”。

张鹿安自以为发现的这个商机就这样中断了。

“好了不说了,休息一下准备用膳,今晚早点睡,明天一大早还得赶路去宁海”。

注1:明末福山县在今山东烟台。

注2:明末登莱宁海州州治在今山东牟平。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