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36章 偶遇

第36章 偶遇(2/2)

目录

胡壑道“非也,萍水相逢,但见饥疲,顺手相助尔”

张鹿安此时颇为震惊,根据既往所学,此时又是栖霞,难道此人就是明末名噪一时发动于七起义、后面又自创螳螂拳的一代宗师本尊?那么他的师傅,岂不是也是武术名家?

就在那一刹那,张鹿安做好了决定,赶紧顺杆去爬,立刻跪下拜见胡壑“晚辈仰慕胡前辈久已,愿为阶下洒扫弟子,还请前辈能够收晚辈为徒”。

胡壑笑道“你倒是颇能顺杆爬,你我刚相识几个时辰,何来仰慕许久之说?莫不是诳人?真是小滑头”

张鹿安却一本正经道“敢问来者可是于七,于孟熹”

于七此时正值25岁,两年前刚中了武举人,见到此少年直接称呼名讳,隐隐有一丝不快。只是点头称是“怎的,你这小鬼头也听过本人名讳?”

“那就是了”张鹿安自忖。也不管于七,而是继续向胡壑叩首道“前辈明鉴,前辈如是低调为人,晚辈之前实是未知,但是倒是清楚于七、于六拜师胡师,练得一身好武功。专事锄强扶弱,行侠仗义,这登莱一郡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既如此,那你应该参拜我的徒儿于七,干嘛要拜老汉”

“前辈明鉴,晚辈认为您能教出如此优秀的徒弟出来,想必您更胜一筹。而且于大哥的某些做法,请恕晚辈未敢苟同,因此晚辈斗胆,恳请您老人家能够破例,收下徒儿”。

胡壑还是笑着并未应声。于七倒是微怒道“咱家做事自有分寸,不知你这个小鬼头认为哪里不合道理”

张鹿安看着于七从人肩上扛的米粮和手里拎着的鱼肉和酒缸,咽了口水,接口道“于大哥,您四位傍黑而来,想必还未曾吃饭吧,就让在下给您几位做个饭吃,咱们边吃边聊”

“君子远庖厨,你这么大了还没有入庠?”一个从人道。

古人称学校为庠,入学即入庠。

张鹿安笑着道“孟圣有云:君子远庖厨。并不是教人不要下厨房,本意是对于有血气的东西你都不要去杀它,推崇的是不忍之心,不要造过多杀孽。未请教几位名讳?”

于七无奈看着胡壑,胡壑笑着摆下手。于七只好介绍道“这位是我的族兄于六,这两位是我的好友李和尚李应详,地煞虎曹良臣是也”。

张鹿安赶紧一一躬身见过,随后从他们手里接过菜肴,喊着阴六一起进入厨房。

于六自作主张跟着一起进入了厨房。

于七则和三人再次见过了胡师傅,几人在一起畅聊起来。

于六但见张鹿安一顿操作,阴六传火,张鹿安安排于六帮着一起洗菜刨鱼,于六也照做了。毕竟缺少材料,张鹿安只能照着现有的食材做。

张鹿安先把难熟的菜放锅里煮,再炒菜,最后做汤。这样的话,不至于耽误时间,时间分配合理,不到一个时辰,七菜一汤做好了(韭菜鸡蛋、蒜泥黄瓜、油焖大肉、红烧鱼、蒸茄子、手把羊肉、猪肉白菜炖粉条和鲜鱼汤)。

当三人把饭菜端上来时候,胡壑不住的点头称是。

于七素来豪爽大气,之前稍许不快早就抛之脑后。众人纷纷夹菜品尝,大叫好吃,比很多饭馆里做的都好吃。众人因而对张鹿安的感观在变好。

众人纷纷端起酒杯致敬胡壑,张鹿安装着微怒的样子“怎么,就允许你们喝酒,我俩就不能喝酒吃肉吗?”

于六解释道“你们俩身体还没有长成,喝酒伤身,不利于长身体”

张鹿安道“平时我等是不饮酒的,但是这不是遇到了诸位了吗?酒逢知己千杯少,如何能够少的了酒这个媒介”

于七大笑,“好好好,给他喝”。于六无奈,给张鹿安和阴六分别倒了半碗,张鹿安也没有说什么,拉着阴六站起身来,朝着胡壑致敬道“胡前辈,感谢您的收留和帮助,又让我等见识到了这登州的英雄豪杰们,晚辈不慎感激,这第一碗酒敬您”说罢一仰而尽。阴六学着张鹿安的样子喝了。

张鹿安觉着这酒就跟后世那种米酒一样,酒精含量太低了,他喝过后一点事也没有,还感觉微微有些甜。可是阴六就不同了,摇晃了两下竟然倒下了。

旁边的于六赶忙接住,并把阴六给扶到床上歇息。

张鹿安张口道“真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想我那伴当也是重情之人啊。来来来,麻烦于六大哥再给小弟倒上一碗”

于六无奈,只能再次搬起酒缸加了半碗。

张鹿安又端起来,继续厚着脸皮朝着胡壑道“前辈明鉴,晚辈真心求学,希望能够收下徒儿”。

于六、于七等人纷纷看着胡壑。

胡壑却摆摆手道“老汉看汝非寻常之人,但是老汉一年前就已经罢馆停止授徒了,老了,再授徒就是沽名钓誉,误人子弟了”

张鹿安还是坚持,胡壑无奈,只能道“你如果真的想学,倒是不必在意那个什么师徒名分,有空的时候过来,老汉倒是可以舔着脸,传授一二护身本领,也好过强身健体而已”。

张鹿安顿时大喜,赶紧下跪拜谢“弟子拜谢师傅!在下见过于六师兄、于七师兄,见过李、曹两位好汉”。

胡壑还想再说,想想又笑笑摇摇头,随他去了。

“哈哈,你可真是机灵鬼啊。来,我俩喝一个”于七大笑着举杯。

张鹿安赶紧双手奉杯,致敬诸位。

转眼之间,已经喝了一圈了,虽然于六每次都是倒了半碗,可是张鹿安这酒量也是超过了这个时代的常人了。

于七借着酒劲问道“小师弟刚才说咱家做的很多事,你是无法苟同,不知是何意啊”

张鹿安拱手道“于师兄身家豪富,却能够体恤百姓,深负古之侠义之风,尤为难能可贵。只是以于师兄,尔等的一身本领,为何不想着报效国家?”

于七尚未回答。旁边的地煞虎曹良臣接口道“报效国家?大明吗?大明朝堂混乱,当今皇帝好坏不分。这前有毛文龙、袁崇焕,后有张可大、栾巨金等,这朝廷有朝廷的格局、官府有官府的样子吗?就算一身本领,空有报国之志,哪里会有报国的余地?”

李和尚李应详接口道“咱看呐,这大明准是快要亡了。西南的奢安治之乱还在继续,虽然叛军已经势微,但是仍然牵制了西南五省的兵备力量。东北建奴又逐渐发展壮大。外患已经足够大,内乱又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官军早已经疲于应付了”

于六道“我们兄弟二人并非不愿意报效朝廷,实际上七弟的父亲,也就是我二叔于讳可清,还是在抗金战场上为国捐躯。可是抚恤称号等事宜到现在也没有落实下来。七弟两年前也曾中了武举,如今也是丁忧在家,三年之期即满,越明年就可能复出”。

“只是真不知这个朝廷有什么值得报效的地方”于七也很无奈的说道。

“确实如此,朝廷不仁,但求保境安民罢了。只是如今李、孔叛军肆虐,登莱老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是保境安民也不可得了。福山城估计此时正在被叛军进攻下摇摇欲坠,可怜福山百姓还在煎熬中,如果能够能有忠义之士前往解围……”张鹿安把自己的详细经历又述说了一遍,希望能够大家的共鸣,看看有无人脉可以连通西线官军前来解围。

可是大家的反应平淡,并无过多反馈。

是夜,畅聊,扯东扯西。

酒后之言莫当真。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