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70章 初选根据地

第70章 初选根据地(2/2)

目录

几位大臣此刻也不敢打搅。

“会不会是误传,有没有查实?”

“黄龙的部下都司谭应华已经从山东启程来京,十日内必到,到时候可听听他的详细陈述”。

十日后

满面风霜的谭应华来到京师兵部报到,门子索要好处,否则不让进。这让谭应华愤怒异常“老子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的拼杀,狗日的门子还敢索要好处才能禀报。来,老子给你好处”。说罢义愤填膺,奋起老拳,往门子的脸上就揍。

旁边的门子看到后立刻蜂拥而上,把谭应华一顿暴打,打过之后,还将他双手反绑在门柱上,以儆效尤。准备暴晒一日后再遣送官府。

兵部尚书张凤翼上值归来后,看到门口绑着的谭应华,忙问旁人原因,谭应华缓缓的睁开肿着的眼睛,奋力大叫道“我是东江谭应华”说完就晕了过去。

张凤翼不敢怠慢,赶紧命人解绑,然后去请医官,同时了解原因后,命左右把门子各打了二十大板,全都锁起来,如果有万一情况,再交由有司严惩。

“好好的,尽给老爷我闯祸”张凤翼很生气,这也瞒不住的,赶紧命人往通政司汇报,省的锦衣卫过来调查。

很快医官就来到了,经过检查发现谭应华浑身多处受伤肿胀,折断了两根肋骨,开了几副药和贴膏,就嘱咐多休息。

皇帝朱由检得知谭应华到来后被误打受伤,了解都已经处罚过门子了,倒也没有过多说法,只是斥责张凤翼严加管束部下。让谭应华休息一晚,第二天上朝,他要当面问询。

张凤翼不敢违逆,尽管他知道谭应华此时需要休息,但是待傍晚谭应华醒了之后,还是向宫中通报,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带着谭应华面圣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满脸肿胀跟猪头似得的谭应华,听着他详细的陈述旅顺大战的经过,谭应华说的声泪俱下,情真意切,闻者无不掉泪。

朱由检看了一下谭应华进宫时被搜出的东江总兵官的印信,再度默然了良久。

他不理解为何他看不上的人,就能忠心耿耿的战至最后,而他器重的人,却总是做出令他特别失望的事。想了半天,还是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己没有错,错误还是别人的,是中外臣僚不守臣道,刻意蒙骗自己。

“黄龙有没有可能是诈死?”不知道旁听的哪位大臣发出的质疑。

“什么?”谭应华大怒,扭过头试图找到到底是何人在大放厥词。

温体仁连忙训斥道“圣上面前不得无礼、喧哗”。

谭应华无奈只得再次跪下叩首道“陛下明鉴,黄总兵如果诈死,何必劳我千里送印?况且,南直隶义商张鹿安亲眼所见,黄总帅并一干部属、将军的人头都悬挂在旅顺通津门外呐,山东派人探查一次就会明了。兖兖诸公,怎么能信口雌黄、污蔑烈士啊。”说罢,又大哭拜伏于地。

“南直隶义商张鹿安,这个名字好生熟悉,在哪里听过?”崇祯皇帝朱由检询问道。

“回秉陛下,就是之前登莱之乱时,那个据说阵斩叛将吴进兴的张鹿安,只是他年方幼冲……”温体仁博闻强记,立刻回复道。

崇祯皇帝此时也回忆起来,他还给了张鹿安一个例贡的恩赐,没有想到这么快又再立新功,只是他记得张鹿安才十岁出头,难道这个世界还有比自己更早慧更聪明的人?此人是否可为大明的甘罗?

“小小的一个地方商人,为何要战时前往东江,常言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难道南直隶张家与地方大员还有勾结?一个商人不好好行商,为何专往边疆大员处跑?通贼焉?通奴焉?”周延儒突然出列说道,打断了朱由检的思绪。

这位内斗大家,不放弃任何一个打击政敌的机会,或许他觉得山东系官僚的靠山温体仁和张家有什么关系,或者他觉得张家就是靠着南直隶的张国维而发展起来,反正只要是影响到自己的地位的人,那都不能放过。

但是这样的说法就显得比较无耻了,众位大臣们全都看不下去,加上周延儒之前树敌太多,连内侍王坤也曾经向朱由检弹劾周延儒贪鄙。

捅了马蜂窝,温体仁继续跟没事人似得,他的手下马仔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弹劾。

众人的此起彼伏的参劾没有令周延儒乱了阵脚,他的狗腿子们纷纷选择上前护主,一时间朝堂乱做一团,朱由检早就习惯了这种朝堂的吵闹,不是特别过分,他都不会过多干预,而是选择任由发展,他觉得这就是权力制衡。

此时的兵部张凤翼站了出来,他觉得不能任由主题偏离了,他坚定的说道“陛下,山东方面已经多次来奏,有逃难旅顺民众均报旅顺城失守,现在整个旅顺都被建奴所占。黄龙等人阵亡应属千真万确之事。如果真被俘虏,或者投降,建奴肯定会大肆宣扬。”

“本兵此话谬已,万一黄龙等人顾忌身在大明的家人,而故意诈死,如何?”不知道哪位多嘴的又插了一句。

“荒唐啊,天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晓,黄总帅的全家人原本就在登州城,被耿仲明、陈有时给屠杀殆尽,哪里还会有家人的顾忌和牵盼?”谭应华恨的牙根出血。

此话一出,顿时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温体仁轻咳了一声,打破了安静的氛围,出列禀奏道“事实胜于雄辩,已经明了,无须再辩,眼下应该讨论该如何善后”。

众位大臣又是一片无休止的扯皮。

末了,最终朝廷下旨追授黄龙左都督,赐祭葬,找寻黄龙旁支血脉,继之为后,给予世袭官职。建显忠祠,四时祭祀。旅顺之战中阵亡的东江军将校李惟鸾、樊化龙、项祚临、张大禄、尚可义……等均供奉于显忠祠附祀。

朝廷询问谭应华是否想要再赴东江,谭应华心气神没了,表示只愿意归家务农。明廷对于这种没有部属的将领一向是没有好脸色的,那就顺着谭应华的意思,好歹还是赐予了白银两百两,让他回山东老家度日。

至于东江的人事安排,就顺势提拔了原东江副总兵沈世魁,升级为东江镇总兵官,长山岛副将俞亮泰、广鹿岛副将尚可喜、云从岛参将吴安邦和石城岛游击仇震泰均受沈世魁节制,命令沈世魁寻机收复旅顺地方。

最后还提了一句,出于爱护人才的考虑,鉴于南直隶义民张鹿安,年纪太小,应该回乡潜心攻读圣贤书,才不至于多走弯路,着令地方帮助找寻名师辅导。

这一句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特意加上的,他自己就是年纪轻轻就继位九五之尊,因此对于这种年轻就崭露头角的人,特别爱护,比如后来的杨尔铭年仅十五就被任命为桐城知县,这是后话。

只是这样的命令对于张鹿安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