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72章 北隍城岛

第72章 北隍城岛(2/2)

目录

“赏了多少?谭将军此时应该是富家翁了吧?”张鹿安羡慕地问道。

“赏了二百两银子,实际到手六十两”谭应华回复道 。

“什么?你自己亲自去户部领取赏银,这些哪里会有飘没的风险?”

“唉,飘没从来不是仅仅指意外,而在于经手者是否能够把持得住”谭应华无奈的说道。

“任何时候,贪污腐败问题都是执政者最大、最优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啊。看到这山东地面各位大老爷,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个大明从上到下都烂透了。”

“张公子请慎言,以后外出千万不要说这些话,小心为人所利用。圣天子在,其实都是左右奸臣蒙蔽导致的。”谭应华打断张鹿安说话。

“那左右奸臣又是谁选的?”张鹿安反问道。

“这……”

“好了,不知道谭将军此次过来有何打算,不会是只是来报信吧”张鹿安看出了谭应华的囧境,转移话题说道。

“谭某这次从京师返回后,曾经回了一趟家,说来惭愧,当兵这么久,对家里贡献极小,家里一贫如洗。当初脑袋一热,拒绝了朝廷的好意,回到家才知道,家里面的土地由于干旱收成锐减,加上兵灾人祸,种地实在不划算。如今只想找个事做……”谭应华说道。

张鹿安不待谭应华说完,高兴的跳了起来说道“谭先生如果能够赏脸加入我福瑞张,本号必将蓬荜生辉,鄙人也会受宠若惊。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谭先生之前在东江多有故旧,怎么就没有想过去尚可喜或者沈世魁那里?”

“哼,都是一些心术不正之辈,我羞与他们为伍。”

原来如此,看来他们之间还有过节。

张鹿安问道“谭毕竟曾经为大军统领,如今屈尊小地,不知道愿意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说来惭愧,谭某除了有一点武艺以外,别无所长。”

“哈哈,如今乱世,武艺就是最大的特长啦。来来,咱们待会先吃饭,吃了饭,我带你去整个岛上逛一圈再说。”

吃完饭,张鹿安和谭应华一起绕了北隍城岛一圈,张捡带着四名族丁在附近护卫。

两人登在高处,张鹿安说道“不知道为何,每次从这里看大海,我都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上次从旅顺归来之后,这种感觉就变成了对殉国英雄们的一种敬佩之情,总有一日,我必将拿下整个东江,替黄总帅、李将军等前辈英雄们报仇。谭先生,你信吗?”

谭应华盯着眼前这个颇为稚嫩的脸庞,但是透过他坚定的眼神,全无孩童的玩闹之色,不由得若有所思,“嗯”,却无其他表示。

转了一圈以后,张鹿安和谭应华回到了,看到了白贵等人已经把北隍城岛鼓捣成了一个沙盘的形状,这是谭应华大为吃惊的事。

实际上最早记录从东汉初年马援堆米成山开始,沙盘就是军队作战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了,眼前的沙盘谈不上精良,但是山坡、谷地、河流等却是清晰无比。这是张鹿安利用后世学到的知识,和白贵、张捡鼓捣了快一个月才完成的。

谭应华还在吃惊的研究着沙盘,张鹿安看着白贵,比较满意,此人明显比张捡聪慧很多,前段时间,派人把他从福山接过来是正确的,只是白雪一个人还在福山,难免会有些孤单。

张鹿安上前介绍道“谭先生请看,这个就是北隍城岛的沙盘,我等亲自通过脚步丈量以后大概得出来的,都是泥沙堆起来的,上不得台面。”

“不,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精细,非常好”谭应华还在转着圈的仔细看着。

张鹿安说道“谭先生,我有意在北隍城岛安置这些可怜的旅顺难民。一起看,这个岛到处都是山岭,天然分成了三块,山后、山前和东山。目前的土地平整工作也做的差不多了,正在抓紧翻地中,期待把土地养活,明年种粮食能够有一个好收成。只是眼下最大的担心就是安全性,害怕建奴过来、害怕东江多来、害怕海盗过来……”

“就让我来守护这个岛的安全吧”

“不,我们是要守护这里的岛民的安全”

两人相视一笑。

三日后的一大早,张鹿安派人通知赵西文召集来六十名壮丁,加上张家的族丁二十名,组成了北隍城岛守备义勇队,任命谭应华为义勇队大队长,将族丁和壮丁大乱混编,编制也是极为简单,分为八个小队,每队十个人,选出一名最为骁勇之人任命为小队长。

张鹿安站在高台上将一杆绣着“北隍城岛守备义勇队”的大旗交给谭应华,宣布这支守岛部队的正式产生。这是一支民间的自治武装力量。

从此以后,岛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十人一队的巡逻队,岛民因此安心不少。

谭应华是非常繁忙的,他不光要整队,还得教授大家射箭、放铳、列阵、体能等很多事项都得一一建立。张鹿安乐得清闲,全部由谭应华自行安排。

张鹿安只是安排白贵和张捡编制有义勇队花名册和点名册,花名册上把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登记的清清楚楚,不管是士兵还是队长,张鹿安的解释是,如果以后有伤亡,他是要进行一定的抚恤的。谭应华也就没有做过多想法。

张鹿安一直在等着远洋船只的回来,否则他实在不安心回乡。再此期间,他又派人要求郭亮从芝罘岛上提供一百名砖瓦工过来,先把北隍城岛上的基础营房给建立起来,再修建三处集中的住处。

按照张鹿安的想法,现在的北隍城岛上的难民,很多家庭劳动力不在,根本没法独立生活,他决定仿照后世的苏联那种大农场制,为了节约土地,大家集中居住,再由强壮劳动力,平时耕地、捕鱼,战时守护,其余的所有人都有一个安排,只是眼下缺乏的东西还有,还有很多,建设起来难度太大,但是事情还是得一步步来。

半个月后,杨老安因为在芝罘岛表现出色,被郭亮任命为建筑队的队长,杨老安就带着李二猛和郭茂才等一百人来到了北隍城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建筑材料多利用岛上的石块,黏土则是从登州购买运送过来。

张鹿安的要求是到年底前建设好三处集中居所、一所医务所、一所学堂和一处北隍城村村公所。建设压力还是存在的,因此张家出钱,雇佣了一些旅顺难民中的壮妇参与建设。尽管在这座小岛上,钱财的意义暂时不大,可是很多女人拿到铜钱后还是特别开心。

张鹿安哭笑不得,看来大锅饭制度并不可持久,等到真正运作起来了,合适的时机还是得实行土地私有制或者土地承包制等。

看着岛上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张鹿安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远航船只的回来。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