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通史演义 > 第1章 启王的德治之路:从失败到胜利的大逆转!

第1章 启王的德治之路:从失败到胜利的大逆转!(2/2)

目录

话说两头。当时在巴村里有两个人因为小事而争执不休,当他们听说启王来到这里后,就聚集在一起请求君王来解决他们的争端。君王命令士师孟涂前去听取他们的争端,孟涂内心犯了难,他不知道这两个人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最后,他看到其中一人身上有血迹,于是就抓住了那个有血迹的人。巴村的人们感到惊讶并且佩服孟涂,于是启王封孟涂在丹阳的丹山上,成为司神,受到了人们的崇敬。

启王到达了大荒的西南方,听闻天际之上传来庄严宏伟的音乐声。有一位天神下凡,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启王,启王于是登上了三嫔山。天人在天穆之野创作了九《辨》九《歌》。王便演奏音乐,歌唱九《辨》和九《歌》,并以此创作了九《招》,与舜的《韶》乐相通。启王于是返回岷山,越过荆山,在辽阔的大乐之野祭祀大华神。骑着九代马,乘着三层两龙云盖,左手拿着羽幢,右手拿着玉环,佩戴玉璜,位于太运山北。

这时候,祷机之子武观,趁着国王南巡狩猎的机会,在西部地区发起了叛乱。启王发现了武观的叛乱行为,命令共工桓去抓住他。武观和共工桓打了半天,共工桓卖弄了一下枪法,然后就假装败退了。武观追赶了上来,但被共工桓回身擒获了。武观被抓到后,被带到启王面前,启王命令将他放逐到西河。武观心怀不满,并煽动西河的百姓一起叛变。启王命令卿士彭伯寿率领军队去讨伐,武观则率领西河的百姓与彭伯寿在西河以北交战。彭伯寿力大无比,武观非常惊骇,于是拨转马头逃跑。彭伯寿追上去将他擒住,最终使得武观投降归顺。

启回到了阳翟,召集了北方的诸侯。随后,他封禅了恒山,玄王建立了牝门,宣布取得了成功。这个时候,天地没有出现偏差,气候没有发生变化。雨水适时,无论水旱,五谷都茂盛生长,人们的生活逐渐繁荣。政务没有苛刻之处,诉讼案件也容易处理。因此,君王在上位安心,臣子在朝中和睦,百姓在原野上嬉戏。真是一个太平天下的景象,如同虞夏初际的太平盛世。这种局面得益于启王时刻敬谨、清心寡欲、不好淫酗的品质。因此,天下安宁和谐。如果世界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那么不需要向往唐虞之治,但这种理想状态又怎能实现呢?后人钟伯敬赞美道:“黄帝、唐尧、虞舜、夏禹,他们的内心都是一致的。尊敬地继承他们的精神,这就是秉持中道。这种中道体现在天的极致,也体现在人的心中。帝尧以中道来治理天下,君王们则以协调天地之德来治国。启王和猗与两位贤人,是象贤之首。继位者的身体力行,很难说不会再次达到象贤的境界。因此,象贤比举贤更难。寻找贤人存在于众人之中,需要两面兼顾才能完美。上天怜念大禹,特别赐予他长寿的福祉。他的父亲虽然冤屈劳苦,但他的功绩将由儿子来弥补。大禹虽然历尽艰辛,却为后人带来了快乐。这种中道的精神,历经千古仍然存在。”

启王在丁亥年登基,庚寅年开始巡视天下各地。经过四年的时间,到了甲午年,才归国报告成就。就在第二年的乙未年,启王逝世了,他在位九年。这时,子昭明担任大司徒,代理行政事务,与天下臣民一起尊奉启王之子太康为新君。为启王守丧三年,之后召集天下诸侯在箕山之阴举行葬礼。于是,以戊戌年为元年,太康正式继位,成为夏王。

太康刚刚继位,对政事还不太熟悉,因此他将大部分的政务委托给司徒、太宰等官员来处理。因此,太康自己沉迷于舒适的生活中,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和处理政务。在接下来的十六年里,太康逐渐变得沉迷于享乐,再次忽略了政务,没有认真处理国家大事。司徒等人立刻劝谏说:“主上不关心朝政,不治理国家大事,专注于享乐,这是会导致国家灭亡的先兆。”太康并没有听取大臣的警告,反而害怕他们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他设计了一个计策,将所有忠言逆耳的贤臣和善良的官员都驱逐出去,不再听取他们的劝告。于是太康便把子照明驱逐回到了商国,成为商氏的始祖,其地就是现今的商丘。把太宰庭兆驱逐回到了陶国,成为陶氏的始祖,其地就是现今洪洞县的陶村。把雍州牧姬棨玺驱逐回到了雍州,实际上封地于邰,后来成为周氏的始祖,现今西安武功县的地界就是那里。把伯益的长子大廉驱逐回到了郏国,为伯益终养老病。大部分年长、有德行的人都被遣散了。太康留下了自己亲近的人担任官职,共工桓任大宰,苍连任太尉,益的次子若木任少宰,而启王所俘获的西河叛臣武观则任少尉。共工桓并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苍连缺乏高尚的品德,若木只能勉力守住自己的职责,也没有受到太康的亲近和器重。另一方面,武观是一个狡猾且不择手段的人,他只顾着迎合太康的放纵,没有半点关心政治和治理国家的事情的言论和行动。太康深信不疑地听从武观的建议,武观又拉拢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实沈之玄孙稔林、卷章之庶支会孙放穷,这些人与武观一样擅长谗言邪说,围在太康的身边。可以说,太康是自作自受,只有人开导他放纵享乐的错误行径,再无其他人劝谏他改正。突然间,太康想起了当年仪狄献上的美酒,我禹王喝了觉得味道很好,后来却将仪狄解职了。但我禹王并不会享受饮酒之乐。于是太康又召回了仪狄的儿子迷阳来献酒。还命令稔林在国中挑选美女,增加了很多妃嫔,总共有五十多个人。再命令会孙放穷去寻找天下的优秀狗犬,并且饲养了善于抓鸟的鹰和鹞。甚至苛刻地对待百姓,增加配置马匹、装饰兵器皮革、准备旌旗和礼乐仪仗。太康对侍臣说道:“我现在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可以快乐地喝酒了。”共工桓说道:“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事,正好可以快乐一番。”太康便与共工桓等人在别宫下畅饮,很少有机会见再到他的面容。

当时是戊戌年的元月元日,太康设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命令迷阳负责宴会,说道:“你的想法比仪狄的手艺更好,所以这酒菜才如此美味。如果我禹王还在世,吃了你做的酒菜,也会非常喜欢的。”于是太康就和共工桓、苍连、武观、稔林、放穷等人互相敬酒。他们不再顾及君臣之礼,也不在乎饮酒的规矩,只是痛快地喝个不停。共工桓等人喝得耳朵通红,脸红脖子粗,个个都贪杯豪饮,只是一味地称赞太康英明神武,有道之君。只有若木坐在一旁,默默不语。武观讽刺若木说:“如今我们的国王如此神圣英明,与群臣欢聚一堂,彼此相处融洽,你却独自默不作声,不赞扬称道,这是什么道理?”若木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听说先王治世,设置鼗锋,命令官吏向民众传递教令,让庶民有议论的自由,从没听说过圣人希望别人称赞自己啊。照你说的话,那岂不成了君王无道了吗?”武观愤怒地说:“那么,你认为我们的大王是无道的吗?”如果若木没有什么话可说,于是便带领他离开,不再和大家一起饮酒。

目录
新书推荐: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