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通史演义 > 第7章 纣王与妲己的暴政:铜柱炮烙背后的恐怖真相

第7章 纣王与妲己的暴政:铜柱炮烙背后的恐怖真相(2/2)

目录

妲己听到那首歌的曲调,就向纣王报告说:“伯邑考所演奏的乐曲,专门讽刺当时的国君,诋毁王上的名誉。如果不除掉这个孩子,他一定会帮助西伯侯造反。”伯邑考听到妲己的话后,愤怒地吐了她一脸,并骂道:“你这个淫荡妒忌的贱女人,竟敢迷惑我们的国王。我即使死了,也会留下青史留名的美誉,只可惜成汤的江山社稷要毁在你手里了。”他挥起手中的琴想砸妲己,妲己连忙越过桌子躲避。纣王见状大怒,下令将伯邑考处斩。妲己说:“我听说圣人不会吃自己儿子的肉,西伯被称为先知,我们可以将伯邑考制成肉酱,做成汤羹送给西伯。如果西伯不吃,那他就是真正的圣人,应该被斩首不放过。如果他吃了,那他也只是普通人,可以将他释放回西岐。”纣王听从了妲己的建议,下令将伯邑考醢制成肉酱。伯邑考一边骂一边死在了乱刀之下。后来的钟伯敬为此写下了一首诗,感叹道:“孤身抱忠义,万坦里探亲灾。末入羑里城,先登纣王阶。抛琴刺孽妇,顷刻怒心摧。可惜青年客,魂随动运灰。”

纣王让人把肉羹送到羑里城。那时西伯被囚禁已经七年,闭门不出,每天都在研究伏羲的八卦。突然有一天,一只奇怪的鸟在庭院前鸣叫,西伯立刻研究了卦象,便知道会失去一个儿子。他看着随从说:“最近几天,我心惊肉跳,担心长子去朝见纣王,求赎我的罪,一定会中苏妃的计谋。”随从回应的话还没说完,忽然传来王使者到来的消息。西伯迎接使者进入堂屋,使者呈上一杯肉酱说:“王上认为您并没有犯什么大错,却被囚禁在偏远的城池多年,所以特意赐给您这道奇特的美味,不久之后,王上将会下令让您回到西方。”西伯接过肉酱,心里知道这是他儿子的肉,又明白这是妲己试探自己的阴谋,无可奈何,只能对使者把肉酱吃干净。使者回去向纣王报告情况。纣王听后说:“人们都说西伯是一个先知,但他却连自己儿子的肉都不知道,就吃了下去,真的值得称为圣人吗?”因此,他开始有释放西伯的想法。

另一边,伯邑考的随从径直前往西岐,拜见群臣,将伯邑考被纣王杀害的事情告诉了他们。朝廷上下都哀痛哭泣,有人提议出兵攻打纣王,以迎回西伯。散宜生说:“长公子之所以遭受如此大的灾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遵守父亲的教诲。现在主公的厄运已经结束了,只需要提交谢罪的文书,赎回自己的罪过,不需要兴兵造成更多的变故。”群臣问道:“那用什么东西来赎回主公的罪过呢?”散宜生说:“我听说商王废弃了朝政,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精美的美女、良马、金宝等贿赂他。”于是他们寻找到了有莘国的美女,骊戎国的骏马,有戎氏的九匹马以及一些奇珍异宝,让闳天带着这些贿赂品前往商国。闳天带着贿赂品直抵朝歌,并打听到朝政大权都掌握在费仲手中。于是他先用良马八匹、金宝二车以及两名美女,先行拜见费仲。费仲将闳天请入府中,闳天说道:“我们的国君被囚禁了七年,国家政务都荒废了。现在我带来这些微薄的礼物敬献给您,希望您能为我们的国君美言几句,这样西伯君臣将感激您的恩德。”费仲高兴地接受了闳天献上的金宝,说道:“大夫您第二天进献贡品时,我一定会尽力保荐。”闳天道别后离开了府邸。第二天,他果然上表进献了贡品。

纣王看完了表格,宣召美女上殿,非常高兴地说:“这个美女足以代替西伯的赎罪了。”于是他派使者赦免了姬昌的罪行,让他出狱回家。妲己反对释放姬昌,但是费仲进来说:“虽然姬昌犯了罪,但已经被囚禁了七年。如果不释放他回家,西方的百姓就没有主人了,必然会引发动乱。”纣王采纳了费仲的建议,赦免了西伯的罪行,让他回到自己的国家。西伯当天就接到了诏书,出了羑里城,百姓们高兴地欢呼送行。他回到朝廷向纣王谢罪,纣王说:“我知道你是为了西方百姓而努力的,也听说你有德政。现在我赦免你的罪行,赐予你白旄和黄钺,让你可以专心征伐。”西伯回答说:“汝被人诽谤的,是崇侯虎。”姬昌又上奏道:“我请求将正平国的领土,方圆千里献给大王,希望大王能废除炮烙、慰斗等刑罚。”纣王同意了。姬昌拜谢纣王的恩典后离朝。随后,他与闳天一起返回了西方。后来,冯犹龙写了一首诗,是这样说的:“商德滋昏周德昌,脱囚羑里系兴亡。神龙独为样云起,灵凤多因瑞气翔。他日飞熊频入梦,此时文豹早亡商。戎衣不举传孙子,八百苍姬作肇光。”

西伯的车队回到了岐州,群臣欢呼着前来迎接他,说:“今天我们又见到您这位仁爱的君主了。”西伯进入朝廷,先去拜祭了宗庙,然后接受了朝贺。诸位王子和大臣们问候完毕后,右侧的一个人振奋地说道:“我观察到商纣王失政,残害人民。我们的君主无罪却被囚禁了七年,如今君主全然回归,为何不率领西岐的军队,攻打朝歌,为民除害呢?”大家一看,原来是将军辛甲。

西伯听到群臣的话后大为震惊,说:“你们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商王是我们的君主,但我是忠实的臣子。如果父亲不慈,儿子也不能不孝;如果君主不明,臣子也不能不尽忠。怎么可以背叛君主呢?”于是,其他诸侯看到西伯如此敬重上司、照顾下属,也都纷纷效仿,归附西伯。

西伯广行仁政,关心百姓,使农民每十亩地纳一成税,让有德行的人可以有稳定的收入。他将土地划分为田块,将木头雕刻成官员形象,不用刑罚也能让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对于那些无法结婚或嫁妆不足的人,西伯会提供公共资金来帮助他们;对于那些年老无子或幼年丧父的人,他会赠送钱财来救济。因此,西方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太平盛世的时代也随之到来,人们纷纷歌颂西伯的仁政。

西伯还命令辛甲带领两百名士兵,在都城建造一个高台和深池,以观测天灾的情况。辛甲接到命令后出了朝,准备开始建造。但是,百姓们争先恐后地前来搬运泥土和木材,帮助他们加快工程进度。西伯得知此事后,便派遣上大夫太颠带着酒食亲自慰劳百姓,并劝他们暂停施工,不必急于完成。然而,百姓们听到西伯的关怀后,更加努力地施工,这座高台很快就完成了。接着,他们又凿出一个池沼,深达五尺。突然发现一具枯骨,百姓们准备将其抛到池沼外面。西伯赶紧制止了他们。他问:“这是一具谁的骸骨?”军吏回答说:“这是一具年代久远的枯骨,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西伯赶紧命令他们将骸骨埋葬。军吏说:“这具骸骨没有主人守护,何必要埋掉呢?”西伯突然变了脸色,说道:“拥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的主宰;拥有一国的人,就是一国的主宰。现在这具枯骨,我就是它的主宰,还有什么不是我主宰的呢?”于是,他命令人们将骸骨包裹好并埋葬。天下的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说:“西伯的恩泽都及于枯骨,更何况是对人呢?”于是,有三十三个国家归顺于他。百姓们齐心协力,没过多久就完成了沼泽的改造。在方圆七十里内,沼泽里出现了麋鹿、鸿雁、鱼鳖等各种鸟兽。西伯在沼泽边的高台上大宴群臣,并赏赐百姓金钱。百姓们欣喜若狂,指着沼泽和高台说道:“这是我们国王的神奇沼泽和灵台。”后来的钟伯敬写了一首诗,是这样说的:“沼凿深深圃僻开,经营不日万民来。要知商丧西周振,须察灵台与鹿台。”

因为西伯广行仁政,名声传遍了四方。当时虞国和芮国的百姓为了争夺一块边界的土地,多年都无法解决。虞国的国君于是给芮国的国君写了一封信,说道:“我们有这个疑案,很难判决。现在西伯是个仁慈的君子,他的恩泽甚至连枯骨都能受益。西方的鳏寡孤独者都不会失去他们的住所。如果我们不向西伯求助,这个案子就无法解决。我敢邀请您一同去见西伯,寻求解决办法。”芮侯收到信后非常高兴,便与随从到崤山去见虞侯。当他们到达歧州的边界时,看见一位农夫在田间耕作,他们互相礼让,让出了自己的一块土地给这位农夫。两位侯爵把这位农夫召来问道:“你为什么会让出自己的土地?难道不是要争夺吗?”农夫回答说:“西伯以仁让为教化,我们岂能还在这里争夺土地呢?”两位国君听了农民的话,非常赞叹羡慕,于是驾着车马沿途仔细观察。只见田间劳作的农民互相礼让,道路上行走的人们也互相避让。到了城里,他们发现男女行人分别走在道路的左右两侧。而年过五十的人不需要肩负重物,手也不需要提着物品。两位侯爵询问了当地的农民,说:“这些都是西伯的教化呀。”虞国和芮国的两位侯爵相互告诫说:“我们不能自己都不遵循这种教化,让百姓长期争斗,这是小人的行为。既然都城和山野都有君子的风范,我们既然被认为是小人,怎么能轻易践踏君子的庭院呢?”于是,他们离开了西方,相互告别回到自己的国家。虞侯把争执的土地送给芮侯,芮侯不肯接受,又送回给虞侯。两个国家互相推让,最后决定将这块土地作为公共闲置田。天下人听说这件事,都说:“西伯的教化,让人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而不自知,真是圣人啊。”于是,有四十多个国家相继来到歧山朝见。这时,歧山有彩色祥云盘旋,以示仁政的吉祥征兆。后来,冯犹龙写了一首诗,是这样说的:“教化默融远国民,风行草动总归仁。朝鸣彩凤岐山下,灵瑞须昭大圣人。”

当时,西伯实行仁政,民众纷纷归附于他。而纣王却天天施行暴虐,导致民众纷纷背叛。商都城中有一位姓姜,名叫尚,字子牙,已经年过七十,家庭境遇冷清。他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精通排兵布阵之术。然而,由于时运不济,他甘愿守着清贫的生活,没有出仕为官。当他听说纣王肆意暴虐时,不禁感叹道:“我听说君子不会留在混乱的国家,如今商家已经毁灭了人伦道德,怎么还能再待下去呢?”于是,他带着家人迁居到东海之滨,以钓鱼为生。那么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请继续往下看。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