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魂迁武周 > 第30章 茅山大会

第30章 茅山大会(2/2)

目录

陈枫嘿嘿一笑,便开门见山道:“首先,关于茅山枫云散,此物在日前的疹毒疫情诊治中,已然得到验证,对于退烧止痛有神效,价格又低廉,百姓轻松承担,是造福于民的好药方。不少同道都颇为心动。大家都是杏林众人,医者仁心,都想悬壶济世,所以我们枫茅济世堂绝不会吝啬藏私。

枫云散一包重一钱五,售价一文,一斤算下来一百零六文,我们可以按一斤五十文的价格给到诸位,保证诸位有一倍的利润。但是这个一斤,只能是一整包,而不是分成小包。否则,我们实在忙不过来。诸位带回去,各自分包售卖即成,用法用量大家都晓得,就不再赘述。只因产量有限,每家医馆每月限售三斤。大家也别嫌少,这玩意你一月卖个十斤,总共才能挣几个铜子?

此物只能降价,不能加价售出,只图帮大家救苦救难,积累名声而用!而且最多卖个三年,之后我将公布秘方,为天下人所共用。”

此时在台下,刘延嗣与金坛令交头接耳:“此人心怀天下,将来前途无量。”

金坛令则连连点头。

“第二,既然枫云散挣不了几个钱,那就讲能挣钱的。”

陈枫说着举起了温度计,又道:“此物叫温度计,乃依阴阳之道,利用热胀冷缩之理,由琉璃和水银制成,可试人体温度。既免了大冬天诸位用一双凉手去试发烧之人的脑袋,也消除了女眷患者的男女大妨之忧。相信有些同行已然见识过。

此温度计对外是一两黄金一支,我们枫茅济世堂可以给到诸位六钱黄金一支,此物稀少又实用,那些富贵之家趋之若鹜,不怕诸位加价卖,只怕我产量不足。所以每馆一月限售两支,待将来扩大产量,再酌情增加。”

台下刘延嗣又笑着对身边金坛令道:“兄弟不才,以一两黄金,买了两支,将来往朝中一送.....你要有意,我找他们也给你弄两支。”

金坛令赔笑道:“倒不敢劳烦老兄,我也跟你一样拿了两支。要不然凭什么给他拨人划地的。”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听讲。

“既然大家名声也挣了,利润也有了,我倒有件事还想劳请大家集思广益。”

说着,陈枫便招呼面红耳赤的幼宜端上来竹筒听诊器。

待举起听诊器,陈枫则道:“此物名叫听诊器,结构看着简单,但可听心跳之音,可听肺部之声,亦可听肠胃之响。世间万物,凡能动者,皆有常声。若声不常,其必生异,生异则有妖。

当然,此“妖”指病疾也。此物能听异音异响。但何为异音,何为异响,还需仰仗诸位研究总结。待将来拿出统一的章程,则可根据异音异响,诊体内不见之病,治疾之未发之时。实乃望闻问切中‘闻’之第三项手段。”

这下轮不到两位县令窃窃私语了,反而是参会的医生群情激奋。只听其中有人叫道:“陈公子所言听诊器能听心肺肠胃之音,此言可实?”

陈枫只是笑笑:“是真是假,您上来试试不就知道?”

那人便登台试听,在陈枫演示之下,那人惊奇叫道:“哎呦,这是什么声音?还真是!原来呼吸之声是这样……”

台下人一见确有其事,也纷纷上台试听。有了此物,就凭空多了一项诊病的手段,有哪个正经医家不想拥有这项本领?

这时茅山七子则各自端着两个竹筒上来,要分发给诸位医生,只是还没来得及分发,就被他们一抢而空了。抢到手的喜笑颜开,庆幸自己眼疾手快。没抢到的则垂头丧气,埋怨自己太过矜持。

陈枫便朗声道:“没有拿到的也不必惋惜,实在是这听诊之器构造太过简单。等大家回去,自己砍两根竹子,即可制成好几个!”

众人哈哈大笑,有人叫道:“多沾沾你们茅山灵气,总归是好的。”

陈枫一指周围:“那请临走之前,劳烦多帮我们砍几根竹子,给我们腾些地方,好盖房子。”

台下时一顿大笑

待众人安静下来,陈枫又道:“刚才说需要仰仗诸位,一同研究总结,那么就有必要约定下一次杏林大会,届时大家讲各自所得分享出来,能集思广益,集各家之所长,造万民之福利,此乃无上之功德矣!而且将来不仅可以交流听诊经验,其他行医制药的经验,亦可以交流。大唐这么大,有足够的用武之地!就算被人偷师,也无甚影响,共同进步,才是其中真谛。”

台下有人和道:“我乃某地某馆的,只要你们枫茅济世堂召唤,必定参与下次大会。”

如何以听诊器行医,现在谁都不会,既能来交换经验,就是互惠共利的事情,怎能吝啬藏私?这人是聪明的。

果然,台下众医纷纷报名。

到最后,第一届茅山杏林大会,圆满结束。

而幼宜原先在台下,望向出尽风头与众人谈笑风生的陈枫,微微撇嘴,略带不屑又有一丝欣赏,再到后来登台献物,也觉与有荣焉。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