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魂迁武周 > 第78章 乾元殿大会

第78章 乾元殿大会(2/2)

目录

李嘉祯这时已明白武后之意,这是要自己一唱一和,于是胆子也大了起来,连头都不磕了,径直将之前在城门下听到的,一股脑都倒了出来:“启禀陛下,京兆府并长安万年两县,所有大小官员和衙差,均已带头接种避痘神液,均可证明接种避痘的神效,方才大规模推进百姓接种。”

武后点点头,又突然问道:“那你接种了没?”

“这.....罪臣着急前来向神皇报喜,倒没来的及。”李嘉祯反应倒也快,瞬间就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武后不再理会他,只是道:“上官婉儿!”

“奴婢在!”

“给诸位贤王和股肱大臣们宣读长安八百里加急报!”

上官婉儿便将先前京兆少尹报上来的《京兆平疫疏》、《接种病中记》以及《平疫策》当朝诵读起来,待读毕,又展示了大小几十名官员的签名,随后又分发至众人手中传阅。

整个朝堂再一次嘈嚷起来。

诸如“不可能,历朝历代都没做成的事情,他们怎么做得到?”和“上天降灾,岂人力可抗拒?”“陛下万不可信奸佞小人之言。”等质疑声再次冒出头来。

“砰”的一声,武后推倒了一件摆件,待朝堂沉寂下来,语带幽怨:“朕知道有些人见不得朕好,打着‘要朕修德悔过’的幌子,行含沙射影之事。

天灾瘟疫本是自然常理,诚如太宗之贤明,在位期间也发生过数十起旱涝蝗灾,不一样未损其千古明君之称?先帝临终,将李家的天下托付与朕手,朕又岂会辜负先帝重托?而你们口口声声忠君爱民,可就连长安平疫如此大事,都不晓得其中进展,可有愧呼?”

武后又收回《京兆平疫疏》,指着高全忠的签名,道:“朕乃一介妇人,身居深宫,尚能事先派高全忠前去长安监督确认平疫进展,而你们呢?明知道长安送来八百里加急报,其必有天大要事,但你们竟然不闻不问。

你们各个自诩大唐忠臣孝子,就是如此守护大唐的江山和天下的百姓么?好,既然你们懒得守护,那就由朕来守护,却又为何来指责朕、影射朕、诋毁朕!”

一番话说得乾元殿一片沉寂,可闻落针

武后一通发泄之后,心情畅快无比,这可比薛师使尽浑身解数连续陪她几晚可畅快多了。

“传茅山宗主白云仙长进殿!”

只见白云子手捧瓷瓶,带着茅山四子进入殿内。

武后道:“长安接种避痘神液,乃从我之令,由白云仙长牵头,京兆少尹、长安万年两令以及若干大小官员差役带头接种,身先士卒为长安百姓试种。才打开了局面,才平疫在望。”说着又向白云子道:“劳请仙长与令高徒,为他们展示接种之疤。”

五人便按吩咐,露出左臂伤疤。

“李旦!你可愿率先接种,做百官表率?”武后竟直呼其名。

这又动刀子又抹毒液的,千金之躯岂坐垂堂?但这可是神皇当堂提问,李旦一时犹豫。

其正要开口同意,武后却等不及他的表态,径直道:“今日我愿为天下百姓以身试毒,好令我百姓今后永绝痘疫之苦。”

这时春官尚书(礼部)武承嗣终于看出苗头出来了,原来今日这一切都在武后的运筹之中,心呼此时不拍马屁,更待何时?

只见其涕流满面,拜道:“神皇陛下,仁心昭昭,天地可鉴,微臣愿代陛下以身试毒。”

李旦也看懂了,虽然有点拾人牙慧,但却比无动于衷好,于是也跟着哭泣道:“陛下爱民之心,日月可表,儿臣理应代陛下为天下百姓以身试毒。”

武后难得地露出慈爱之容,笑道:“让朕先为天下百姓试毒,你们稍后再为百官做表率。”

武后就这样做了一个局,将自己、儿子、侄子都拉入局中,这样不管你是哪一派的人,都不得不信接种避痘之说。真是一切都在其算计之中。

就这样,武后在乾元殿,当着百官之面,露出右臂,让尚药局的御医动刀接种。

待为李旦和武承嗣也接种完毕后,武后点头笑道:“朕与皇帝还有武爱卿,既已带头接种。接下来两日会发两天低烧,就先回去了。御医先留下来,诸位爱卿是否接种,全凭自愿。凡接种者,可给假十日。之后,再商讨大唐接种一事!”

走之前,又回头道:“上官婉儿!”

“奴婢在!”

“昭告天下,枫茅济世堂的枫云散秘方乃由柳白制成,并通告用法用量,以济万民!”

“奴婢遵旨。”

“宫内所备枫云散,全移交至户部,调配给河北三州。”

“臣遵旨。”

剩下的诸王和大臣有向武后巴结而接种的,也有持怀疑态度未接种的,武后统统不再过问。

退朝之后,从洛阳发出了近千人奔赴长安。

其中一人便是前京兆尹李嘉祯,之所以带了一个“前”字,实乃最后散朝时,有太监给其转述了神皇口谕:《尉缭子》有云‘将千人以上者,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朕念尔朝堂平疫有功,自解职去罢。

而至于其他人去长安干什么,作者就不再赘述了。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