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 第74章 严遂体面

第74章 严遂体面(2/2)

目录

严仲子慨叹一声:“韩国之政将有所归,政将归晋、政将归晋啊!”

屋外,怀木手持劲弩走上前来:“公子,属下都听见了,这老小子可不是个体面人!”

晋俱酒道:“吾赠彼一剑。彼若体面,尔且让彼体面;彼若不体面,尔且帮彼体面!”

怀木冷声道:“明白!”

晋俱酒又道:“将严仲子的屋子好好搜查一遍,所有东西全部带回。”

次日。

监国摄政的太子率领众位卿大夫亲自到侠累灵前吊唁。严仲子的人头被盛在一个方匣之中,奉在灵前。

太子韩屯蒙演技纯熟,既表现出痛失股肱大臣的伤心欲绝,又不失为人之主的煌煌威仪。

众位卿大夫依次上次祭拜,葬礼极其隆重、规模空前,规格之高创下韩国立国以来之最。

侠累生前毁誉参半,死后极尽哀荣!

中大夫俱酒送来挽联一副,上书“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一时成为街巷美谈。众位大夫争相上前观摩,啧啧称赞!

俱酒一脸黑线,这,有这么夸张吗?

他不清楚的是,在战国时期,对联还不普及,更不用说挽联了。人们的习俗只是在一元复始之时,在门口插上桃符。

加之战国无纸,重要文书基本用的竹简。俱酒嫌竹简小气,遂命人做了两块一米二左右的大木板子,将内容大书其上。

一时这副巨联轰动阳翟,不仅内容绝佳,形式更是前所未见。阳翟百姓争相前往一睹,更为侠累葬礼增添几分隆重之色。

在厚葬侠累的同时,太子派出三路使节,分别前往南梁、岸门和汾陉塞异动军中,一方面通报行刺国相主谋授首,大仇已报的消息;另一方面传达监国太子旨意,令各军速速回防,以防别国乘隙来袭。

岸门、南梁方向的韩军接令后立即回防原驻地,并上表谢罪,称事前奉国相虎符而调动,意在保证东孟之会的安全云云。

太子心中暗暗吃惊,调兵虎符一般在君主手中。而岸门、南梁方向的韩军竟然持有调兵虎符,可见侠累蒙蔽君父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军事大权在手,夺权篡位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但当前多事之秋,显然容不得太子多事,于是韩屯蒙选择低调处理,豁然大度地表示,既是国相之意,又有调兵虎符,自然不成问题。

然而,汾陉塞方面一直没有消息。

汾陉塞是韩楚交界,两国对此地长年进行拉锯战,战争打得非常激烈。大战三六九,小战天天有。一年之中,几次易手实属平常。

汾陉守军将领卢铲,是侠累的死党,之前多次参与过侠累欲图起事的密谋。

特别是此次,奉侠累之命密调边军后撤,原本就是要在行刺太子得手之后,以守备国都之名迅速占据阳翟,将城防、宫防一并抓入手中,择机辅佐侠累上位,占据拥戴之功。

古往今来,拥立之功、从龙之臣绝对是一条上位的捷径。甚至有规律可遵循、有故事可借鉴、有路径可复刻。比如拥立齐桓公的鲍叔牙,拥立晋文公的“五贤”等等。

一个野心勃勃的公子或公族,一群辅佐公子或公族上位的臣子,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捷径,写就一段段历史的传奇。

但是事情的进展超出了卢铲的预料,阳翟传来的消息,国相遇刺身亡,太子身负重伤,阳翟城在众大臣的集体意志下严防死守,使卢铲陷入两难境地。

卢铲高度怀疑国相之死与太子有关,太子必将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波大清洗。

最终两大因素影响了卢铲的判断:

其一:不甘。作为侠累的死忠,在夺权篡位之路上功败垂成,卢铲相当相当的不甘。

其二:惧诛。侠累已死,太子上位,以卢铲的所作所为,被清算是早晚的事情,不如早做打算。

于是,卢铲做出最终的决定:投楚!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