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永乐大帝 > 第24章 最终的输赢

第24章 最终的输赢(2/2)

目录

宋濂继续分析道:“你对你的弟弟还是了解得太少。他每次面对我的考核都会如临大敌,他会把所有的极端情况都考虑到,并制定应对方案。所以昨天发生的一切,他可能已经预想了很多次了,只是对象是蓝玉而已。甚至他想好了,要是动手的是你,他会怎么做?”

宋濂最后指出:“再甚至昨天他一直藏着刀,如果不是皇后殿下分别给你们教育了,说不定又是一场搏斗。我想这个事情太子妃在其中也脱不了干系。”

太子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太子妃也是听了外面的一些议论,然后在自己的舅舅面前念叨,蓝玉又是一个嚣张的性子。唉,如今我和四弟算是关系闹僵了。但是我预计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隔阂就会酿成大祸。”

太子请教刘伯温:“这个事情该怎么解决才好?”

一直在旁边沉默的刘伯温开口说道:“首先,要安抚燕王的心。燕王已经是个15岁的年轻人了,他有大的抱负,不甘心继续被困在深宫之中。其他两位皇子已经开府自立,我估计燕王也想这样,脱离深宫的束缚,有自己的府邸和护卫,这样就不会出现有人窥视、安插眼线的事情了。”

太子听后一惊,望向刘伯温。刘伯温会意地解释说:“有人私下自作主张在燕王的寝宫安插护卫监视,皇上昨天已经告诉我这件事。其实,当时皇上和皇后如果能够正大光明地处理此事,除了处死那两个护卫外,还应该对宫中一些人事安排进行批评,让你去道歉。这样,四皇子可能不会心存疑虑而变得那么极端。”

刘伯温继续说:“换了谁,在那个年纪,忽然知道自己身边的护卫有一个是太子兄长安排的眼线,都会怎么想?还有,如果你在那里遇袭,却没有批评任何人,那么换成太子你,估计也会把事情闹大。”

太子点点头,表示理解。刘伯温接着说:“其次,你要约束好身边的人,不得出现议论储君地位的事情,一经发现要严加处理。等他再大一点,结婚后,促成他早日就藩。这样,等他脱离众人的视线,很多事情就会慢慢平息了。”

这段对话显示了刘伯温和太子的智慧和深思熟虑。他们明白处理这种事情需要谨慎和策略,不仅要安抚燕王的心,还要约束好身边的人,确保事情不会进一步恶化。这样的对话对于维护明朝宫廷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昨夜。汤和在把蓝玉拉走。李善长去处理上午已经敲定的政务。而刘伯温则是要按朱元璋的意思安排御史进行弹劾。因为这已经不是深宫里的事情了,涉及到了顺天府、兵马司。外面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不由朝廷出面,会造成很多猜疑。既然朱棣敲响了登闻鼓。那么就要按正常程序处理。

朱元璋向刘伯温询问对最近宫中事件的看法。刘伯温深思后回答:“这件事情的起因可能很早就种下了。”当朱元璋向刘伯温详细描述了之前宫中发生的事情后,刘伯温深感震惊,他觉得皇上和皇后在处理自己子女的事情上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刘伯温坦诚地说:“皇上,请恕臣直言,你和皇后做了一件大错事。”他解释道,“您错误地向四皇子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为了维护太子的声望,有时候可以牺牲四皇子的利益。这不仅向四皇子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还可能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一个错误的印象,即打着维护太子地位的旗号,可以随意干涉兄弟间的感情。”

刘伯温进一步指出,护卫被安插进皇宫,不仅对太子和燕王有影响,还严重威胁到了皇宫的安全。他强调,处死护卫是必要的,但应该同时通报外廷,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否则,如果有人继续在皇宫内部安插眼线,而最终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皇宫的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

刘伯温的话让朱元璋深感震惊,他意识到自己的决策可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他生气地训斥道:“放肆!”但随后便后悔了,挥手示意刘伯温不必在意。他自己也意识到,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有一天可能会有更糟糕的事情发生。

刘伯温继续提醒朱元璋:“如果有一天您自缚双手退位,其他皇子怎么办?还有,谁能保证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会派刺客去刺杀燕王?即使他们被责罚,但主使者却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说不定他们还会认为您是赞同他们的做法,甚至认为他们有功。”

这段对话让朱元璋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决策和行为。他意识到,作为皇帝,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对整个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太子的教育和对其他皇子的态度。

刘伯温继续说道:“此外,皇上也应该关注一下淮西功勋们的行为。蓝玉今天居然敢与燕王发生冲突,这是目无王法的行为。如果这样的行为被纵容,将来必定会引发更多的纷争。同样,淮西功勋们知道蓝玉在太子府打了燕王,他们会怎么看待太子呢?太子现在都不顾及兄弟情谊,将来登基后还会善待这些功臣吗?而且,燕王又是他们集团中的未来女婿,太子连这个面子都不给吗?”

朱元璋听了后沉默不语,示意刘伯温退下,他想单独静一静。

刘伯温收回回忆,对太子说,一定一定要稳给身边人提醒,谁敢乱干预插手你和燕王的事情,一定严惩不怠。

刘伯温分析说,这一系列的事情其实是后来的文官治理团队和淮西勋贵之间的斗争。淮西勋贵一直是支持和认同太子朱标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皇上为了巩固统治,让四皇子和徐家结亲,也是为了让大家的关系更加紧密。

但这也引起了文官集团的警惕。此外,燕王的一首诗被外界解读出了不同的意思,虽然在场的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并不代表外面的人也明白。就算他们明白,也要装作糊涂。他们散布谣言就是为了引起太子的重视。

然而,太子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但太子妃却非常重视。她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是由于她父亲去世,她和母亲生活不易。她担心太子的地位不保,所以向蓝玉哭诉,希望蓝玉能够惩罚一下朱棣,让他丢丢脸,让朱棣不要胡思乱想。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她预期的方式发展。燕王性格刚烈,甚至不惜动刀子。而太子当时最错误的是没有第一时间训斥朱棣。燕王可能会认为太子袒护蓝玉,甚至有可能默许蓝玉动手,他只能做出自卫的反应。

这个分析让太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意识到,处理宫廷中的关系和纷争需要更加谨慎和智慧。他需要更加了解各方势力的动态,以及如何平衡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维护明朝宫廷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边,汤和也是在教训蓝玉,汤和恨铁不成钢的说,你还是那么冲动,那是燕王,是皇上的四子,太子的兄弟。你如果不知轻重,弄出事情来,谁给你担待?蓝玉憋屈的说,那时只是想给他一点小小的教训,没有想到这小娃有点身手,所以我就认真了点,哪想到他居然动刀了。不过这也没有出事嘛。我离开太子府也是去看了下,怕他中途出事让我背锅。哪想到他居然大肆宣扬,还惊动了兵马司。说句实话,这小子领兵好像有一套的,当时如果你不拉我走,万一我忍不住动手,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汤和听了这话几乎没有气晕过去。谁输谁赢?汤和责骂道,还谁输谁赢,是我们淮西武将输了,别人蛊惑你,让你冲前头,整个淮西武将的嚣张跋扈被你演绎得淋漓尽致。人人都知道朱棣将来会是徐天德的女婿,你现在把人家女婿打了,徐天德式我们淮西中除了皇上外威望最高的人,这是不是给外人说,徐达的女婿,堂堂燕王都被自己人给打了,淮西武将太嚣张了。皇上对我们起了疑心,将来有个变动,我们等着被杀头吧!

伯温离开太子府后,对宋濂意味深长地说:“这一局,你最优秀的学生赌赢了。”宋濂有点不明白刘伯温的意思,但刘伯温摇了摇头,坐着轿子离开了。

在轿子中,刘伯温回想起今天大殿上朱棣所说的话,感觉其中意有所指。他思考着,如果朱标和朱雄英都健在,朱棣绝对不会染指皇位。但如果这两个人有个万一呢?他开始设想,如果朱棣不顾及兄弟情谊和马皇后的恩情,他真的会染指皇位。但朱棣哪来的自信和力量呢?

这个问题让刘伯温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皇位之争背后涉及到复杂的权力斗争和个人利益。他开始意识到,处理这个问题需要更加谨慎和智慧。他需要深入了解各方势力的动态,以及如何平衡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数日后,朱标上奏,请允准诸王开府自立,朱元璋同意。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