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永乐大帝 > 第11章 龙颜大怒

第11章 龙颜大怒(2/2)

目录

夜幕降临,朱元璋站在成寝宫门外,抬头仰望那轮皎洁的月亮,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他回想起自己当初离开这里的情景,那时他也是因为饥饿难耐,才选择了投军生涯,最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如果有一天大明的百姓也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那么他的子孙是否也会像他当初一样被推翻呢?这个念头让朱元璋不禁长叹一声,他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尽快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措施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才能确保大明江山的稳固。

这一夜朱元璋几乎就没有睡好。清晨起来的时候。眼睛都呈现的大量的红血丝。他简直毫无悬疑。昨晚上在清空的时候,他不会中还发现了一个东西,那就是不知谁放了一个小人偶在自己的座位后面,上面写有他的名字,插了几根针。他当时非常的愤怒,以为这是谁在诅咒他,但是他看到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还有那个木,又臭又脏,他忽然明白了,也许这就是当初修建皇宫的工人留下的。看来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凤阳凤阳,究竟发生什么?这可是自己的家乡呀,这里的人都是曾经自己的乡亲。

朱元璋在凤阳的行宫中接见了凤阳知府、中都留守以及兵马司等人。他眉头紧锁,脸上的表情严肃而冷峻。他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后,直接问道:“我进入凤阳境内,为何农人们的脸色都不好?”

凤阳知府略微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答:“皇上,他们可能是因为劳作的关系,加上天气炎热,所以看起来有些疲惫。”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显然不相信这个解释。他沉声问道:“中都的修建进度为何如此缓慢?朕投入了大量的钱粮,为何进度和形象仍达不到要求?朕日后如何迁都过来?”

凤阳知府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他结结巴巴地说:“皇上,因为农事繁忙,所以进度就有所滞后。”

朱元璋的怒气更甚,他再次追问:“那为何中会出现那么多高门大户的房子?规模宏大,又如此华丽。”

这一次,凤阳知府不敢再隐瞒,他实话实说:“皇上,那些房子是各个公侯扩建的。”

朱元璋一下子气急败坏,他大声喝道:“什么天气,什么农事繁忙,你们当朕是傻子吗?那些房子修得比朕的皇宫还快,我看那些房子的钱足够修一座皇宫了!”说罢,他一挥手,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他继续大声责问:“修这皇宫,你们到底有没有监工?朕去年就下旨停建中都,行宫检视无虞后,作为朕回乡的行宫。前段时间朕又下旨,拨款维检行宫,因为藩王即将随朕过来祭祖和演武,朕和太子都要来。但是朕进宫后,发现宫殿虽大,却显得破旧不堪。你们到底有没有按照朕的旨意去安排?”

凤阳知府深知此刻不能推卸责任,他立刻跪下,诚惶诚恐地说:“启禀皇上,中都营建之事并非我等负责,全由李相负责,而李相又任命行工部尚书薛祥负责,薛尚书主要负责设计、勘察、修建决断。具体经办又派了两个郎中在这里监督。所以地方上确实没有权力干预。”

朱元璋听闻凤阳知府的回答后,眉头紧皱,目光如炬。他再次发问:“那今天那两个郎中为何没有在此处?”

凤阳知府小心翼翼地回答:“皇上,停工后,两个郎中便不时地返回京城,恰巧前几天他们就已经回京了。”

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更紧,他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他继续追问:“那现在营造衙门的情况如何呢?”

凤阳知府叶阳连忙回答道:“皇上,目前营造衙门内只有一些书吏在,他们主要负责管理钱粮账册。至于中都留守和兵马司的官员们,他们的职位设立时间都要晚于我,且自从我到来之后,我们主要负责的是城内的治安以及一些杂务。关于营建方面的事务,我们并没有直接涉及。”

朱元璋听后沉默片刻,他的目光在在场众人的脸上扫过,似乎在寻找着问题的症结所在。他明白,这个问题并不是凤阳知府一个人能够解决的,需要整个官僚体系共同协作。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再次下旨,责令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中都的后续检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