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永乐大帝 > 第23章 出击高丽

第23章 出击高丽(2/2)

目录

高丽的国王有意出兵辽东,向明朝开战夺回辽东。在洪武七年(1374年)九月二十五日,高丽让9岁的王禑继承王位,史称高丽禑王。尽管如此,部分大臣对他的继承权保持异议,王禑也觉得有点不那么理直气壮,因此他亟需用行动证明自己,树立权威。

而敢于向大明开战,是最好不过的方式。自古以来很多对外战争就是转移国内矛盾,王禑这样做不难理解。问题是他怎么明白面对的是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刚刚开国,武力值处于顶峰的帝国!

王禑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昏头,而是有一定的自信,这个自信来自他有个悍将李成桂。拥有悍将,高丽自信心爆棚

李成桂出身新罗贵族。父李子春为地方豪族,任双城总管府千户。1356年,高丽攻其地,李子春随即归附,任东北面兵马使。此人自幼爱好打猎,武艺尤其是射艺高强,而且有军事天赋,是杰出的军事家。他战功卓着,所向披靡叫人闻之色变。

1361年,李成桂只用了1500人就迅速平定了让其他政府军一筹莫展的,秃鲁江万户朴仪发动的叛乱。

1362年正月,他又和上将军李芳联手击退了红巾军的入侵。

当时中国境内红巾军数万人在潘诚的率领下渡过鸭绿江,侵入高丽境内,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无敌,连克多州,一直打到西京(今朝鲜平壤)。但是李成桂一出现,红巾军就开始节节败退。

李成桂既然是悍将,对敌我的实力是十分的了解。自然反对这样的做法,问题的关键是王禑采纳了激进派门下侍中(相当于丞相)崔莹的意见一定要战,这里面的根本原因是借机削弱的李成桂的实力。

宫殿内,金碧辉煌的灯光下,李成桂与崔莹两人对坐,气氛紧张而庄重。李成桂,未来朝鲜的一代雄主,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他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慎重。\"而崔莹,则是高丽的门下侍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有胜算在握。

李成桂首先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崔莹,你主张出兵辽东,对抗明朝,可知其中风险?明朝国力雄厚,兵强马壮,非我高丽所能匹敌。一旦开战,我高丽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崔莹微微一笑,他的语气充满了自信和坚定:“大王,您过虑了。明朝远征辽东,千里迢迢,士兵疲惫不堪,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而我高丽有蒙古人为援,兵力大增,足以与明朝一战。再者,明朝内部矛盾重重,难以一心对外,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李成桂眉头一挑,似乎被崔莹的话所触动,但他仍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崔莹,你言之凿凿,但战争之事,非同儿戏。一旦失败,我高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葬送了整个国家的未来。”

崔莹站起身来,他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将军,您忘了吗?我高丽曾经也是一方霸主,曾经也击败过大唐的李世民。也曾与蒙古并肩作战,共创辉煌。如今,我们有了蒙古的支持,更有机会重现往日的辉煌。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明朝,为高丽赢得未来!” 李成桂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