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拜朱重八为义父 > 第90章 粮食黄牛

第90章 粮食黄牛(2/2)

目录

“大哥,我总觉得粮食如此巨大的损耗不正常,再怎么损耗也不可能有五成之多,我怀疑这半路中有人贪腐,但是具体出在哪个环节并不好找到,而且他们的理由十分合理。”

“粮食缺失的只有两成左右,但是很多发霉了,也并不能说有人贪墨。”

“贪污的方式有很多种,谁说一定拿走的才算贪污的?如果是移花接木呢?,就是用坏的粮食替换了原有的好的粮食。”

“你是说中途有商人或者是官员勾结在一起,将其中的好粮食换成发霉的粮食,将这个罪过用天气湿热掩盖。”

朱林只是看到这个情况,便已经贪官所用的伎俩,猜的八九不离十,要知道他可是天下最大的贪官,在他面前搞贪污,那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和珅来到他的面前,都得拿个笔和小本本在前面,恭恭敬敬的记着他的操作。

“十有八九就是如此。”

“那这样如何是好?”

“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快说。”

“他们给出的理由留两个,一个是路途泥泞不好行走,另一个是天气湿热,我马上传输给税部和户部的官员,让他们从大明天工局调用干燥剂。

这是研发的一种药粉,可以吸收水分,保证粮草的干燥。原本是用在军队之中的,因为行军打仗时间久远,如果粮草腐败,那就会造成麻烦,现在正好来一波军转民。

“这个办法很好。”

“随后就是让人修路,日前,以攻代阵都是开垦土地,然后修建城池,清理周围的淤泥,这些日子也做的差不多了,那就让他们去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从凤阳往外修出一条主路,用这条路作为粮食通畅的道路,以此为目标。”

“原本那些流民或许还心存怨言,但是让他们修路是为了给他们运送粮食,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努力,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便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甚至是加班加点的干。”

“淤泥之后可以慢慢处理那些问题不大,但是修路是迫在眉睫的,遇到灾害只有率先打通交通,才能通过运输快速解决问题。”朱标茅塞顿开。

“不是银子到了吗?给他们发粮食的同时再发一点银子,当做公费,日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朱林说。

“老五,但是银子有限,你觉得,发放多少银子比较合适?”

“一天五十文就行。”

“太子殿下,那这个运粮官怎么办?要不要斩掉?”

“不用了,这是天灾,并非人祸,让他下次更加亲力亲为的押送,如果再敢贻误灾情就斩首。”

“多谢太子殿下饶命,多谢太子殿下饶命。”

第二日,流民继续来赈济粥棚领粥,依旧是清汤寡水,一人一碗,里面也只有一半的米。

“这粥清的都可以照出人脸了,吃的这么少,有气无力的,还要干体力活,不干活眼下一碗清粥都领不到,这朝廷是想活活的,累死我们呀。”

“是啊,之前好歹还能吃上米饭,最后是稠粥,现在变成了稀粥,是不是?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只喝水,干那些重活了。”

“看把你想的美的,你能活到那时候,算你运气好。”

“一定是当官的贪了我们的米粮才让我们只能喝稀的,必须要抗议,不然我们会活活饿死的。”一个年轻人带头高喊,随后有几个人便推搡起来,甚至挤掉了旁边人的米粥。

碗摔碎的声音就像导火索,原本饥肠辘辘了十几天的灾民瞬间爆发了动乱,相互推攘,抢夺粮食,最后直接掀翻了粥棚将里面仅剩的稀粥全部抢走。

力气大的人自己吃饱了,但是老弱妇孺却饿肚子,发生动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知府府邸,朱标听了不由得眉头一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帮贱民实在是太过分了,我们给他们饭吃,他们居然还敢骂我们,要不是害怕伤了太子殿下的名声,我早就将这些动乱之人全部砍了。”常茂气的踹倒桌子。

“胡闹,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这是激化矛盾,就算是养头牛,想让它犁地都要给他喂饱,何况是这些百姓。”

“如果让他们吃饱三五天就会断粮,没有饭吃的灾民,那可都是会变成野兽,逼急了他们会吃人的。”常茂说。

“现在粮商的手中已经没有粮食了,我们以官府的名义向百姓挨家挨户的购买粮食买来的这些多余的粮食分给灾民,让他们赶快修路,而且我会上书给父皇在运送粮食的道路上征调,民夫修。”

“如果修路只从凤阳一方面开始,那么速度很慢,但让沿途的各个州府全部出动民夫,就算工程量不小,但也要不了多久。”

“大哥,你的办法能解一时之急,但是我还有一个办法可以长长久久的解决问题。”

“在此之前,你需要知道一件事。”

“如果大明的粮食减产上两成,你知道粮食的价格会升到多高吗?”朱林问。

“这还用问呗,当然也是身高两成了,供求决定价格这么简单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常茂说。

“不,价格会涨到让两成人买不起粮食活活饿死才会停止。”朱标说。

“我认为粮食的价格会涨到让五成人买不起粮食而活活饿死。当然了,这只是最坏情况,正常情况下,官府和朝廷会在中间起调解的作用,将其他地方的粮食运输到这里赈灾,来减少人员伤亡。”

“为何会如此之多?”

“因为人都会有恐慌心理,在灾难来临之时,害怕自己吃不起粮食,因此会大量的囤积有钱的那十分之一的人,甚至会拥有一半以上的粮食,粮食的拥有从来不是按照财富甚至是人口来平分的。”

“就像我大明朝的勋贵一样,我们这样的人数是那么少,却有着大明两城的土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老五,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马上就会明白了,先修路吧,只有道路运输畅通了,外面的援助才能运输进来,有些谎言才能消散,而且我会让我的人从应天运输粮食。”

“也只能如此了。”

在制定好策略之后,对于那些打架被抓的人,朱标给他们赏赐了一些粮食,之后原路放回并,没有对这些人进行过度的处罚,而是安抚。对着流民说朝廷一定不会放弃他们后面的粮食,也在快速的运送之中。

之前被抢走的粮食去了河地,朱彪表示也不再追究,然后号召百姓中的年轻力壮者一同前去修路,修路是为了运送粮食,除了可以获得一些吃的以外,还可以一人一天得到五十文的工钱。

想要成为一个上位者,恩威并施是必须要会的手段。常茂表示之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如果有谁再哄抢粮食,一旦抓住,那就会直接斩首。

凤阳楼。

“现在太子殿下的粮食已经即将耗尽了,虽然他们发了工钱,但是想要购买粮食,还得要靠我们,我觉得已经可以行动了,将粮食给那些亲近的人,伪装成百姓,让他们以高价出售给那些饥饿到极致的流民大赚一笔。”

“粮食十文一斤,但如今要三五十文一斤,恐怕那些流民不会轻易买账。”

“这时候就要讲究营销的策略,首先要散播谎言,说太子殿下的粮食已经不够了,如果不提前预备粮食,他们就会有饿死的风险,没有人希望饿死的人是自己。”

“通过不断的游说制造,一种紧张的氛围,那些流民是最怕饿死的迫于生活的压力,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即使贵,他们也愿意买,不买就有可能饿死。”

“如果他们购买的积极性不高,我们还可以找人掺和在他们里面带头购买,只要有人领头,不怕没有人跟随。”

“将卖粮食的人分成几批定价,分别不同三十文一斤粮食到五十文一斤,粮食价格各自不同。”

“有了对比才容易显示出差距,他们自以为买到三十文一斤的粮食是赚的,实则是我们垄断了所有的渠道,不管是从哪里买粮食,都是我们赚钱。”

“时间有限,越往后越可以逐渐涨价,潜移默化,因为等到运粮道路彻底建成的时候,我们可就没有任何优势了,作为商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呀。”

“那是富贵险中求,朝廷发给流民的银子,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段拿到自己的手中。”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偶尔就会有出现粮食黄牛,向着那些流民以高出三倍的价格出售粮食。

最初没有人买,随这几个人带头,越来越多的人掺杂入其中,就害怕没有粮食,因为没有人愿意饿死,哪怕价格贵,只要将粮食存在自己的身边,他们就有安全感。

但是售卖粮食的人越来越多,粮价也由原来的三倍涨到了六倍以上,朱标的人没过多久,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