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骥行三国 > 第52章 事情败露

第52章 事情败露(2/2)

目录

蒲元铸刀是靠丰富的实践来总结经验的,现在有了理论指导,相信他一旦开窍,就会一跃万里。

此后一段时间,蒲元每日都会来向赵骥请益,也开始慢慢地能够理解一些基础的化工知识,赵骥又教给了他炒钢和转炉的精炼法,让他在实践过程中去体会领悟原理知识。

所谓转炉,就是直接用刚出炉的液态铁作为精炼原料,液态铁本身具有高热量,可以节省加热的成本和步骤,而且液态铁也更容易吸收造渣料。

而炒钢则是用鼓风机向液态铁吹入石灰、石英、萤石等造渣料,也可以加入生铁,用来中和铁水中的磷、硫、碳等杂质。目前南中铁坊的高炉技术,其实已经带有初级的炒钢功能。

蒲元得到转炉炒钢的方法后,就马上迫不及待的一头钻进作坊开始试验,孜孜探寻效果最佳、成本最低的工艺方案。

赵骥传授蒲元精炼技术的事很快就在成都传开,就连丞相府里的诸葛亮都听说了。

这天忙完公务后,诸葛亮就和丞相府的僚属主动提起了这件事儿,他问马谡:“幼常和赵不舍同在中军效力,可曾听说此事?”

马谡虽然兼了中监军的职务,但他没有直接领兵,也很少去军营,工作重心还是放在丞相参军的职责上,于是只淡淡回答:“谡也有所耳闻,赵不舍既能让蒲元这样的大家俯首受教,想必在铸刀一事上是有相当造诣的”。

汉代士大夫还没有宋、明时期的儒生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相较而言还算推崇经济治世的实学,比如诸葛亮就是个非常重视兵械技术的人,但这些始终都是低于经学的杂术。

所以马谡也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仅仅是当作个谈资罢了。

诸葛亮虽然也爱好机巧之术,但仍和大多数人一样脱不开时代的局限,他出于务实的本性,还是提点马谡说:“兵器甲帐关乎战事胜败,幼常既然兼了武职,还是要多留心军中事务”。

“喏,谡受教”。

诸葛亮也只是随意提点,没有想太多,董允却扔出个炸弹:“丞相,我听说赵骥不单单是懂铸刀,而且还私自在南中开设铁坊”。

诸葛亮本来松弛的面皮顿时一凛,转头问署府事的参军杨仪:“威公,真有此事么?”

从工作内容来说,署丞相府事的杨仪名为参军,实为主簿,军队和各级官府的一应供应都要经他之手。

杨仪政务能力出众,略作思考就回答到:“最近成都市面上确实流入了大量的铁,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低,相府正在收购以供军需”。

诸葛亮追问:“可曾查过是从何处流通来的?”

“查过,的确都是从南中运来的”,杨仪对话如流,“我也怀疑过这些铁来路不正,还特意行书到南中各郡核查,各郡均回复说是由持有官引的商家从民间散户手中收购来的存铁,经我核验,这些商家确实都有官引”。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