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 > 第55章 议和

第55章 议和(2/2)

目录

双方罢兵,重启贸易,这次李天不再坚持粮食不能交易,而是同意少量交易,在年底时进行。只要后金没有对大明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就可以交易一部分粮食,让后金度过冬天的粮荒。

李天这么做也有自己的考量。如果后金横扫蒙古,大明的边患就减轻不少。不讲信用的林丹汗,每年都要大明给银子,一旦不满意立刻寇边,造成百姓大量伤亡,很多被虏走做了奴隶,大明还没有能力惩罚他,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骑兵,你打人家就跑,一跑就是上千里。朝廷头疼不已,百姓苦不堪言!如果后金重创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如历史上那样,那么大同、宣府、榆林、延绥的边患就大为减少,能少死一个是一个,那将来都是华记的百姓,不是吗?然后驱赶后金西征,让后金先对上毛子哥萨克,华记不是少损失很多?

只不过不能给后金说明白了,这就是一个阳谋,要么为我所用,要么消灭你!后金的选择不多。

努尔哈赤又想要一些武器,华记回复先打败察哈尔和外喀尔喀再说吧,你们是不是西向我们还要观察!

双方一般贸易已经开始了,华记依然以战马为第一目标。人民军骑兵现在有近一万,有三万的话,后金逃都逃不掉。努尔哈赤明白自己去抢劫蒙古,战马太多也养不起,不如卖给华记,多一些物资,也能提高一下抗灾能力,不是吗?

辽西锦州大捷,辽西明军除了曹文诏部,基本没有损失。眼下曹文诏部在海州休整,李天将曹文诏部整编成骑兵第二旅,兵员由人民军新训营出,战马也由人民军出,曹文诏部原来的人马,伤病的愿意去吕宋、安南的送走,不愿意的发路费回老家,其他健康的通过新兵训练后编入人民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骑兵的。曹文诏和侄子曹变蛟都去了讲武堂培训,通不过培训考核不准出来,这是李天亲自下的命令。当然李天没事去讲武堂上课,还是会给这叔侄俩开点小灶。李天重视曹文诏,是因为曹文诏是明末最好的骑兵将领,领着三千骑兵追着十几万流贼打,一追就三个省。孙承宗老大人通过曹文诏联系了满桂等辽西援兵将领,把他看好的中下级军官都招来讲武堂培训,孙老头也看出来这讲武堂的重要性了,这简直就是洗脑神器,一进讲武堂,出来就是人民军的大脑后心脏了,当然还有自己的助手茅元仪、孙元化,孙元化本来就是徐光启老大人的学生,来了旅顺,见了徐光启老头,就被拉进科学院,然后就不出来了。茅元仪继续做孙承宗辽南战区的参谋长,袁可立老头解放出来盯住南边。

稳住了辽南,李天后面很多大事要发生,得多费心关注,看看再捞一些好处。

二月份,捞红眼的魏忠贤在苏州搞出了大事情。苏州民变了!

苏州在天启年间,是大明经济最繁荣的州府,没有之一。苏州手工业这时候非常发达,江南手工业巨头和大海商都在这汇聚,因为这里是大明最大的纺织业中心,海贸的丝绸一半以上出自苏州,要说明末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就是在苏州。苏州一年的赋税占江南的四分之一,背靠运河漕运,南北贸易的集散地就在苏州,皇帝的礼服就出自苏州织娘之手,皇家的苏州织造每年要采购、定制大量的丝织品,礼服,绸缎。另外四川、湖广的特产也顺长江来到苏州,组船队再出松江去走私海贸。这里的纺织女工可达十几万人,苏州大部分人靠手工业和贸易讨生活,因为江南的土地大部分在江南豪绅手上,这些手工业工人大都来自破产农民,而东林党就代表了这些手工业巨头、大海商、豪绅的利益,他们都是东林的金主,天启五年被抓的李三才就是通州苏州南北漕运的手工业巨头。苏州可谓是寸土寸金,多少人都想从苏州捞些好处,这就包括魏忠贤公公。

魏忠贤派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大小太监队伍,来到苏州收税,名义是边境鞑子连年闹事,朝廷打仗没钱了,当然魏忠贤公公也没钱了,大小太监都分散开,收税!接着苏州市民抗税,接着就抓人,然后再反复循环,……,……,再然后就民变了!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