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 > 第12章 会师

第12章 会师(2/2)

目录

没有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市场,华夏的工业生产能力增长就缺乏动力,工业产品的销售量和规模就有了限制,华夏的科技进步步伐就会放缓,只有市场的不断需求才是催化技术进步的发动机!

华夏的各大商会纷纷进入这个将来的贸易中转中心,进行矿业开发、产业基地布局、贸易商行建设,运输公司和建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大量的公、私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除了俘虏,大批的建筑工人、产业工人、新生代移民进入费尔干纳盆地进行根据地前期建设,争取前期建设的优惠政策发展壮大自己!粮食物资、人员大批量的进入了这个地区,客栈、饭店、生活用品店、各种商行和店铺生意兴隆,需求和供应两方面都很兴旺,西部战区的煤铁军工复合体基地就设在了比什凯克,而靠近矿山的工业产业项目园区一个接一个的开始建设,当地特色产业是华夏鼓励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除了满足本地的衣食住行的相关民用产业外,对外贸易项目尽可能的与其他省、特区区别开,大家都有钱赚,避免同类产品过度竞争,费尔干纳盆地的发展将是一个标志性的战争时间晴雨表!

工作团的先期工作集中在了当地汉族百姓的思想教育培训上,当然其他部族的汉语普及也在同时进行,华夏将会花大力气进行稳固的根据地建设,有着丰富经验的华夏工作团是华夏在民族地区进行改造的底气和保障。费尔干纳盆地地区的改造和恢复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所以除了边防部队进驻以外,山地师和一个骑兵师留下来保障改造建设根据地的安全稳定,马随风升任新的中亚卫戍区司令,驻地比什凯克。

华夏人民军在中亚卫戍区成立了新的大型天马培育基地,将所有的种马和驯化师都集中到了一起,进行大规模的天马培育和良种选育试验,将阿拉伯马、顿河马、欧洲温血马都在基地分片培育杂交,以期能培育出更加优秀的马种。这里不仅仅有三部族驯养师,还有蒙古、俄罗斯、哥萨克、西班牙、英国的驯养师,华夏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一个长期项目组也在这里建立,进行有计划的各种用途马匹的研究和培育,未来华夏培育的优良马匹品种将进入世界各地,在工业化没有进入下一个阶段并且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华夏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密布的铁路、公路网的时间仍然有很长的一个阶段,马匹和马车仍然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没有之一!更是充当进攻主力的骑兵集群的最重要的资源,所以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内燃机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用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更不要说是内燃机驱动的交通工具了,还有大量的专门道路修建需要海量的资金与人力物力,华夏在这么广阔的领土上推广新型道路需要的资源和资金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将来实用性的内燃机驱动的车辆研发成功,华夏也只会一点点的推进,而且前期只会先发展越野型的军用武器平台和轻型越野车辆,陆路大规模投送兵力依靠铁路,海路运输依靠蒸汽轮船,近距离运输依靠现有的道路运输还是能满足华夏人民军的需求的,现在毕竟不是后工业化时代,其他国家除了少数国家开始了工业化的苗头和开端外,基本上都是依靠纯手工业制造,因此华夏不需要进行不计代价的投入发展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交通网络,只进行重点推进和保障,其他的依据渐渐发展的步伐慢慢来跟上,让市场来调控发展步伐是一个比较符合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李天不想让工业体系和交通运输发展不相适应,看起来的快速发展将来必定遗患无穷!接下来的发展依靠经济社会发展的自发的追求进步就会有足够的推动力,华夏政府只需要制定政策引导就好了!事关战略安全的铁路已经基本上建设完成,剩下的以长期规划的形式来一年年建设,财政建设预算用上百年的持续投入,应该可以基本上完成后续的铁路、道路建设,这些都是经济稳步发展可以积累完成的,而华夏在之前的战争中获得的战争红利已经消耗殆尽,所以稳步发展贸易,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并且逐步建设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模式,除非有有大规模战争的红利可以投入,否则华夏的投入重点将集中在教育、科技的发展进步上,民生的改善和产业提升更新换代上。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