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 > 第13章 故地

第13章 故地(2/2)

目录

辽东全境现在除了三江平原外,所有的城市已经全部变了样,原来的的城墙虽然说还保留了下来,但是已经没有士兵在城墙上驻守了, 城墙反而成了百姓休闲和游玩的地方,人口也慢慢的从城墙内往城墙外大量迁移,城区面积比原来要大几倍,老城区基本上变成了商贸区和教育、行政区,居民也都变成了各行各业的都占一部分,大明年间的官邸、衙署、民居除了少部分改造成了公园和各种博物馆外,其他的已经看不出是原来的样子了,全部改造成了新规划的多层建筑,外形也是飞檐斗拱可是内部结构就完全不一样了,上下水、暖气、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一应俱全,生活的舒适度大大增加,家俱也是全新样式的居多。经过改造新建的住宅多以四层为主,公用建筑也不超过六层,但是人口密集度大大增加。原有的道路全部改建成了宽阔的马路,四车道的行车道加两边的人行道,加长型的公交马车按照固定线路不停的行驶,让百姓能快速到达想去的目的地,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让各种商业活动加速,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分流也在加速,治安军的派出机构遍布城市的街道和社区,城市干净整洁,繁忙有序,就好像是后世刚刚解放的小城市一样生机勃勃。没有了垃圾和污水横流,没有了乞讨的穷苦人沿街要饭,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很富裕,但是至少是衣食无忧,衣着整洁朴素,到处都欣欣向荣,整个城市是充满活力而又朴实无华!

三江省的黑土地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开垦了出来,这里的乡村城镇完全是按照新模式开发建设的,道路、引水、乡村、城镇全部是规划好的分区进行建设的,住房也是标准的小院为主,少数多层建筑为辅。三江平原的稻谷种植试验已经成功,这里已经成为辽宁、三江省、奴尔干特区的产粮区,不仅供应北部三省还供应归化省一部分粮食,新稻谷品种所产的大米味道香浓,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优质品牌,甚至远至江南地区都有商行来三江专门采购这种大米,三江省除了种植和特色养殖外,工矿业全部集中在几个矿区城市周边,公路、铁路交通干线全部建成,已经是物阜民丰的塞北江南了,再也不是无法生产粮食导致当地的游牧民族四处抢劫的蛮荒之地,原本是海西女真和野女真故地的三江省,除了原有的丰富鱼获、皮毛、人参等特产外,现在是钢铁工业的大省,通往北海特区的铁路三分之一的铁轨是三江省生产的,其他的玻璃、建材、毛纺织、皮革加工、肉类加工、特色林果产品加工,化工产业都发展的很好,甚至产品都卖到了欧洲、西亚各国。

因为是华夏第一个收复的大陆腹地省份,三江省的发展近二十年,在教育普及、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公共设施建设上面已经非常完善了,可以说除了台湾和辽宁省外就是最三江省建设的最快,最完整!

三江省的移民绝大多数是北方战乱的难民,是最能吃苦也最感激拥护人民军和华夏的百姓群体,他们没有华夏的救济和安置,早成为了路过的一抔黄土,现在拼着自己努力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还能让下一代受教育成为政府、军队成员,不要说有多自豪了,满脸上都写着骄傲两个字。最早迁移过来的很多老人都已经离世,新生代的年轻人在这里成为了主体,识字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三江省已经成为了向心力最强的那一批省份,自主移民和响应华夏政府号召前往边疆省份的新生代非常多,但是三江省的建设发展速度仍然排在了华夏的前列。

李天带着盈盈她们沿着辽阳、沈阳、开原、铁岭、凤凰堡、镇江堡、宽甸六堡一直到了义州、铁山特区,最后坐上轮船到了皮岛、獐子岛、广鹿岛,盈盈看到她和李天成婚的小院仍然保持了原样不仅潸然泪下,原来他们曾经是这样的艰辛,但是他们没有被打趴下,而是撑过了艰难险阻,走到了今天。是夜李天和盈盈她们一起住进了广鹿岛的小院,李天做了很多菜,然后自弹自唱最后酣然大醉!

李天醒来后恍如隔世,一时间是什么时代都分不清楚了,这是广鹿岛?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