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不怂 > 四十六、儒家是个框,什么都能装

四十六、儒家是个框,什么都能装(1/2)

目录

李申之在政事堂集思广益,寻求着和平统一南方的方法。怎奈在座的没有政治家,说来说去都没有说到点上。陆游的突然发言,让李申之眼前一亮。

陆游说道:“我华夏数次分合,几番浮沉,最后仍能屹立不倒,申之以为是为何?”

李申之心中闪过无数个答案,却不知该如何开口,犹豫片刻之后轻轻摇了摇头。

陆游没有继续卖关子:“是儒家。自大汉以来,孔夫子的儒家思想便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每一个华夏人的骨子里,正是有着这样的烙印,使得我华夏英才辈出,延绵不绝至今。想要顺利接管南朝,咱们还得打好儒家这面大旗。”

陆游说罢,在座之人都是若有所思。

这些话,他们认同,但是又不完全认同。

李申之微微皱眉,脑子里仿佛抓住了一丝灵光,又没有完全抓住。

李修缘率先打破了沉默:“儒家思想中有诸多糟粕之处,不如我佛法精微。申之既然建立的是新朝,不如以我佛家为根基。”

陆游反驳道:“佛家讲究六根清净,本是出世之学,又何必来掺和这入世之事呢?”

李修缘不动声色:“我华夏之佛家不同于印度之佛家,忠孝亦是我华夏佛家之教义。然儒家只管训导人,却从未关爱人,不理人心疾苦,这正是我佛家擅长之处。既然要感化人心,自然非我佛家不可。”

陆游闻言没有反驳,而是望向了李申之。

话已至此,再多说已然无用,就等着李申之决断了。

李申之没有急着肯定谁,也没有急着反对谁。被更先进的思想武装过头脑的他,想得比陆游和李修缘更深,更远。

陆游和李修缘二人,说得其实一个意思,都指的是统一思想。

他们的区别在于,是用儒家去统一思想,还是用佛家去统一思想。

幸好在座的没有牛鼻子老道,不然还会再出一个分歧,要用道家执牛耳。

想清楚了其中的关节,李申之反问陆游:“兄之儒家,是彼之儒家?”

陆游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自汉董仲舒之后,只有一个儒家,申之若是天子,那便是申之之儒家。”

李申之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在座众人有如岳飞一般跟着微笑的,有如李修缘一般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有如梁兴一般老僧入定的,只有邵继春在一旁抓耳挠腮,不知该如何是好。

“务观兄言之有理。我华夏之正统不在赵宋,而在儒家。孔夫子创立了儒家,是为圣人。董仲舒发展了儒家,亦是圣人。然继董夫子已降,已近千年,儒家已然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是时候再出一位圣人了。”

“务观兄,可否先行一步去临安城,替兄弟打打头站?”

陆游面色隆重,拱手而立,郑重地应道:“但为驱使,义不容辞。”

李申之的意思很简单,他需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使得自己的统治具有正统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