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演义白话 >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1/2)

目录

却说姜维正在撤退,突然遇到司马师引兵拦截。原来当姜维攻取雍州之时,郭淮已经飞速报告给朝廷。魏主与司马懿商议后,司马懿派遣长子司马师引兵五万,前来雍州助战。司马师得知郭淮已经击退蜀兵,判断蜀兵势力薄弱,于是就在半路上截击。他们一直追赶到阳平关,但姜维利用武侯所传的连弩法,在两边暗伏连弩百余张,一弩发射十支箭,而且都是药箭。两边弩箭齐发,前军的人和马被射死的不计其数。司马师在混乱的军队中逃命而回。

再说麴山城中的蜀将句安,因为等不到援兵,于是开门投降了魏国。姜维损失了数万兵马,带领残兵败将回到汉中驻扎。司马师自己则返回了洛阳。

到了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马懿生病,病情逐渐加重。他召唤两个儿子到床前嘱咐说:“我侍奉魏国多年,官至太傅,已经是人臣的极致了。人们都怀疑我有异心,我常常心怀恐惧。我死之后,你们两人要好好治理国家政事,一定要谨慎!谨慎!”说完就去世了。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两人向魏主曹芳上奏了此事。曹芳对司马懿进行了隆重的祭祀和安葬,并赐予他优厚的谥号。他封司马师为大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封司马昭为骠骑上将军。

另外,吴国的孙权原先有太子孙登,是徐夫人所生的。但在吴赤乌四年,孙登去世了。于是孙权立次子孙和为太子,这是琅琊王夫人所生的。但孙和因为与全公主关系不睦,被公主诬陷,孙权废了他,孙和因此忧愤而死。孙权又立三子孙亮为太子,这是潘夫人所生的。这个时候,陆逊和诸葛瑾都已经去世,吴国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诸葛恪处理。

太元元年秋八月初一日,突然刮起大风,江海波涛汹涌,平地的水深达八尺。孙权先前陵墓所种的松柏都被连根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插在路上。孙权因此受到惊吓而生病。到了次年四月内,他的病情加重,于是召来太傅诸葛恪和大司马吕岱到床前嘱咐后事。嘱咐完后就去世了。他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七十一岁这是蜀汉延熙十五年。后人有诗赞美他说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孙权去世后诸葛恪立孙亮为帝大赦天下改元建兴元年。他追谥孙权为大皇帝葬在蒋陵。这个消息很快被魏国的细作探知并报告到洛阳。司马师听说孙权已经死了于是商议起兵伐吴。尚书傅嘏说:“吴国有长江作为天险先帝多次征伐都没有成功。我们不如各自守住边疆这才是上策。”但司马师说:“天道三十年一变难道能一直是三国鼎立的局面吗?我想要伐吴。”司马昭也说:“现在孙权新亡孙亮年幼懦弱这是可乘之机。”于是他们命令征南大将军王昶引兵十万攻南郡征东将军胡遵引兵十万攻东兴镇南都督丘俭引兵十万攻武昌三路进发。同时又派遣司马昭的弟弟司马昭为大都督总领三路军马。

那年冬天十二月司马昭的大军抵达东吴边界驻扎下来。他召集王昶、胡遵、丘俭到帐中商议说:“东吴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东兴郡了。现在他们筑起了大堤左右又筑了两座城来防备巢湖后面的攻击。各位务必要小心。”于是他命令王昶、丘俭各引一万兵列在左右“暂且不要进发等攻取了东兴郡再一齐进兵。”王昶和丘俭接受了命令离开。司马昭又命令胡遵为先锋总领三路兵马前进“先搭浮桥攻取东兴大堤如果能夺得左右的两座城就是大功一件。”胡遵领兵前去搭浮桥。

而吴国的太傅诸葛恪得知魏兵三路而来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平北将军丁奉说:“东兴是东吴的要地如果失守那么南郡、武昌就危险了。”诸葛恪说:“这个意见正合我意。你可以带领三千水兵从江中出发我随后会命令吕据、唐咨、留赞各引一万马步兵分三路来接应。只要听到连珠炮响就一齐进兵。我会亲自带领大军随后赶到。”丁奉得到命令后立刻带领三千水兵分乘三十只船向东兴进发。

却说胡遵渡过浮桥,在堤上扎营,派遣桓嘉、韩综攻打两座城池。左城由吴将全端防守,右城由吴将留略防守。这两座城池都高峻坚固,急切之间难以攻下。全端和留略见魏兵势大,不敢出战,只坚守城池。胡遵在徐塘下寨。当时正值严寒,天降大雪,胡遵与众将设宴聚会。忽然报告说水面上有三十只战船驶来。胡遵出寨查看,见船只将要靠岸,每船上约有百人。于是他回到帐中,对众将说:“不过三千人而已,有什么可怕的!”他只命令部将去侦察,然后继续饮酒。

丁奉将船一字排开在水面上,对部将说:“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就在今天!”于是命令众军脱去衣甲,卸了头盔,不用长枪大戟,只带短刀。魏兵看到后大笑,更不加以防备。忽然连珠炮响了三声,丁奉率先持刀上岸。众军都拔短刀,随丁奉上岸,冲入魏寨。魏兵措手不及,韩综急忙拔起帐前的大戟迎战,但被丁奉抢入怀中,手起刀落,将他砍翻在地。桓嘉从左边转出,慌忙绰枪刺向丁奉,但被丁奉夹住枪杆。桓嘉弃枪而逃,丁奉一刀飞去,正中他的左肩,桓嘉向后便倒。丁奉赶上去,用枪刺死了他。三千吴兵在魏寨中左冲右突,胡遵急忙上马夺路而逃。魏兵都奔向浮桥,但浮桥已断,大部分人落水而死,被杀死在雪地上的不计其数。车仗马匹军器都被吴兵缴获。司马昭、王昶、丘俭听到东兴兵败的消息后,也勒兵撤退。

诸葛恪得知消息后,引兵来到东兴,收集兵马并赏赐慰劳了他们。然后他召集众将说:“司马昭兵败北归,我们正好乘势进攻中原。”于是一方面派人送信入蜀,请求姜维出兵攻打其北方,并许诺平分天下;另一方面则调集大军二十万来攻打中原。临行时,忽然看见一道白气从地面升起,遮住了三军,使对面看不见人。蒋延说:“这是白虹,是丧兵之兆。太傅应该回朝,不可攻打魏国。”诸葛恪大怒说:“你怎么敢说出这种不利的话来动摇我军心!”他叱责武士将蒋延斩首。众人都为蒋延求情,诸葛恪才将他贬为庶人,但仍催促大军前进。丁奉说:“魏国以新城为总隘口,如果我们能先取得此城,司马师就会丧胆。”诸葛恪非常高兴,立即加速进军直至新城。守城的牙门将军张特看到吴兵大举进攻,于是闭门坚守。诸葛恪命令士兵四面围攻。早有流星马将消息报入洛阳。主簿虞松告诉司马师说:“现在诸葛恪围困新城,我们暂时还不能与他交战。吴兵远道而来,人数虽多但粮食不足,等他们粮食耗尽自然就会撤退。到时候我们再出击,必定能全胜。但是也要防备蜀兵侵犯我们的边境。”司马师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命令司马昭引一军协助郭淮防守姜维;丘俭、胡遵则负责抵御吴兵。

然而诸葛恪连续几个月攻打新城都未能攻下,于是他下令众将:“并力攻城,如有怠慢者立斩。”众将奋力攻打之下城东北角即将陷落。张特在城中定下一计他派遣一个口才了得的人带着名册来到吴寨见诸葛恪并告诉他:“按照魏国的法律如果敌人围困城池而守城的将领能够坚守一百天而没有援兵到来那么出城投降的话家族可以免受惩罚。现在将军已经围城九十多天了请再给我们几天时间我们的主将将率领全城军民出城投降。现在我们先把名册呈上。”

诸葛恪听信了这些谎言,收回了军马,于是停止了攻城。原来张特是在用缓兵之计,欺骗吴军退去,然后拆城中的房屋,在城墙破损的地方修补完整。修好后,张特登上城墙大骂:“我们城中的粮食还可以吃半年,怎么可能投降你们这些吴国的狗!你们尽管来战!”诸葛恪大怒,催兵攻打城池。然而,城上的乱箭如雨,诸葛恪的额头上中了一箭,翻身落马。将领们将他救起送回营寨,由于箭伤引发,他的身体非常虚弱。

众军士看到这种情况,都失去了战斗的意志。加上天气酷热,很多士兵都生病了。当诸葛恪的箭伤稍微好一点时,他想再次催兵攻城,但是营吏告诉他:“人人都在生病,怎么可能战斗呢?”诸葛恪大怒道:“再说生病的人,我就斩了他!”这个消息传开后,无数的士兵都逃跑了。忽然有人报告说,都督蔡林带着他的部队投降了魏国。诸葛恪大吃一惊,亲自骑马视察各个营寨,果然看到士兵们面色黄肿,都带着病容,于是只能下令全军撤退回吴国。

这个消息早已经被魏国的细作报告给了丘俭。丘俭调动大军随后追杀,吴军大败而归。诸葛恪感到非常羞愧和惭愧,于是以病为借口不再上朝。吴国的皇帝孙亮亲自到他的家中探望他的病情,文武百官也都来拜见。诸葛恪害怕人们议论他的失败,于是开始查找官员们的过失,轻则发配边疆,重则斩首示众。因此,朝廷内外的官员们都感到非常恐惧。

他又任命心腹将领张约、朱恩管理御林军,作为他的爪牙。而孙峻是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孙恭的儿子。在孙权还在世的时候,他非常喜爱孙峻,并命令他掌管御林军。现在听到诸葛恪让张约、朱恩两人掌管御林军,剥夺了他的权力,孙峻心中非常愤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