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演义白话 >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1/2)

目录

刘备向诸葛亮询问如何抵御曹操的军队。诸葛亮回答说:“新野这个小县城不能久居。最近听说刘表病重,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夺取荆州作为安身之地,这样可以更好地抵御曹操。”刘备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受过刘表的恩情,怎能忍心图谋他的领地呢?”诸葛亮说:“现在如果不行动,将来后悔就来不及了。”刘备坚决地说:“我宁愿死,也不愿做不义之事。”诸葛亮见状,只好说:“那我们再商量一下。”

夏侯惇兵败回到许昌,自己捆绑着去见曹操,请求处死。曹操却释放了他。夏侯惇说:“我中了诸葛亮的诡计,被他用火攻打败。”曹操说:“你自幼用兵,难道不知道在狭窄的地方要防火攻吗?”夏侯惇回答:“李典、于禁曾经提醒过我,但我后悔没有听从。”曹操于是奖赏了李典和于禁。夏侯惇又说:“刘备如此猖獗,真是心腹之患,不可不尽快除去。”曹操说:“我所担心的,就是刘备和孙权,其他的人都不足为虑。现在应该趁此机会扫平江南。”于是下令出动大军五十万,分为五队,每队各领兵十万,自己亲自率领其中一队。又任命许褚为折冲将军,领兵三千作为先锋,定于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出师。

太中大夫孔融劝谏曹操说:“刘备、刘表都是汉室宗亲,不可轻易讨伐;孙权占据六郡,且有长江天险,也不易攻取。现在丞相发动这场不义的战争,恐怕会失去天下的期望。”曹操大怒,说:“刘备、刘表、孙权都是违抗命令的臣子,怎能不讨伐!”于是叱退孔融,下令:“如有再敢进谏者,一律斩首。”孔融出府后,仰天长叹:“以至不仁伐至仁,怎能不败呢?”

这时,御史大夫郗虑家的客人听到了孔融的话,报告给郗虑。郗虑经常被孔融侮慢,心中正恨他,于是将这话报告给曹操,并说:“孔融平日常常侮辱丞相,又与祢衡交好。祢衡称赞孔融为‘仲尼不死’,孔融称赞祢衡为‘颜回复生’。先前祢衡侮辱丞相,就是孔融指使的。”曹操大怒,于是命令廷尉捉拿孔融。孔融的两个儿子年纪还小,当时正在家中对坐下棋。左右的人急忙报告说:“你们的父亲被廷尉捉去了,将要被斩首!二公子为什么不赶快躲避?”两个儿子说:“鸟巢都被打破了,哪里还有完好的卵呢?”话还没说完,廷尉的人又到了,把孔融全家以及两个儿子都抓起来,全部斩首,并在市上示众。京兆人脂习伏在孔融的尸体上痛哭,曹操听到后大怒,想要杀他。荀彧说:“我听说脂习常常劝谏孔融说:‘你过于刚直,这是取祸之道。’现在孔融死了他来哭,这是义人啊,不可杀。”曹操于是作罢。脂习收敛了孔融父子的尸体,全部安葬了。后人有诗赞孔融说:“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曹操杀了孔融后,传令五队军马依次出发,只留下荀彧等人守卫许昌。

荆州的刘表病得很重,他派人去请刘备过来,想要托付给他一些事情。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赶到荆州去见刘表。刘表对他们说:“我病得很重,可能马上就要死了,所以我决定把荆州托付给你。我的儿子没有能力,恐怕不能继承我的基业。我死后,你就自己当荆州的主人吧。”刘备哭着拜谢说:“我一定会尽全力辅佐你的儿子,怎么敢有其他想法呢?”

就在这时,有人报告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了。刘备急忙辞别刘表,连夜赶回新野。刘表在病中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吃惊,他打算写遗嘱让刘备辅佐他的长子刘琦当荆州的主人。但是,蔡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她关上门,让蔡瑁和张允守住外门。

这时,刘琦在江夏知道父亲病重,就赶到荆州来探望。当他到达外门时,蔡瑁拦住他说:“你奉命镇守江夏,责任重大。现在擅离职守,如果东吴的军队来了怎么办?如果你进去见主公,他一定会生气,病情会加重,这样就是不孝了。你应该快点回去。”刘琦站在门口大哭了一场,然后骑马回江夏去了。

刘表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盼望着刘琦能来,但直到八月戊申日,他大叫了几声就死了。有人写了首诗来感叹刘表的一生。

刘表死后,蔡夫人和蔡瑁、张允商量,假造了一份遗嘱,让次子刘琮成为荆州的主人,然后他们开始举办葬礼。这时刘琮只有十四岁,但他很聪明。他对大家说:“我父亲去世了,我哥哥在江夏,还有叔父刘备在新野。你们让我当主人,如果我哥哥和叔父兴兵问罪,我们怎么解释?”官员们还没回答,幕官李珪就说:“公子你说得对。现在应该立刻给江夏发信,请大公子当荆州的主人,并让刘备一起管理事务。这样北边可以抵抗曹操,南边可以抵御孙权。这是最好的策略。”蔡瑁骂道:“你是什么人,敢乱说话来违背主公的遗命!”李珪大骂道:“你们内外勾结,假造遗命,废长立幼,眼看着荆襄九郡要落到蔡家的手里!如果先主有灵,一定会杀了你们!”蔡瑁大怒,下令左右把他推出去杀了。李珪到死都在大骂。于是蔡瑁立刘琮为主人。蔡家的亲戚分别统领荆州的军队,邓义和刘先守荆州,蔡夫人和刘琮去襄阳驻扎,以防刘琦和刘备。他们把刘表的棺材葬在襄阳城东汉阳的原野上,却没有告诉刘琦和刘备。

刘琮刚到襄阳,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有人来报说曹操率领大军直奔襄阳而来。刘琮大惊,于是请蒯越、蔡瑁等人商议。东曹掾傅巽建议说:“不仅仅曹操的大军来令人担忧。现在大公子刘琦在江夏,刘备在新野,我们都没有去报丧,如果他们兴兵问罪,荆襄就危险了。我有一个计策,可以让荆襄的百姓安如泰山,又可以保全主公的名爵。”刘琮问:“计策是什么?”傅巽说:“不如把荆襄九郡献给曹操,曹操一定会好好对待主公的。”刘琮生气地说:“这是什么话!我继承先君的基业,位子还没坐稳,怎么能轻易就放弃给别人呢?”蒯越说:“傅公悌说得对。顺逆有大体,强弱有定势。现在曹操南征北讨,以朝廷的名义行事,主公抗拒他,名义上就不对。而且主公刚继位,外患未平,内忧将起。荆襄的百姓一听说曹兵来了,还没打仗就吓得胆寒,怎么能与他们对抗呢?”刘琮说:“你们说得有道理,但把先君的基业一下子给别人,我怕会被天下人笑话。”

大家还在议论着,突然有一个人大步走进来,大声说:“傅公悌、蒯异度的建议很好,为什么不采纳呢?”大家一看,这个人是山阳高平人,姓王,名叫粲,字仲宣。王粲身材瘦小,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他年轻时曾去拜访中郎蔡邕,当时蔡邕家中宾客满堂,听说王粲来了,竟然亲自倒着鞋去迎接他。客人们都很惊讶,问道:“蔡中郎为何独独敬重这个年轻人呢?”蔡邕说:“这个年轻人有非凡的才华,我比不上他。”王粲确实博学多才,记忆力超群,别人都比不上他。他看过一次道旁的碑文,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看过别人下棋,即使棋局被打乱,他也能重新摆出来,一个棋子都不差。他还擅长算术,文章写得也非常出色。虽然十七岁时曾被征召为黄门侍郎,但他没有去就职。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他来到荆襄地区,刘表把他当作上宾。

这时,王粲对刘琮说:“将军自己觉得和曹操相比如何?”刘琮说:“我不如他。”王粲说:“曹操兵强将勇,足智多谋。他曾在下邳擒获吕布,在官渡打败袁绍,在陇右驱逐刘备,在白狼山击破乌桓,消灭的敌人不计其数。现在他率领大军南下荆襄,我们很难抵挡。傅、蒯两位先生的建议,是长远之计。将军不可迟疑,以免将来后悔。”刘琮说:“先生的建议很对,但我还得禀告母亲。”这时,蔡夫人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对刘琮说:“既然仲宣、公悌、异度三人的看法一致,就不必再告诉我了。”于是刘琮下定决心,写了降书,派宋忠偷偷送给曹操。宋忠领命而去,到了宛城,把降书交给曹操。曹操非常高兴,重赏了宋忠,叫他回去告诉刘琮出城迎接,并让他永远做荆州的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