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新国公 > 第13章 要有信心

第13章 要有信心(2/2)

目录

这还差不多,要是这红茶卖不出去,他也不会亏钱,最终就是浪费一点时间罢了。

柳鹤又接着说道:“这件事情不急,我今天带的这包红茶,陈婶可以带回去给陈府看看,如果陈府同意,那我们再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另外我今天还带了一包止血的良药,想给陈婶看看。”

他走到陈氏面前,打开了那包板古藤的粉末。

陈氏看着那些金黄色的粉末,发现自己没见过,不认识,于是问道:“这是什么植物的粉末?可以用来止血?”

柳鹤道:“陈婶好眼力,这是板古藤的粉末,主要作用是止血。”

板古藤,陈氏确定自己也没听过这个名称,止血的药其实在药店卖的并不是很好,除非富有一点的家庭会买,普通人家都是直接拿厨房土灶里面的草木灰来止血。

不过陈氏还是微笑的说道:“陈婶先收着,下次试一下,如果好用,那到时候再付钱给你可好?”

这小娃神神叨叨的,这草药听都没听过,还是小心为上,先试用,好用再付钱给他。

柳鹤却微笑道:“那就有劳陈婶了!”

谈完事情后,孙鼎带着孙女柳鹤二人去街上逛了一下,三人吃完中午饭后,便乘坐马车返回了云峰村。

陈氏跟娘家商谈至少需要三四天时间,柳鹤自然只能先回来了。

回到家里,柳鹤把从镇上买的两个带盖子的缸搬进了房间里,把之前做好的红茶叶分别放进了这两个新缸子里,并在缸口处,蒙了一张草纸上去,草纸可以吸引茶叶中的水分,防止茶叶变潮。

小手抓了三把红茶叶,用纸包裹了起来,拿根草绳绑了起来,今天学堂放假,柳鹤准备去拜访一下刘老夫子。

柳鹤觉得自己学堂还是要上的,虽然脑中拥有丰富的现代文化知识,但是依旧不会写毛笔字,看不懂宋代的繁体字,想要以后参加科举考试那这些基本技能肯定是要会的。

关上家里的大门,拎着红茶叶,朝着刘老夫子家里走去。

刘老夫子的家就在学堂的后面。

学堂柳鹤以前也去过,说白了就是一间比较大的屋子,四五十张桌凳,上面有个比较高一点的桌台,一般老夫子就在上面念,学生就跟着读。

老夫子的家倒是比学堂更大,一个两进三合院,除了刘老夫子还有他的夫人赵氏,还有两个伺候的下人。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镇上开了一家布衣店,一个在虔州城做衙役,两个儿子都结婚了,都没有跟刘老夫子住在一起,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回来家里看望刘老夫子。

刘老夫子家境其实挺不错的,光靠学生们的束修费用,足够养活刘老夫子这一家。

刘老夫子在云峰村教了二十年的私塾,虽然也有一些孩子是读书的料,但是最后通过省试的也就只有一人,更别说经过殿试了。

宋朝规定凡是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官职。

名次越靠前就越容易获得官位越高。

所以各个阶层的百姓都对科举考试趋之若鹜,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都很多,每年录取人数皇帝说了算,一般都是两三百人,殿试的录取比例一般是三分之一,也就是最后一个环节将淘汰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

可见竞争多么激烈,一般能够参加殿试的,都是大家族里面的子弟,贫苦百姓很难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人生的逆转。

很多参加州试、省试落榜的学子们不愿意回到家乡种田,便在大城市里从事商业活动,有文化的商人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宋朝商业的繁荣!

这也是宋朝商业发达的一个文化因素。

宋朝为了让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实行了一系列制度比如:在地方举行州试时,如果州官的亲戚子弟是考生,或者考生离开原籍二千里地以外考试,这些人另由转运使主持其考试,称为别头试。

如果国子监、开封府所举送的贡士中,如果与所举送的长官有亲戚关系,则由国子监和开封府互相考试,或者另派官员主持这些人的考试。

所以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不管是贫苦人家还是大家族的子弟,都是拥有真才实学的,大部分都是比较聪明的才子,这也很符合封建社会的愚民政策。

一般而言通过考试当上高官的人,家里背景最差也是小地主级别,家里才有资源和能力去培养。

不像现在的柳鹤,每天还要去放牛,还要读书,精力有限,资源又不够,人家请的又是名师大儒,贫苦人家的老师只是落榜书生而已。

柳鹤摇摇头,不去想了。

越想压力越大,作为一个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穿越者,还是要有信心才对。

目录
新书推荐: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