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王朝逐月录 > 间章 大璃 第四幕 辽臣(上)

间章 大璃 第四幕 辽臣(上)(2/2)

目录

而后,他又说道:“这罪名不只是杀头的罪,而是诛九族的罪,我们知道大人现在在城里只有六个亲人,那些人也会由我们的人代替,我们共计七人,愿意为了我们的事业,代替大人的家人赴死。”

他说完,又有六人站了起来,他们都是些年轻人,满脸的坚毅告诉范承,他们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你为何自己不去做这件事?”

“因为在下实在太年轻了,”年轻官员摇头叹息道,“真正归顺曹无衍的必然不止一人,其中假意投降实则有我这般抱负的人恐怕少之又少,我不谙官场,恐怕就算取得信任也难以真正接近曹无衍,所以我觉得,唯有范大人这样的人才能做。”

范承坐了回去,抬头看向站着的七日,这间房屋只点了一根蜡烛,火光将几人的影子映在天花板上,随着烛火晃动,几人的影子也随之晃动。

“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范承问道。

“我不知道,”年轻官员摇头道,“但是我觉得,这是我们能为大乾做的最后的努力,所以我们希望,范大人能支持我们。”

郭大人也附和道:“范大人,你就听他们的吧,他们甚至不惜交代出自己是大乾派来的卧底,这是为了什么啊,是为了证明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忠臣,年轻人尚且如此,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该表个态。”

范承陷入了沉思,一只手撑着下巴,看向还站着的七人。

那七人中的一人开口道:“范大人,您表个态吧,我们是信任您,所以才选择由您来执行我们的计划,我和阿朗不一样,我不是大乾派来的,我是单纯想为国主报仇,杀了曹无衍,我们就是死了也值了。”

又一人附和道:“是啊,范大人,拜托您了,如果您不愿意,就真没人能帮我们了。”

“不是不愿意。”范承说道,他的眼角滑出两行清泪。

“我只是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居然可以做到这一步。”

他又一次站了起来,一只手拍在为首的年轻官员肩上:“真是没想到,在这种时刻,还能有你们这样愿意为大义赴死的人,说实话,我很自私,自私的有些可悲。”

他顿了顿,又叹息道:“说来惭愧,我被你们打动,还是因为你们甚至考虑到了我家人的安危,但既然这样,其实你们也不必为我的家人去死了。”

“范大人,这是我们愿意付出的代价,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好了,用我们来换范大人您的家人安全,还请大人接受。”

“不必了,”范承一只手拍在说话的年轻官员肩上,笑道:“范某早有觉悟,就算你们替他们赴死了,他们也走不到哪去,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所以,只要有一人与我交换就好了,至于我的家人。”

说着,他又哭了起来。

众人没有说什么,就看着他擦拭着泪水,不时发出呜咽声。

“我生在官人世家,祖上五代从政,他们早就有所觉悟了,明日上朝之前,我也会和他们交代清楚的。”

“范大人。”

“别说了,这个时代需要你们,”范承抽了抽鼻子,本就年老的他此时脸上似乎又多了些许皱纹,“虽说对不住他们,但活在这乱世本就是一种罪责,他们就是留下了,恐怕日后也不好过,只是希望一切结束后,能在塞北城外为我的家人立个碑。”

“范大人……”

“我意已决,多说无益,”范承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此机风险无数,我也难以保证最后一定能成,一步踏错,那就是掉脑袋的风险,不过既然诸位都能有这样的决心,那我一老头又何必惜命。”

郭大人突然笑道:“哈哈,范大人不愧是忠良之臣,连家人都可以牺牲,只是说起来,范大人这个身份死了,本身就能给曹无衍来一刀。”

“哦,郭大人何出此言。”

郭大人嘿嘿笑道:“曹无衍想推翻大乾,走的是起兵造反的道路,既然是兵,那就必须要有粮草,这塞北城的粮食就算全被他抢了去,也不够十万大军吃几天,想要支撑起这样的大军,他就一定会盯上西边的粮仓。”

“是啊,我记得那个粮仓还是范大人执掌的,”张大人也笑道,“要是明天曹无衍杀了假的范大人,而后又得知只有范大人知道粮仓的位置,你说他会有什么表情?”

“估计会急得哭出来吧,哈哈哈。”郭大人大笑着,然而这笑声似乎没有感染到任何人。

所有人都神情肃穆地看向郭大人,对方也明白这不是笑的时候,于是又镇定下来,扫过众人,最后目光落到范承身上。

“其实各位也没必要这么严肃,范大人已经做好了觉悟,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聚在这里,不就是为了给曹无衍使绊子吗。”

郭大人长舒一口气,继续说道:“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万一真让曹无衍打到最后了,咱们就是一枚钉在他心脏上的钉子,那时我们随便动一动,就能让他做的一切功亏一篑,到时我们就是大乾的功臣,历史的英雄。”

“郭大人,咱们不是严肃,”张大人说着,用余光瞟向范承,“范大人明天就得看着自己的家人死去了,这不是什么吉利的事儿。”

郭大人摇头叹息道:“也是啊,范大人要经历这般痛苦,我因此取笑他,那还真是畜生不如啊。”

“无妨,我早有觉悟,国家危难时刻,别说是家人了,就是要我死,我也会睁着眼看着自己怎么死。”范承说罢,又看向众人。

“正好提到粮仓,我觉得在计划之前,我有必要告诉诸位粮仓的位置。”

“为什么?”众人惊呼。

“这是诸位取得曹无衍信任的最佳助力,”范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各位且听我说,如果诸位告诉曹无衍不知道粮仓的位置,恐怕只会被当成是不愿告知,说不准他就会把刀架在你们的脖颈上,所以必须要有人说出粮仓的位置,而且这个人必须主动说出来。”

张大人问道:“那你可以自己说啊,反正明天你就不是你了,你难道不应该借机取得信任吗?”

“不,这话谁来说都可以,但唯独不能由我来说,”范承摇头道,“按照计划,稍后我就该去举报我自己了,而如果明天的我知道粮仓的位置却没有在举报我的时候说出来,怕是会被怀疑。”

“范大人,你也可以在举报的时候就说出来啊,这有什么的。”一名小官员疑惑道。

“就是因为我不能在检举的时候说,所以我明天才不能说,而且不能只有我一人接近曹无衍,我需要我们当中有第二个人和我一起取得曹无衍的信任。”范承淡淡地说道。

“这是为何?”

“你们想想,曹无衍为何要攻打我辽国?”

一人不以为然道:“这多简单,不就是因为国主是北陆血统,他好煽动民众,但凡换一国,他估计连兵都没有。”

“不是因为这个,”郭大人摇头道,“他的目标是推翻大乾,这样的理由不足以支撑那些军队跟着他走下去,他们恐怕有更直接的方法控制军队。”

“现在他们控制了我国北线的驻军,是因为挟持了独孤王室,还以断粮为威胁,所以我觉得,在辽国以这样的理由煽动军队造反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大家其实都对国主有忠心,玄教有不少玄术传承,那些玄术才是他们控制军队的依仗。”

“对,”张大人点头道,“就军队在塞北城外的表现来看,那些大军实在是太奇怪了,所以我觉得,所谓的‘驱逐北陆人’只是一个幌子。”

“所以我觉得,曹无衍现阶段的目标应该是西线四国,而不是可能是正面对抗,毕竟大乾能集结超过百万的雄兵,他就十万人,现在正式开战就是寻思,所以我觉得他应该是要先攻下西线四国,夺取四国国力再与大乾正式开战。”

“而想要收服西线四国,辽国是最好的起点,自辽国出发,沿海岸线往南,可以迅速攻向殷国,后续占领晋、商两国也是如此,到那时,他曹无衍才算真正拥有了与大乾叫板的资本。”

“所以我在想,他在经过别国都城时,也一定会像现在这样收服当地的官员,照目前看来,我们要面对的大多数是真的归顺曹无衍的人,凭我一人怕是难以在那样的官场上存活下去,所以我需要有人在官场上协助我。”范承说着,目光扫向众人。

“如此一来,范大人你有人选了吗?”郭大人问道。

“没有,”范承说道,“所以我把粮仓的位置说出来,明天你们谁敢告诉曹无衍,我就觉得谁能成为我的助力。”

“那若是没人说出来呢?”张大人问道。

范承笑了笑,说道:“那我就只好孤身伴君了,不过我相信,不可能没人说出来,毕竟这可是难得获取曹无衍信任的机会,本身也不是什么危险的事情,只是我想看看,谁愿意与我一起接近曹无衍。”

张大人笑道:“既然如此,那范大人您就说出来吧,那粮仓究竟在哪,我们其实也很好奇,号称能养活十万大军两年的粮草,是怎么藏在一个看不到的地方的。”

“是吗,那各位可要听好了,我只说一遍,若是没听清,那就只能怪运气不好了。”

“……”

目录
新书推荐: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