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1/2)

目录

第二十七章

“和二娘他们搭伙, 爹娘只有气死的,而且我们都商量好了, 下午回去就先找队长和记分员, 把工分的事儿说一说。”

“能行吗?我记得记分员和大嫂的关系那么好,她肯定会跟大嫂说的,”杨幺妹有些担心, “那家里不就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 ”一直没说话的孙桂芳笑道,“我们还怕他们不知道呢, 除了杨家院子, 队里还没人知道我们被断了粮。”

杨幺妹双眼一亮,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 最爱面子和名声的爹娘怕是要气惨了。”

“那他们要是让你们回去吃饭, 工分的事儿就算过去了吗?”

刘章问道。

“我们不会回去吃饭, ”杨继西摊手,“好不容易能单独出来开灶,何必再回去?工分加到大家里没问题, 分粮食的时候把我们的分过来, 要是不给, 我就闹到队长那去。”

杨幺妹和刘章对视一眼, “这也算是一种分家了。”

“当然, ”杨继西眨了眨眼,“他们受不了的时候, 就会主动把我们分出去, 那可不是我们不孝顺要分家, 是他们把我们分出去的,就便是想给我们泼脏水安上不孝顺的名头, 大家的眼睛也不是瞎的。”

“如果他们闹得厉害,你们就搬过来,二娘虽然喜欢和娘斗,可她也不是愿意一直被娘针对着来,”杨幺妹叮嘱着,“一直搭伙不怎么可能。”

“这些我们都考虑过的,”这个年代很少很少有人在父母都在的情况下分家,不管儿子儿媳是不是被不公平对待,在外人看来,把你养大,还结婚生子了,那就得听爹娘的话。

不说做老黄牛,反正也要跟着“大家长”做事说话的,孙家还有个小妹,如果他们意气用事自己提出分出去,有些人就会把矛头对准孙桂芳以及她的娘家。

因为她没进门前,杨继西就是个“孝顺”孩子,孙桂芳是“这种人”那她的妹妹肯定也差不多。

现在虽然没有网络,可那些人的嘴厉害着呢,一传十,十传百,孙家肯定会遭影响,孙玉兰也不小了,他们多考虑些。

见他们有自己的打算,杨幺妹和刘章也不再多说,转而聊起孩子的名字。

听杨继西说取的是向阳两个字时,杨幺妹和刘章一脸惊讶。

“怎么了?”

孙桂芳问。

“我们也想过这个名字,不过想的是小名,但后来还是觉得平安做小名合适。”

刘章惊奇道。

“还真是巧了!”

孙桂芳也满脸惊讶。

“巧了巧了,”杨继西连连点头,将平安抱在怀里,“记住你的书名,刘向阳,小名叫平安。”

平安扬起小脑袋大声地叫了一声舅舅,然后又把脑袋埋在他的怀里,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吃了午饭后,杨继西二人便准备回去了,平安这会儿已经睡着了。

“给平安的。”

孙桂芳拿出五毛钱硬是塞给了杨幺妹,“别和我们推,平安有个大名是一件喜事,我们都高兴。”

“你们现在还搭伙呢,不能这么大手大脚,”杨幺妹眉头紧皱,想把钱塞回去。

“怎么,我们给平安一点吃糖钱你们都不要?”杨继西严肃着一张脸,杨幺妹知道再推辞肯定不高兴了,赶紧把钱揣进兜里。

“收了收了。”

孙桂芳见此扑哧一笑,“看你,还要你三哥凶一凶才愿意。”

杨幺妹脸一红,“有时候觉得三哥挺吓人的。”

不过她很开心,因为知道三哥很爱护自己。

刘章从小菜地过来,原本属于杨继西背过来的背篓里已经装满了小菜。

他们也没啥东西给,自留地的菜也是他们的一点心意。

“你怕是把菜地给薅光了。”

杨继西打趣着,但也背上了背篓,都是亲近的人,他也不喜欢做那种姿态。

“哪有,”刘章笑眯眯地道。

“那我们走了,你们别送,孩子在家呢。”

孙桂芳虽然这么说了,可刘章还是把人送到了村口。

回到生产队,杨继西和孙桂芳就这么背着一篓的菜来到了队长家。

队长前两天上山砍柴伤了手,所以一直在家干着轻巧活,杨继西是知道的,所以才确定他在家。

“这是打哪里回来啊?”

队长招呼他们坐,扫了一眼杨继西放下的背篓笑问道。

他媳妇儿也端来两碗水,让他们喝。

孙桂芳正好渴了,连声道谢,一碗直接喝光了,见此队长媳妇笑道,“这是去镇上了?”

“去看了看幺妹,”杨继西回道,也没有拖泥带水,直接说明来意。

听得队长两口子一愣一愣的。

“.....断你们的粮食只是因为你们不给借布鞋?”

队长脸色怪异。

这种事儿还是第一次听说。

“那你们就借嘛,何必闹这么僵。”

他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儿。

见杨继西两口子面露难色,队长媳妇儿到底是过来人,轻哼一声道,“怕不是借那么简单,这新媳妇儿都穿到脚底下了,第二天让还回去人家心里怎么想?”

队长又是一愣,见对面小两口垂着头不说话,便知道自己媳妇儿说对了。

他挠了挠头,自家也不是没有婆媳矛盾,只不过娘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倒是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

“那什么,你们的意思是,分家?那可会被戳着鼻子议论的。”

他提醒着。

就是前些日子河对岸那家儿媳妇因为顶了婆婆一句话,都被队里的人来回说,那小媳妇都不敢出门了。

“我们也不能饿啊,”杨继西指了指身后放着的背篓,“现在我们在二娘家搭伙,怕菜不够,我们才去幺妹那,也是没法子。”

阿这。

队长再次挠头,这事儿怎么搞?

“要我说,这样也行,总不能吃着他二娘家的饭,干着自家的活儿,到了年底还分不到粮食,那怎么过日子?现在是两口子,万一有了孩子呢?”

队长媳妇儿的话让队长想了想。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工分挪到个人的头上倒也不是难事。

“我跟你们回去一趟,要是能坐下好好说是最好的,”队长起身说。

二人也没拒绝,杨继西可太清楚家里人的性子了,肯定不会同意,然后坚决大家长的姿态,他们也能继续安稳地和二娘他们搭伙。

杨继西背上背篓,孙桂芳把碗还给队长媳妇儿道了谢,二人便跟着队长回家了。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现在是十分不满他们,可人家说了不吃家里的饭菜,就不干家里的活儿。

就是为了那口气,他们也不会答应就这么让他们回来吃,有本事就一直搭伙。

所以队长上门时,杨老汉气得脸都青了,家丑不外扬,结果这老三两口子倒好,什么事儿都往外说了!

杨老婆子更是红着眼道。

“是我的错,我本想着大喜的日子能够让老四两口子体面些,结果让老三两口子伤了心。”

见她这副样子,队长有些不自在,又看向正在杨二奶奶院子里的杨继西二人,想着这两人怎么到了大柳树那就落后,结果进的是杨二爷爷家的院子。

“这事也不是多大的事儿,那鞋子是人家亲妈给做的,当然珍惜点是好事儿。”

他又看了眼旁边的杨继北,“你还借吗?”

“不借了,我借了我朋友的。”

杨继北摆了摆手道。

“那这事儿就过去了嘛!”队长心中一喜,拍了拍大腿道,“杨三哥啊,这不给饭吃,那怎么好好上工?既然事情都没什么了,那就让他们回来嘛,家和万事兴。”

“不是我们不让他们回来吃饭,实在是他们倔得很,我们劝了也没用,现在居然想把工分都挪出去,”杨老婆子一脸伤透了心,并且表示,“除非我死了!否则别想动分家的念头!”

“我还活得好好!分个屁!”

杨老汉指着那边院子里的杨继西二人大声骂道,“养你这么大,你就这么对我们的?!结婚是结错了是不是?翅膀硬了是不是!”

“爹可别胡说,我们只是想回家吃饭。”

杨继西大声回着。

孙桂芳没说话。

杨二奶奶在堂屋里,闻言有些惊讶,怎么想回去了?

杨大奶奶和杨大爷爷也从堂屋出来,脸上带着惊讶,队长怎么来了?

“你们不是挺厉害的吗?有本事就一直搭伙!”

“行!既然爹不让我们回家吃饭,那我们就搭伙!我就不信我们能饿死!”

杨继西更大声地回着,一脸的倔强。

杨老汉气得更厉害了,顿时对还想劝说的队长道,“工分给他挪去!我倒要看看这孽子能跟老子犟到什么时候去!”

说完便气呼呼地回了堂屋,杨老婆子一脸担心,却还是哽咽着对尴尬的队长道,“这对父子真是的!麻烦队长了,我会好好劝说的。”

杨继北和杨继东两口子你看我我看你,却没人说话。

“那这工分.....”

杨老婆子正要再次表明除非自己死了的话时,就听杨老汉又大声道,“给他挪出去!”

闻言杨老婆子气得跺脚,杨老汉见此瞪眼道,“不给他们个教训,还真以为自己无法无天了!”

杨老婆子还能说啥?只盼着杨继西他们没钱了回来认错,到时候工分自然也挪回来了。

见杨老汉态度坚定,队长叹了口气也不再劝,毕竟这说到底还是人家的家事,他做自己能做的就是了。

队长也没让杨继西二人跟着他再跑记分员那边了。

“我让记分员先给你们挪出来,等你们家里没啥事儿的时候,再给你们挪回去。”

“队长,麻烦把我今年的全部挪出来,”杨继西有些不好意思道,“上半年的全部,桂芳才进家门没多久,我怕粮食不够。”

队长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那边正在干活儿的沈凤仙几人,最后还是应下了。

在他想来,应该年底前杨继西二人会和家里人和好,毕竟就像是杨老汉说的那样,搭伙也不会太久,再者他们还住在家里,这分吃不分住,又是一个屋檐下,早晚会和好的。

他十分乐观地去找了记分员,记分员听得一愣一愣的,却还是把杨继西这一年的工分都单独挪在了一起,并且在旁边加上了孙桂芳的名字。

“这杨老三的媳妇儿刚进门,就闹出这么大的事儿啊?”

记分员的男人等队长走了后,一脸惊奇道。

记分员合上那本有些旧了的本子,扫了他一眼没说话。

倒是她的婆婆闻言眉头紧皱,“这媳妇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能挑拨离间呢?”

记分员立马道,“事情还不清楚,娘您别出去乱说。”

“我是那种人?”婆婆哼了一声,拿着镰刀就道,“我出去砍一根竹子回来。”

这一出去就是两个小时,回来还猛喝水,一看就是和别人吹牛吹得喉咙发干,记分员张了张嘴想问她是不是出去找人聊这事儿了,但又想到沈凤仙,便闭上了嘴。

结果一个下午的时间,田家岗便多了一则杨家的“新闻。”

杨继康黑着脸背着柴回来,先把柴放好,再去找正在杨二奶奶堂屋里编背篓的杨继西。

“你今天去找队长说工分的事儿了?”

“是啊,康哥你坐,是不是听见了什么话了?”杨继西笑问道。

见他笑嘻嘻的样子,杨继康放下担心,“你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说的,把三弟妹说得可难听了!当然,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杨继西和孙桂芳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特别是杨继西,他可知道记分员的婆婆是个爱说闲话的。

“我是什么样的?”

孙桂芳从灶房探出头,一脸好奇。

杨继康见他们都不当回事,顿觉头疼,“说你一进门就闹分家,现在还撺掇继西把工分挪出来,简直翻了天,是个搅事精,至于继西,就是个白眼狼,不知道爹娘辛苦,只知道跟着媳妇儿走的孽子。”

听到自己想听得后,孙桂芳笑眯眯地回了灶房,杨二爷爷帮着烧灶火,她做饭呢。

“没事儿,二娘早在队长走了没多久就出去了,明儿就有两个版本。”

杨继西完全不慌。

这边的沈凤仙他们一直在院子里干活儿,倒是不知道外面怎么传的。

她这会儿心情不错地在做饭,打孙桂芳进门开始,她就不喜欢对方,娇气得很不说,家里的家务活儿也没怎么干。

要是真分家那更好,反正他们是要养公婆的,早点把人分出去,他们的日子更好过,只是老三的工分有些可惜了。

不过沈凤仙还是心情很好,比起工分,她更得更多。

杨继东正在劝着杨老汉,“这老三的工分挪出去了,那我们家可得少不少工分,年底队会我们就评选不上上进家庭了。”

老三干活儿嘎嘎猛,虽然他们也不是很差,但也正是因为有老三的工分扛着,才能让他们每年都拿下上进家庭,家里得了好几个瓷碗和瓷杯呢。

“就他们能搭伙多久?”杨老汉自觉很是冷静,“别看你二娘和你娘不对付,可她也不是个大方的,等你三嫂的嫁妆钱没了,还能继续搭伙?孙家就是能继续贴钱,也不会太久。”

“老三媳妇嫁妆钱只有十块,还用了一些,顶多手里还有八块,”杨老婆子抱着毛蛋说道,“两口子一起吃,一月怎么也要给一块钱吧?年底还得过年,我看坚持不了多久。”

“我也觉得,”杨继北点头。

不想再提老三两口子的杨老汉扫了一眼堂屋,又想起老二两口子,“老三不像话,老二他们也不像话!明天再不回来,我也断了他们的粮食!”

这还断上瘾了?

杨二奶奶笑眯眯地回来时,饭菜也刚好,杨继西收好编了三分之一的背篓,洗了手帮着端菜。

瞧着他们一个帮着端菜一个帮着端碗,还有一个擦桌子。

杨二奶奶恍神了一下后,便被杨二爷爷招呼着吃饭。

“明儿队里就不会这么说了,你们放心吧。”

“谢谢二娘。”

“谢啥,我也是说的实话,快吃。”

等两口子洗漱完和他们聊了聊天回去睡觉后,看着关堂屋门的杨二爷爷,杨二奶奶忽然道,“你说,老三愿不愿意把继西过继给我们?”

杨二爷爷差点来了个平地摔。

昏暗的油灯下,杨二爷爷挠了挠头,“你怎么动了这个念头?”

虽然没有儿子缘,可这么多年来,二人从未想过过继的事儿。

“就忽然觉得那老婆子既然觉得继西不好,那我觉得好,过继过来不就更好了?”

虽然女儿女婿们孝顺,可她还是想一直在这过下去,不想老了去女儿家。

“老三同不同意我不知道,三弟妹是肯定不会同意的,她的东西,自己可以不要,别人碰一下就不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雪中春信 首辅娇医有空间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战神归来 九龙神帝 女学霸在古代 修真界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七零红火小日子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