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三十八章 哭坟调:我的家在松花江上

第三十八章 哭坟调:我的家在松花江上(2/2)

目录

|

下午,小路在小雁塔公园里闲走,听见一阵歌声传来。顺着歌声走去,只见一大群人围在小雁塔下,其中大多数是穿着东北军军服的士兵。

那时多么熟悉的歌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

《松花江上》这首歌创作与1936年,作者叫张寒辉。当时,他在陕西省立二中教书。他有感于日本占领东北,创作了这首歌。曲目的一些旋律脱胎于妇女哭坟的曲调。张寒辉说,“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了《松花江》的曲调了。当然,这也要变一变才成……。”

歌声悲哀凄惨,围观的士兵里突然有一个哭了,接着好几个都哭了。

小路远远地站在一边,看着小雁塔下的情形,神情有些恍惚。这不是歌咏比赛,这是街头的歌唱,是一群中学生和大学生在歌唱。观众也不是在欣赏歌曲,而是在回忆家乡和爹娘。

听歌的人有路过的市民,有士兵,有流亡的学生和难民。这种情形在这几年十分多,那些唱歌的学生们专门到东北军军营外区唱,唱得东北军士兵痛哭流涕。

正在欣赏,人群里的一丝异样的动作吸引了小路的注意力。围观的人里面有几个人根本不注意歌唱,而是在注意看唱歌的人。

指挥合唱的是一个三十几队的人,长相清秀憔悴,梳分头,戴眼镜,穿长衫,教师模样。唱歌的分三排,前面两排是高中学生,后面的是大学的学生,而大学学生里分明有一个人自己认识,那就是王丽,和,。。。张勇,因为第一眼没看到,张勇被一个大个子挡住了。

这时候,公园外跑来一队警察,警察吹着警笛,拿着警棍,大呼小叫:“不许宣传赤化。”“不许宣传共产。”

围观的普通百姓害怕,散了。警察直奔合唱队,抡棍子就要打。这时候,围观的东北军里有一个叫道:“住手!打这些学生算什么?他们怎么宣传赤化了?”

东北军士兵连续叫道:“妈*的。住手!”一个士兵脾气大,上去就把一个警察抓住,摔倒在地。

警察真的住手了。一个警察道:“又是你们这些东城门学兵队的。”

东城门楼学兵队,中共和东北军合作的产物,里面出了大量的著名人物。

士兵道:“学兵队的咋地?你他娘地皮子痒痒了?”

警察道:“你们学兵队也太嚣张了!来,抓人!”

当兵的:“就嚣张了,怎地!打!”学兵队的人一拥而上,干什么?打警察。打。这些人显然打仗十分熟练,下手有分寸,有准头,不消片刻,警察已经屁滚尿流,一个重伤的都没有,个个鼻青脸肿,衣服撕烂,警棍丢失,哨子丢失,帽子丢失。

歌唱队纷纷跑散,观众也跑散。小路一晃,让张王二人看到自己。

******

1,《松花江上》作者张寒辉1946年在延安逝世,年44岁。

2,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为原来的红军办事处。距离车站很近。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