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伪人 > 第二十八章 渤海发檄文,孟德访好友

第二十八章 渤海发檄文,孟德访好友(1/2)

目录

公元190年,汉献帝初平元年,大汉风雨飘摇的又一年,忆往昔党锢之祸,黄巾霍乱历历在目,今又遭国贼当朝,民不聊生饿骨千里。将属于大汉的最后一丝元气挥霍殆尽,这个立鼎华夏万世之基的刘家王朝便要断送在无能子孙手中,可悲可叹!

渤海郡,汝南袁绍的地盘,因其四世三公的家望让袁绍迅速在冀州立足,而且名臣武将相继投靠。作为主公袁绍具备很优良的先天条件,高门阀族让他在飘摇乱世如鱼得水,各谋臣武将也是看重世族地位,盼望早日出头,才紧随其步伐。

今日袁绍在太守府接待一位十分尊贵的客人,荀氏八龙中荀绲之子荀文若。荀彧避祸举族迁冀州,其弟荀谌乃是袁绍重臣,故投之。袁绍对这位王佐之士礼遇有加待为上宾,同饮乐欲劝其作自己的谋主。

“文若啊!近来本初诸事繁多有些怠慢,望文若见谅!”

袁绍早在雒阳便有礼贤下士的雅号,自为渤海郡太守以来,亲民仁政,颇有大家风范。当然昔年他与卢朴、曹操三人的风流之事也广为流传,至今被他视为污点,不愿提及。

“袁太守乃忠君爱国志士,勤于政务自然少有闲暇,文若只是一介布衣,袁太守言重了!”

荀彧俊美温和,做事有条不紊,几日前他便从其弟荀谌口中得知此人量狭,多主见少听他人之言,不愿与之相谋。

“文若啊!如今大汉千疮百孔,国贼董卓淫肆不堪,正是吾辈报国之机,本初愿拜文若为军师,不知文若意向如何?”

袁绍过于自信的脾气俨然愈演愈烈,他依靠着袁氏的四世三公之号几乎无往而不利,所以在他眼中像荀彧这样的人才就应该效忠自己,才能让他一展抱负。

“袁太守高看,文若身无长处,也无良谋,若是做了一军之师只怕要让太守失望。”

荀彧微微摇头,抚酒杯以敬。他所擅长的并不是军事谋略,这一点到没有欺骗袁绍。

“文若不必急于回答,先在渤海郡安住,本初定以文若为上宾,如果是他日文若回心转意,你我再谈一二。”

袁绍倒没有过于强求,因为现在投奔他的谋士多如牛毛,也不差你荀文若,等到日后本初崛起之时汝再投靠也不迟啊!

“多谢太守美意,文若有一言愿与太守共商之!如今国贼无道,心怀汉室之人报国无门,如若太守以四世三公之号召集门生故吏共赴雒阳勤王,到时还大汉朗朗河山。太守也可位居人臣,享天下富贵!袁太守意向如何?”

荀彧简明利害,直言匡朝宁国,这是他平生的夙愿,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如果袁绍可以做到为大汉谋,那荀彧归附你又何妨!

“这……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袁绍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这等于敢为天下先,自己才刚刚起步,万般不可做了他人枪耍。但其中之利庞大如斯,既可以笼络关东诸侯,又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大地盘。双方比较让袁本初好生为难。

“袁太守可是怕了董卓否?”

这便是荀彧看不起袁绍的地方,他根本没有为汉室着想,只不过是蚕食大汉基业的害虫。对付这种人激将法最为管用,量小自然好面,只要稍稍冲撞几句,便会被怒火蒙蔽了心智。

“哼!本初会怕他区区西凉野卒,陈孔璋何在?立檄文讨伐董卓!”

袁绍心中早有此意,只不过是举忽不定,被荀彧冲撞之后下定决心召诸侯讨董。

“是,太守大人!”

陈琳,字孔璋,史为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年第一喷,上以舌伐天地变色,下以笔诛父母无颜。文章落成无一脏字,可让读者恼羞成怒,日后的讨曹檄文更被后辈作为楷模文典,实乃骂人界的宗祖也。

“袁太守国之桢士也!”

“文若过誉,国贼庸律,吾辈共诛之。”

二人相交甚欢至晚间,荀彧回府后立即收拾行囊,携家眷连夜出城,次日袁绍率兵入门只得一座空府也,睚眦必报者未得其人。

………………

马车驾辕出渤海郡,荀彧坐于行銮之上独饮杯中之酒,如今汉室倒悬,诛地尽是狼子野心之辈,食君禄行苟且之事,嘤嘤苍生危在旦夕,朝堂之上又多腐木之官,黎明何往之也!每每思之不禁潸然泪下,兴刘匡汉何日才能出一力啊!

“家主,族人也出渤海郡,如今何往之?”

“天下之大为何没有兴汉之人啊!袁本初寸胆小人只怕再难容身,韩馥又是庸碌之辈,冀州无望也!”

荀彧也不知该到往何处,青州黄巾乱,幽州乌丸祸,为何大汉天下会变成这般,当初每日勤学苦读欲报帝王门,何奈灵帝无圣心,难也!

“前方是何人驾辕?”

说来凑巧北行三五马,皆是精壮青年人,为首者相貌敦厚又不失利剑之气,双颊长髯自有正义之色,倒也不像宵小之辈。

“颍川荀文若,不知阁下何人?”

“是有王佐之才称的荀彧否?”

精壮汉子眼前一亮,这才算是缘分啊!想我起义兵多日却无谋军之士,如若有此人加入汉室兴也!

“在下典军校尉曹孟德,早闻先生之名,今日一见不胜荣幸!”

曹操起家兵响应袁绍讨董之事,不料今日竟能碰上如此大才,天不薄孟德啊!

“原来是大长秋之后,文若见过曹校尉,不知校尉意欲何往?”

荀彧心中已经有了计较,青冀二州相近,曹校尉应该已经接到袁绍的讨贼檄文,估计是与之碰面商议大事。

“孟德欲往涿郡去拜会好友仲瑞,共商匡汉之事!”

曹操此时心中的热血还未冷却,他要做的便是治世之能臣,卢朴与孟德志同道合,有讨董事宜自然要共同商议一番。

“匡汉?曹校尉可有良策乎?”

荀彧离开渤海数日,心中虽然迷茫,但已经选定相辅之人。一则当朝驸马卢朴,二则便是这典军校尉曹孟德。如今一见自然要其心声。

“孟德虽然才疏学浅,但自幼便与仲瑞立志要匡朝宁国,如今在家地谯县招募了数千兵丁,愿入关内迎帝还朝。”

曹孟德说话间唾沫飞溅,脸上神采奕奕难以掩饰激动之情,兴汉在他心中犹如一盏指路明灯,是他前进的动力。

“天下口慈仁义之辈多如牛毛,曹校尉可是其中一员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