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我是齐国太子 > 第十七章:妙计

第十七章:妙计(1/2)

目录

“不知齐使所言为何计?”马服君不解道。

说起来马服君赵奢此人不简单,他虽然是赵国王族,但他却有些与其他王族不一样,他是赵襄子赵无恤的后裔,在三家分晋之后,赵无恤非常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大哥,也是赵简子的嫡长子伯鲁,于是封伯鲁的儿子为代成君,但因为代成君早逝,就又封代成君的儿子赵完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当赵襄子死后,他的儿子赵恒子就驱逐了赵浣出境,自立为王。不过赵恒子一年之后也死了,于是赵国公族就又迎回了赵浣,这就是赵献子。在赵国,赵襄子的后裔是一种很尴尬的身份,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君主都不会让他处于高位,但是赵奢做到了,其中既有赵惠文王赵何的知人善用,当然也离不开赵奢的才能之高。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赵奢不仅对经济擅长,而且对于军事也是大家,他的儿子赵括也是众人皆知,人们提起赵括之时,总要说,这是马服子,可见马服君的威望。

毛遂笑道:“此计谓之绝户之计。”

“绝户之计?”众人皆哑然。

“所谓绝户之计,乃是因燕国苦寒,粟米一年一熟,且与齐赵两国收割之日相差,我齐国若与赵国在燕边境聚兵,相约伐燕,燕必震动,用与举国之兵迎敌,然我等却只是虚张声势,只与燕国对峙,燕必不敢退兵,如此相持之下,燕国粮草必定短缺,因我齐赵只与燕国相邻,燕国无法与列国借粮,一年之后,再行此计,燕国必定再与我齐国赵国对峙,再行一年,燕国必定国势不稳,此时吾等两国相约伐燕,必定势不可挡,则燕地千里之地便尽入齐赵两国之手,到时赵有三千里之地,东结齐国,西却强秦,南抵荆楚,三晋之地,亦指日可待。”毛遂侃侃而谈,大有指点江山,分土受诸侯之势。

赵王丹听后心血潮涌,白皙的脸色染上一抹嫣红,大手一拍前面的案几,赞道:“此计甚妙,如此以来,我赵国之伟业当可追平武灵王。寡人之意,可与齐国结盟,于秦国之战结束之后,共伐燕国。”

是啊!对于赵丹来说,他心里何尝没有想要做一个像他父亲惠文王,他爷爷,赵武灵王那样的英主。

马服君等人闻言,皆瞠目吃惊,如此大胆之计可谓是前所未有之举。

“敢问此计是先生提出来的吗?”蔺相如警觉的看向毛遂。

如此大计,要真是毛遂提出来的,那么这个毛遂可以比肩于当年的乐毅了,赵国不可不防。

四周的气氛突然变得死气沉沉,悄然无声,杀机在赵国众位大臣眼里浮现,昔日齐国是如何强大,但因为乐毅主导的五国伐齐,齐国自此衰落,差点亡国,难保毛遂不是下一个乐毅,赵国不是下一个齐国。

毛遂感觉到四处潜伏的杀机,大声放笑,正色道:“遂只有口舌之能,统领军队的才能确是丝毫没有,承蒙我国太子不弃,愿将此扬名机会留给在下。”

赵王丹心生疑惑,问道:“难道此计是太子建之言?”

难怪赵王丹疑惑,虽然他与太子田建没有细微的了解,但还是知道太子田建就完全是个纨绔公子罢了!他怎么能想到如此才能。

“回禀赵王,外臣知晓此计确是我国太子所提。”貂勃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在现代留过学 绝世双萌:神医娘亲超厉害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