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先烈血 > 第七十五章 瓦列里的离去

第七十五章 瓦列里的离去(1/2)

目录

第七十五章瓦列里的离去

“文哥,听到没?歼敌两万多。”

张子文哪里没听到,他以为的胜利是守住了徐州,没想到竟然在鲁南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歼敌两万余代表着日军起码还有至少一万余的伤员,这一下鬼子就少了一个师团的兵力,现在整个华南华北地区也不过十三个师团的兵力。

鲁南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击毙日军那么简单,这是第一次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重大的胜利,其军事、政治的影响都很大。

台儿庄大捷粉碎了日军占领陇海铁路和京浦铁路的意图,避免了日军通过京浦和陇海线直插中华腹地,同时能极大的鼓舞军人的士气,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场的都是经过四个月学习的军官,都知道这次胜利的重要性,不由自主的高兴起来。瓦列里看着眼前听到胜利用各自方式表达情感的军官觉得自己教对了人,眼前的人在学习时都有斗争,中国的军阀问题最为严重。

但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却第一时间站出来抵抗侵略者,这样浓烈的爱国情怀是瓦列里在中国才感受到的。

瓦列里知道自己教导的103师是一帮农民组成的,整个师里上过学的没几个更不用说上过军校的。他还知道103师从一万多人打到自己看到的五百来人,但正是一个由农民组成的部队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从一万多人一直打到了五百多人。

在战损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拿起枪抵抗侵略者。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场战争胜利的原因,这一场战争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韩复渠的擅自撤退导致山东大部被日第十师团不伤一兵一卒直取济南和泰安。日军第五师团从台潍公路直扑徐州,同一时间第十三师团由南向北进攻对京浦南线进逼。

我军因为南京的失利而导致各地区没有像样的军队,接连被日军攻破多地。这时日军三面合围徐州犹如二十几天天前的南京。

第二阶段;李宗仁集结三十万军队与日军纠缠于皖东和鲁南地区,日军十三师团在南京的机械化部队支援下一度攻破蚌埠。

鲁南战场方面山东老乡部队第三集团军和从四川千里奔向战场孙震将军的第二十二集团军三个军的兵力加上西北军张自忠和庞炳勋的夹击整整抵抗了一个多月,王铭章将军殉国。

日军不断增兵于四月二十三日攻至京杭大运河北岸的台儿庄,李宗仁急调西北军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和中央军汤恩伯第二十集团军北上阻敌。

第三阶段;日军以第十三师团为首的部队被从云南而来的滇军拖住脚步,日军虽然眼见就能攻到徐州却无法再前进一步。李宗仁和白崇禧调中央军采取远动战的方式穿插赖谷支队后方从而围歼,取得台儿庄的胜利。

“在这一场战争中,有一个战术不得不提,这也是徐州会战胜利的关键点。”

我军之抵抗日军开始采取的基本上是单纯的阵地防御战,所以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武器装备等不如侵略者,屡战屡败。在经过淞沪会战及南京保卫战的教训后。

统帅部接受了以往的教训,开始改用攻势防御新方针,即将阵地战的守势与运动战的攻势及游击战的袭扰密切结合。在预选的战场地区,以一部分兵力固守阵地,吸引和消耗敌人;以一部分兵力游击敌后,破坏交通,袭扰据点,牵制敌人;以主力兵团迂回敌军侧背,实施强有力的攻击,从而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于被动中争取主动。

瓦列里说到这里张子文急忙记下,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游击奇袭和远动消耗这个词语。

“在台儿庄战役中,李宗仁派部队前出诱敌,日军赖谷支队孤军深入,汤恩伯远动打击,这是教学般的战役,希望各位同学能在这最后一节课中学到最适合你们国家现状的战争方式。”

瓦列里选择在最后一节课用徐州战场的胜利来进行教学,是因为针对中国装备落后人数众多而且有坚强意志力的特点而特意提出来的。

张子文把瓦列里的分析全都记了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是一次重大胜利和是瓦列里的最后一节课,更让张子文在意的是在这场战争中作用的战术太适合于103师这样装备落后太多的部队。

“同学们,这将是我在中国最后一堂课,希望你们在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中幸运。”

张子文一听瓦列里不仅是不继续教学而且还要回国,自己本想以后还能继续跟他请教这一走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联系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