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不怂 > 四十七、息息相关

四十七、息息相关(1/2)

目录

说起战事,岳飞当仁不让地率先表态。

“伐夏倒也未为不可,只是有几件事,需要相公们斡旋一二。”岳飞说的相公们,指的是张浚、王伦等人,这些事非他们不可。

政事堂里的人,除张浚、王伦这几个老家伙之外,要么资历不够,要么能力欠缺,还真是无法干这些政治斡旋的活儿。

“岳帅但讲无妨。”

“夏之周边,无非以下几家,南面是吴璘,东面是岳云,西面是耶律大石,北面不足为虑,但金国余孽有可能逃向那里,只有摸清楚这几方的意图才好行事。此外,无端伐夏,我们还需要师出有名。”

李申之思考了片刻,说道:“吴璘军与我们交往甚厚,只需一名德高望重之人去晓以利害,能从吴璘处借兵伐夏也不是没可能。三晋之地自古富庶,民风强悍,我等只需在其地打击豪强,建几座工坊城便无后顾之忧。耶律大石更是与我交厚,约其共同伐夏当不在话下。”

不料岳飞却摇了摇头,说道:“你约了吴璘和耶律大石一同伐夏,若胜了,拿什么分给他们?”

李申之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他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约川陕军和西辽一同灭夏,事成之后免不了要三家分夏,如此一来倒不如暂息刀兵,等待时机成熟之时再行灭夏。

若是只靠自己独自灭夏,那么岳云孤军深入,没有强劲的后援,实在是太过危险。

然而李申之却不能再等了,因为外西北即将发生大变。若是在这一场大变之中没有拿到足够多的利益,那么再想拿下外西北的几个斯坦,恐怕就难了。

这是自唐朝怛罗斯之战后,华夏文明收复外西北最佳的时机。

岳飞和李申之两个军事专家讨论了一阵,暂时都安静了下来,心中暗暗思索着对策。

这时,不懂军事的王伦说话了:“某有一言,岳帅和申之姑且听之。”

“申之既然要南下临安,是那赵昚要禅位于申之。若申之取之顺利,便可一纸诏书收服吴璘,到时以君命令吴璘协同伐夏便顺理成章。”

陆游补充道:“此计虽好,但吴璘与其兄吴阶盘踞川陕多年,军中多是其党羽。若是没有一名德高望重之人,恐怕难以降服川陕军。”

吴璘势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也就是吴璘还认南宋这个朝廷,认赵家皇帝。若是吴璘不认南宋朝廷,不认赵家的皇帝,在川陕拥兵自立,当时的朝廷拿他没有半点办法。

赵宋拿吴璘没办法,李申之若是把吴璘当做敌人来攻略,同样会非常地难。虽心中知道必胜,却不知要耗费多少年月和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只要南下之行顺利了,以皇帝诏书收服吴璘,再派遣几个德高望重之人接管川陕军,那么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完成川陕的改造,慢慢消化这些地方。

说起德高望重之人,李申之用征询的目光看向了岳飞。

岳飞手扶膝盖,重重点了下头:“西北之事,便交给岳某。只是出兵,还需要一个理由。”

李申之站了起来,走向地图,指向了北方:“金国余孽还未消灭干净。在北面极寒之地不利于我军作战,不如围三缺一……”

李申之将东北地区的北面、东面围住,留出西面的空缺:“让金人往西跑,把他们赶到夏地,到时候就师出有名了。”

梁兴疑惑道:“若是党项人不接纳他们,把金人余孽献给咱们呢?”

“小哥放心,党项人最是反复无常。他们一定会一面与我们交好,一面暗中收纳金人,以期强大自己的力量。”说话的是王伦,他在金庭多年,对这些满足心里的小九九再清楚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大秦:父皇你怎么诈死?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
返回顶部